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蔗渣纤维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海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6(1):87-90
在乙醇溶液中,以H2O2为氧化剂,以KI/NaAc粉内化剂,由甘蔗渣纤维羧甲基纤维素,产品有效成分85%-95%,粘度500-800mPa.s取代度0.65-80,氯化物〈3%。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研究了甘蔗渣中性亚硫酸钠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渣中性亚硫酸钠制浆采用下列工艺条件:Na2SO3用量w为18%,Na2CO3用量w为3%,液比为1:5,最高温度165℃,升温2h,保温1h,在此条件下,纸浆得率w为65.83%,硬度(高锰酸钾值)9.14,白度95%(ISO),不透明度92.65%,并可得到较好的纸浆强度。 相似文献
4.
甘蔗渣/棉短绒混合浆粕制备高粘级CMC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甘蔗渣/棉短绒混合浆粕制备高粘级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溶媒法工艺。实验表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微细结构,特别是碱化条件对 CMC 产品取代均一性有很大的影响。当甘蔗渣/棉短绒的配比为30~40/70~60时,碱比为0. 58~0. 63,酸比为0. 65~0. 68,酒比在2. 0~2. 2的范围内可制得取代度0. 73~0. 75,粘度900~1000mPa·s 的 CMC.用化学和 x-射线衍射分析对醚化机理作了初步探讨,本工艺对利用甘蔗渣原料制高粘级CMC 有经济上和实用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取未漂和漂白硫酸盐浆进行浆料复配和纤维回用实验,考察木素含量和纤维回用次数对漆酶处理改善纸浆性能的影响.漆酶处理后复配浆的强度性能提高,尤其湿强度提高明显,随着漂白浆比例的增加,浆中木素含量减少,经漆酶处理后纸浆强度增幅逐渐降低.漆酶处理后未漂浆的湿抗张指数提高33.45%,当漂白浆含量为40%时湿强的增幅减小为2.72%,说明适宜的木素含量是漆酶催化提高纸浆强度的必要条件.回用浆经漆酶处理后纤维性能得到改善,但随着纤维回用次数的增加,漆酶增强幅度呈降低趋势.纤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纤维回用过程中纤维长度和宽度降低,针叶木细小纤维含量略有减少,阔叶木细小纤维含量变化与此相反,漆酶处理后纤维性能无明显变化.扫描电镜检测说明漆酶处理后纸浆纤维间产生"黏合"现象. 相似文献
6.
硫酸盐法间歇蒸煮过程的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硫酸盐法间歇蒸煮脱木动力学出发,推导出其蒸煮过程纸浆Kappa值数学模型为:Ka=A-Bln/(H-Hb)「ln(S)EAb」^R」,用实验和工厂的数据对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其相关系数γ大于0.934。 相似文献
7.
以越南甜竹为研究对象,经KP法蒸煮后,进行 DEpQP漂白,系统分析了其制浆漂白性能。KP法蒸煮适宜工艺条件为:碱(NaOH计)、硫、AQ质量分数分别为22%、20%、0.1%,液比为1∶4,最高温度为170℃,保温时间120min. 蒸煮结果为:粗浆得率381%, Kappa值1847,白度2525%(ISO)。采用单因素法研究DEpQP漂白中D段ClO2、Ep段H2O2、P段H2O2的最佳用量,漂白结果为:卡伯值114,白度 7932%(ISO),黏度9314mL/g. 相似文献
8.
制浆生产蒸煮过程多目标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福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4):422-427
蒸者过程是制浆造纸生产过程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工段,详细分析对连续蒸煮过程的工艺和模型,提出一个对蒸煮过程进行的多目标决策,然后,将决策的结果转化成最优化控制参数的两级控制方案,给出该优化方案应用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用稀硫酸、氢氧化钠及超声波辅助碱法对甘蔗渣进行乙醇化预处理,研究酸、碱的质量分数、温度、时间、质量浓度对甘蔗渣预处理的影响.在硫酸质量分数为0.8%、质量浓度为1∶25(g/mL)、温度为135 ℃ 的条件下反应4 min,经酶水解后糖质量分数为17.81%(g/g);在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9%、质量浓度为1∶8(g/mL)、温度为40 ℃的条件下反应15 min,经酶水解后糖质量分数为14.50%(g/g);超声波能够强化甘蔗渣碱预处理,处理液经酶水解后的糖质量分数达18.65%(g/g). 相似文献
10.
单段氧脱木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马尾松硫酸盐浆单段氧脱木素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马尾松硫酸盐浆氧脱木素的因素有:时间,温度,用碱量,氧压,保护剂MgSO4的用量及反应浆浓,从纸浆中木素的脱出和纸浆的粘度出发,各因素都有一较合适的用量,其中,氧压在0.5-0.6MPa之间,时间80min,温度100℃,NaOH用量3%-5%,MgSO4用量0.5%-1.0%,浆浓10%-12%,在以上条件并保证浆粘度不致降低很大的条件下,纸浆的木素脱出率较大。 相似文献
11.
对蔗渣膨化法制高得率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膨化工艺为:预浸药液浓度1mol/L,预浸时间4h,膨化压力1.6MPa,保温时间10min.膨化处理使纤维在胞间层分离,不仅破坏了纤维的原有结构,而且改变了蔗渣的化学组成.膨化法制浆耗用化学药品少,污染负荷比化学法制浆低.利用蔗渣膨化浆抄造的瓦楞纸,其物理强度符合高强瓦楞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甘蔗渣为原料,探索了少量硫化钠-亚硫酸钠-蒽醌法(MSSAQ)蒸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ASAQ法制浆作了比较.结果表明:MSSAQ是一种得率高,硬度低,成浆色浅,可漂性好的制浆方法.其成纸后的各项物理强度均优于ASAQ浆.MSSAQ蒸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2S2.22%(对绝干原料),Na2SO320%,NaOH3%,AQ0.1%,液比1∶4,最高温度165℃,升温120min,保温90min. 相似文献
13.
14.
甘蔗渣碱法制浆废液多聚物的动态粘弹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Rheometrics RFSII型流变仪对甘蔗渣桨废液多聚物的动态粘弹性进行了测试。应变扫描实验得出甘蔗渣浆废液多聚物的临界应变达到0.05。在线性粘弹性范围内,频率扫描试验得出:甘蔗渣浆废液多聚物是具有一定粘弹性的粘弹体,增加固含量和提高温度都会提高复合模量G^*,粘弹性更突出。随着剪切振荡频率的增加,复合粘度下降,振荡剪切—稀化现象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蔗渣为原料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探讨了料液比、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膳食纤维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得出蔗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pH值5.5,40℃提取4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53.75%。所制备的不溶性膳食纤维为淡黄色,膨胀力为4.5 mL/g、持水力为813.6%。 相似文献
16.
蔗渣木聚糖酶解过程中,木聚糖酶添加量、酶解pH、温度、时间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均对低聚木糖得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优化所选指标与低聚木糖得率间函数关系模型,得到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3.68%、酶解pH5.33、时间6 h、温度47.31℃。理论低聚木糖得率85.32%,平均聚合度2.24。在酶添加量3.7%、酶解pH5.3、时间6 h、温度47℃实际验证下,低聚木糖得率为82.04%,略低于理论数值,平均聚合度2.28。 相似文献
17.
蜂房芽孢杆菌利用蔗渣发酵产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优化了蜂房芽孢杆菌利用蔗渣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工艺条件,并考察木聚糖酶发酵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发酵45h,蜂房芽孢杆菌产木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7447IU/mL,比优化前提高9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