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郁劲松 《化学教育》2004,25(3):38-40
提到CO2,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温室效应、《京都协定书》……似乎CO2永远是一种反面性的物质,其实这是对CO2的片面、不公正的认识,现代科学已证实,CO2对人类贡献也是巨大的,例如在农业生产、人工降雨、灭火等方面的应用。本文将从2方面例析有关CO2的综合试题,以利于对CO2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提高该方面试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该章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能否把该章教“活” ,将影响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的研讨又是本章的难点之一。这部分内容 ,我们采用“探究式教学” ,即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进行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学习[1]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对待科学的情感 ,都有积极作用。1准备工作在第五章第三节的“…  相似文献   

3.
温和条件下以CO2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 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 在众多CO2转化方法中, 电催化CO2还原(e-CO2RR)具有绿色、 清洁及条件可控等优势, 可以促进碳中和, 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 由于其缓慢的动力学和较低催化剂活性, CO2电催化还原仍然存在低选择性, 低电流密度的问题. 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原子利用率和明确定义的催化活性位点, 同时因其良好的配位结构和独特的电子结构极大地促进了CO2电催化还原的动力学过程, 是CO2电还原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催化材料. 本文讨论了过渡金属和主族金属基单原子催化剂用于电催化CO2还原的研究进展, 系统总结了杂原子配位, 双/单原子位点,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空间限域和分子桥联等策略调控单原子的微环境进而优化催化的性能, 揭示了单原子催化剂在 e-CO2RR领域内的突出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 分析了单原子催化剂在CO2电催化转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兆麟 《化学教育》2002,23(2):43-44,48
Fe2O3被CO还原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用高炉从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新教材 全日制高中化学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2000年3月第2版)也充分重视它,把这个反应 作为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取物质的2个例子之一写出来:Fe2O3+3CO高温2Fe+3CO2请注意反应方程式明确注明了反应条件是“高温”。难道这个“高温”只是指高炉炼铁的反 应条件?在实验室里用CO还原粉状的Fe2O3条件又如何呢?近年发表的CO还原Fe2O3 的实验文章[1]却认为此反应很容易进行,写到:用酒精灯加热,“片 刻后,…  相似文献   

5.
陈心忠 《化学教育》2003,24(12):29-29
“路径依赖”是新制度经济学中时髦的词汇 ,说的是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一制度 ,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制度不断“自我强化 ,让你轻易走不出去”。“路径依赖”也是学生在解化学平衡题目时容易犯的毛病 ,这时我们需要学生“另辟蹊径” ,从而“峰回路转”找到一条快速准确解题的捷径。例 1 在一定温度下 ,向一容积固定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充入 2molX气体 ,发生反应X(g)Y (g) +Z(g) ,使反应达到平衡 ,这时容器中混合气体中X气体的体积分数是a %。若在同一容器中 ,最初放入的是 1molY和 1molZ的混合气体 ,并在相同的温度下使反应达到平衡 ,这时混合气…  相似文献   

6.
"SO2的性质"教学设计——物质性质教学的一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林 《化学教育》2003,24(1):22-24
1 教学设计的构思在中学教材中 ,二氧化硫的地位可谓是“重中之重” ,课本中详尽描述了它的许多性质 ,但与之相关的贴近人们生活生产、食品卫生、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却涉及很少。如全球关注的“酸雨”问题、食品业中的“化妆品”、矿物燃料的“脱硫技术”等等 ,事实上 ,这些内容对于有一定探索精神的高中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诱惑力。本节课就是以“酸雨”为背境 ,设计系列探究性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拓展学生的视野 ,开启学生的才智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归纳知识———提炼方法———再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分析策略、优化分…  相似文献   

7.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04,25(10):53-53,56
试管里倒人2mL CuSO2溶液,再加入几滴NaOH溶液,立即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再将沉淀加热会分解生成黑色的CuO。这既是初三化学的一个演示实验,又是高一书后的一个学生实验。可是不少教师按此步骤进行实验,所得到的沉淀物外观看上去不是蓝色,而是像碱式碳酸铜一样的浅绿色;将此沉淀物(浊液)加热直至煮沸,都观察不到有分解变黑生成CuO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