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毛细管电泳中,采用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异丙嗪、二氧异丙嗪和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了分离。优化了分离条件;讨论了环糊精空腔边缘与溶.质分子作用的基团的种类和分离效果的联系,通过计算手性分离的热力学常数比较了不同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对映体的分离能力。最后,讨论了乙腈在手性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环糊精(-αCD、-βCD和-γCD)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电泳对扑尔敏、异丙嗪和二氧异丙嗪对映体进行了分离,考察了手性选择剂的浓度、缓冲液pH值及有机添加剂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并就拆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维拉帕米和异丙嗪的毛细管电泳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  靳慧 《分析化学》1997,25(7):832-834
通过对几个手性选择剂的初步筛选,最后分别用2,6-二-O-羧甲基-β-环糊精和谷氨酸-β-环糊作为手性选择剂拆分了维拉帕米和异丙嗪的光学对映体表现淌度差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溶剂甲醇对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一种以β-环糊精为手性分离试剂,毛细管电泳分离二氧异丙嗪对映体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溶液pH值,β-环糊精浓度和电解质浓度等对二氧异丙嗪对异体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卡替诺尔和氟西汀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察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β-CD)、β-环糊清(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为手性选择剂,在50mmol/L醋酸三乙胺缓冲溶液中分离卡替诺尔和氟西汀对映体。该文还通过考察手性选择剂的浓度、背景电解质的酸度、背景电解质的类型等因素对映体手性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初步探讨了手性识别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约4mmol/L的CM-β-CD分离氟西汀和卡替诺尔对映体,能使对映体达到良好分离,不仅节约了分析成本,也简化了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环糊精衍生物2-O-单取代羟丙基β-环糊精做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添加剂时,对3种碱性药物对映体;扑尔敏,麻黄碱,心得安的拆分性能。并与β-环糊精,2.6-O-二甲基β-环糊精,多取代2-O-羟丙基β-环糊精的手性识别性能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化学修饰环糊精—胶束动电色谱法直接拆分巴比妥对映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家宝  邱建斌 《分析化学》1994,22(11):1085-1088
应用胶束动电色谱法,于移动相中直接加入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用于对4种手性巴比妥盐的对映体拆分。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和γ-环糊精体系对戊巴比妥和戊硫巴比妥对映体具有手性识别作用,这两种巴比妥盐的手性碳位于脂肪侧链上,与巴比妥环相隔一碳原子;胆酸和α-环糊精体系可直接拆分这四对手性对映体。本文还讨论了胆酸、SDS对环糊精的手性识别作用的影响以及经甲基化修饰的环糊精的手性识别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手性离子液体的毛细管电泳法拆分3种手性药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陈  陈志涛  夏之宁 《色谱》2008,26(6):677-681
建立了以非手性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氯([BMIM]Cl)为手性分离的添加剂、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扑尔敏、氯霉素前体和氧氟沙星3种对映体的方法,并与未添加[BMIM]Cl的CZE分离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BMIM]Cl对手性药物的拆分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够增加对映体的分离度,还能有效地抑制毛细管内壁对样品分子的吸附作用,改善峰形。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手性选择剂(尤其是环糊精)的CZE改进方法,为其他毛细管电泳难以分离的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盐酸美西律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经武  孙增培 《分析化学》1997,25(3):290-293
以β-环糊精的两种生物做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添加剂,对盐酸美西律的对映体进行了拆分研究。其中,2,6-O-二甲基β-环糊精可将对映体部分拆分,而2,3,6-O-三甲基β-环糊精时,可基线分离对映体。研究了两种甲基化β-环糊精的浓度及工作电压对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型的环糊精衍生物单6-O-苯基胺甲酰基—β-环糊精,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以新型环糊精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考察了手性选择剂浓度、缓冲液PH值和浓度及有机溶质对8种手性药物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手性选择剂浓度和缓冲液PH值是影响药物对映体分离的重要因素,有机溶质亦对分离有很大影响。单6-O-苯基胺甲酰基—β-环糊精能使所研究的8种手性药物中的5种达基线分离,3种达部分分离。而在同样条件下.β-环糊精仅能使上述药物中的菜心安达部分分离(及。=0.67),这说明我们合成的环糊精衍生物手性拆分能力要强于天然环糊精。我们还就单6-O-苯基胺甲酰基-β-环糊精对手性药物可能的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使用二元环糊精体系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手性药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别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高磺化-β-环糊精(HS-β-CD)及二者混合物为手性选择剂,研究了5种药物的对映体分离,并取得很好的对映体分离结果。比较了HP-β-CD和HS-β-CD手性识别能力,分析了二元环糊精体系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5种手性药物毛细管电泳对映体拆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α、β、γ-环糊精和二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等6种中性环糊精为手性添加剂,在毛细管电泳分离中,进行了5种手性中心具有相似特点的碱性药物对映体的拆分研究。详细地讨论了环糊精类型及其浓度、pH值、分离电压、操作温度、以及有机添加剂等操作参数对药物对映体拆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毛果芸香碱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毛果芸香碱对映体进行了分离,研究了环糊精类型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背景电解质pH、操作电压和温度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可以使毛果芸香碱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优化条件下手性分离度可达2.79,为此类药物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阮宗琴  康经武  欧庆瑜 《色谱》1998,16(6):481-484
分别测定了毛细管区带电泳环糊精手性拆分体系中α,β-环糊精和二甲基、三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对映体特布他林形成包结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以及手性拆分过程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数据分析表明,环糊精稳定常数的大小反映了环糊精空腔与分离对象之间的匹配程度。环糊精稳定常数的相对值反映了手性拆分体系的分离能力。两对映体与环糊精所形成包结络合物的Δ(ΔH)和Δ(ΔS)分别反映了手性拆分过程中立体作用与构象匹配的差异。与甲基化β-环糊精相比,羟丙基-β-环糊精和β-环糊精提供的氢键作用在手性拆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布曲明对映体的非手性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尚友  刘毅  陈华  陈志涛  夏之宁 《分析化学》2005,33(12):1761-1763
采用非手性的C18色谱柱,通过在流动相中加入手性选择剂β-环糊精的方法实现西布曲明对映体的拆分。流动相组成为含β-环糊精的甲醇-水(10:90,V/V,pH3.6)。当手性选择剂β-环糊精的浓度为0.8mmol/L时,西布曲明对映体在进样后的5min内得到了基线分离,分离度Rs达到3.2。对流动相中加入手性选择剂进行手性拆分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康经武  孙增培 《分析化学》1996,24(11):1273-1276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环糊精衍生物2-O单取代羟丙基β-环糊精做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篱添加剂时,对3种碱性药物对映体:扑尔敏,麻黄碱,心得安的拆分性能。  相似文献   

17.
扁桃酸甲酯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扁桃酸甲酯对映体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考察了不同环糊精种类和浓度、背景电解质类型及pH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6.0、50g/L磺酸化环糊精(Su-β-CD)、20mmol/L Tris的磷酸缓冲液,可以使扁桃酸甲酯对映体得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8.
以合成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考察了HP-β-CD浓度,取代度和取代位置及缓冲溶液pH对4种碱性药物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HP-β-CD浓度和缓冲溶液的pH是碱性药物对映体分离的重要因素,HP-β-CD的取代度和取代位置对分离有明显的影响。在选定条件下,4种试验样品达到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9.
β-环糊精为TLC流动相添加剂分离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用β-环糊精作为TLC流动相手性添加剂在对映体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β—环糊精为TLC流动相添加剂分离对映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用β-环糊精作为TLC流动相手性添加剂在对映体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