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Eastman-AQ/四硫富瓦烯修饰碳纤维微盘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型的阳离子聚合物膜将四硫富瓦烯修饰到电极表面上,并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了浸泡时间、扫描速度和支持电解质对修饰电极性能的影响;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交流阻抗法表明四硫富瓦烯在膜中的扩散是控制步骤。四硫富瓦烯在膜中的第一对氧化还原峰呈现可逆的、单电子反应。用循环伏安法测得了TTF+TTFZTTF反应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2.
Nafion—四硫富瓦烯修饰蜡浸石墨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鹰  李辉 《分析化学》1994,22(9):882-886
本文用四硫富瓦烯(TTF)作为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体,通过牛血清蛋白和戊二醛交联剂,把葡萄糖化氧化酶固定在Nafion-TTF修饰石墨电极上,最后在电极修饰一层Nafion膜,制备成葡萄糖传感器。Nafion膜不仅能防止四硫富瓦燃流失,而且能氢抗坏血酸,尿酸等电活生物质阻挡在电极外,防止其干扰,同时具有防污性能。通过实验表明TTF^+,TTT^2^+都能够氧化葡萄糖氧化酶中的辅酶(FADH2)。  相似文献   

3.
用四硫富瓦烯作为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体,通过Nafion水溶液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Nafion-TTF修饰玻碳电极上,最后在电极上装饰一层Nafion膜,制备成葡萄糖传感器。Nafion膜不仅能防止四硫富瓦烯流失,而且能把抗坏血酸、尿酸等电活性物质阻挡在电极外,防止其干扰,同时具有防污性能。通过实验表明TTF^+1、TTT^+2都能够氧化葡萄糖氧化酶中的辅酶。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3.0×10^-  相似文献   

4.
四硫富瓦烯为电子媒介体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采用四硫富瓦烯(TTF)作为葡萄糖氧化酶与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媒介体,把葡萄糖氧化酶因定在Nafion-TTF修饰电极上,制成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用这种传感器测定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其线性范围在4.0×10^-5~10^-3mol/L之间,响应时间为20s。该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迟兴宝 《有机化学》2006,26(4):497-503
利用四(3'-碘丙硫基)四硫富瓦烯和四硫富瓦烯二钠盐反应合成新的三(四硫富瓦烯)环蕃, 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化学氧化法分别对其氧化还原性质和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四硫富瓦烯(TTF)作为黄嘌呤氧化酶与玻碳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体,通过牛血清白蛋白和戊二醛交联剂,把黄嘌呤氧化酶固定在Nafion-TTF修饰玻碳电极上,制备成次黄嘌呤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0×10-5~7.5×10-4mol/L,响应时间小于60s。  相似文献   

7.
分子筛修饰电极上离子交换过程的电化学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益明  周志华 《分析化学》1997,25(8):923-926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以13X型分子筛修饰的玻碳电极在含Fe^2+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电极浸入溶液时间,电位扫描速度、溶液的温度对Fe^2+/Fe^3+电对的电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英  刘长伟 《分析化学》1997,25(2):153-156
利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手段,结合循环伏安法,计量电流法对六氰亚铁铜(CuHCF)膜修饰电极及其在不同水溶液中的离子交换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循环伏安法,在Pt电极上可以牢固地形成CuHCF膜。在氧化还原过程中,不仅是阳离子,阴离子也参与了在CuHCF膜中的传输  相似文献   

9.
利用2,3-二(2'-氰乙基硫基)-6,7-二烷硫基四硫富瓦烯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一个保护基团生成四硫富瓦烯单钠盐,与1,4-二(氯甲基)苯反应,形成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生成的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再次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剩下的保护基团,形成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二钠盐,最后与四(3'-碘丙硫基)四硫富瓦烯反应形成新型I型五聚TTF衍生物,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化学氧化法分别对其氧化还原性质和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迟兴宝 《化学学报》2006,64(6):563-568
利用2,3-二(2'-氰乙基硫基)-6,7-二烷硫基四硫富瓦烯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一个保护基团生成四硫富瓦烯单钠盐,与1,4-二(氯甲基)苯反应, 形成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 生成的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再次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剩下的保护基团, 形成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二钠盐, 最后与四(3'-碘丙硫基)四硫富瓦烯反应形成新型I型五聚TTF衍生物, 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化学氧化法分别对其氧化还原性质和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型四四硫富瓦烯环蕃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兴宝 《有机化学》2006,26(6):817-822
利用2,3-二(2-氰基乙硫基)-6,7-二烷硫基四硫富瓦烯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一个保护基团生成四硫富瓦烯单钠盐, 与1,4-二氯甲基苯反应, 形成“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 生成的“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再次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剩下的保护基团, 形成“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二钠盐, 最后与二溴代烷反应形成新型四四硫富瓦烯环蕃, 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化学氧化法分别对其氧化还原性质和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提供了一种合成噻吩基和呋喃基四硫富有瓦烯(TTF)的方法,并用其合成了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噻吩基TTF(Ⅶa,Ⅷb,Ⅶc)和2种呋喃基TTF(Ⅶd1,Ⅶd2)研究这些化合物的循环伏安行为及有关电化学性质,制得了一种Ⅶb与TCNQ反应生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讨论了噻吩基TTF和呋喃基TTF在产物构型和电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新型不对称四硫代富瓦烯导电LB膜的研究李洪启姚钟麒刘丹谭干祖俞贤达(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730000)Langmuir-Blodget(LB)技术已成为制备分子厚度的有序导电薄膜的有力工具,该领域中四硫代富瓦烯(TTF)衍生物是导电LB膜的研...  相似文献   

14.
王永秋  迟兴宝 《有机化学》2006,26(11):1533-1538
利用3-溴甲基-2,2'-二甲氧基亚甲氧基-1,1'-联萘和四硫富瓦烯四硫盐反应合成新的联萘基四硫富瓦烯衍生物, 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法发现其荧光能够可逆地增强和减弱, 因此它是一个新的氧化还原荧光开关. 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发现这种氧化还原荧光开关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和跟踪Fe3+.  相似文献   

15.
迟兴宝  李有桂 《有机化学》2008,28(2):266-273
2,6-二(甲硫基)-3,7-二(2-氰乙基硫基)四硫富瓦烯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保护基团, 生成四硫富瓦烯双钠盐, 再与9,10-二(氯甲基)蒽反应生成由四硫富瓦烯(TTF)和蒽单元构建的新型TTF环蕃. 分别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化学氧化法对其电化学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此类TTF环蕃化合物对OH离子有识别功能. 并通过电化学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这种新型四硫富瓦烯环蕃在金纳米颗粒表面自组装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HClO4介质中,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制备了聚邻苯二胺修饰膜电极,探讨了该聚合膜与Ni^2+的配合及其影响因素,关对配合后的膜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聚3,3‘—二氨基联苯二胺修饰电极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玻碳电极上用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3,3‘-二氨基联苯二胺(PDAB)薄膜化学修饰电极。这民极在盐酸溶液中呈现三对氧化还原峰,其电极反应的可逆性随溶液的酸度增加耐增强。对修饰电极的电活性的研究表明,制备时采用循环伏安法则优于恒电位法。该修饰电极在浓度大于1.0mol/L在盐酸溶液中对Fe^3+有较强的富集作用。本文还应用红外光谱对PDAB膜的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4, 5-二(苯甲酰甲硫基)-1, 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与乙二醇反应生成其缩酮, 然后在亚磷酸三甲酯作用下偶联,最后水解, 首次成功地制得了四(苯甲酰甲硫基)四硫富瓦烯(TBMT-TTF)。用循环伏安法和UV-Vis光谱研究了有关电化学性质。为制备含羰基四硫富瓦烯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K2CO3存在下,对甲基苯磺酸酯四硫富瓦烯衍生物1和2-萘硫酚反应合成了新型萘基修饰的四硫富瓦烯衍生物2,并借助核磁、质谱、红外、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化合物2对Zn2+和Cd2+有电化学响应.荧光滴定实验表明,加入所测的金属离子,化合物2的荧光增强,且Zn2+和Cd2+离子引起的荧光增强较为显著.因此,化合物2可以作为电化学和荧光双重信号检测Zn2+和Cd2+的离子传感器.  相似文献   

20.
迟兴宝  李有桂  蒋昌盛 《有机化学》2002,22(11):873-878
以四(氰乙硫基)四硫富瓦烯为原料经醇钠消去氰乙基生成四硫富瓦烯四硫盐, 再与二元卤代烷烃化反应,除了得到三种文献报道的双(亚烷二硫基)四硫富瓦烯衍 生物外,还得到三种新的“四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为“桥式”双—四硫富 瓦烯衍生物的合成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并研究了它们的循环伏安图、电化学性质 和紫外—可见光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