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洛 《数学通报》1999,(10):13-15
本文原载于本刊1956年第9期P12-P16页,此次发表本刊略有删节.经查:作者何洛为浙江省义乌中学何樟陆老师的笔名—一编者在教学上,直观的数学方法一向是被大家重视的,因为我们人首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能够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我们必须经过生动的直观才能到抽象的思维.数学,它有着抽象的特点,但这种抽象性,是大量具体材料积累起来并加以发展的.在我国古算发展的途径上,更显明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知道,古算中的勾股术,割圆术,天元术和演段,都是非常直观的.于是,就由图形移补凑合的阶段进入…  相似文献   

2.
<正>几何极值问题实际上是以几何条件出现的极值问题.具体解法可以有几何不等式法,代数函数法以及三角函数法.由于某些知识所限,我们不可能系统地讲解几何极值问题,只能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作点介绍,分三期刊登.例1 (选自1956年北京、上海数学竞赛委员会提供的《问题集》)设A,B两镇分别在河R的两岸,假设河R的宽度是一定的.现  相似文献   

3.
廖山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于1920年1月4日出生于湖南衡山,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井曾在北京大学和前中央研究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后来,廖先生留学美国,在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纤维丛的第二阻碍类》,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廖先生日到祖国,在北京大学数学系担任教授至今. 廖山涛先生的数学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1960年以前)主要从事代数拓扑学的研究,所发表的论文涉及周期变换、同伦论和纤维丛等广泛的课题.后一阶段  相似文献   

4.
以前,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在泛函分析方面工作的只有三位高级研究人员,1956年在这方面增加了五位青年同志。由于大家在学校里都没有学过泛函分析这门课程,需要从头学起,因此,我们与北京一些高等学校的教师们合作,组织了一个泛函分析概要讨论班,目的是使大家掌握泛函分析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为进一步的专门研究作准备。这个讨论班,从1956年十月开始,在1957年五月已经结束,下面来介绍一下这个讨论班的情况和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胡和生先生1928年出生于上海,著名数学家,主要研究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1950年1月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数理系,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51年至1956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56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工作,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现为  相似文献   

6.
自1956年春季开始,全国各地都採用刘牧等先生新编的高中立体几何课本.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同志们不但体会到教材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学科系统性,并且感到在习题配备方面同样具有许多优点.但在这方面依我主观的认识,还有不足的地方.因此原将我对新本习题配备方面的一些粗浅体会写在下面,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7.
关于布列方程的教学问题,我们先后收到杨景星、徐亚峰、李金水、姜中等四位同志的稿件,其中有许多地方的见解是一致的,茲综合发表于此,以供初中代数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初学几何的人学习归謬法时往往存在着一些困难,因此如何教归謬法成为许多几何教师共同研究的一个问题.数学通报也會发表过好几篇关于归謬法问题的文章(1953年12月号墨·墨·李曼同志的“关于归謬法的问题”、1954年6月号敖文宗同志的“关于归謬法教学上的一点经验”、1956年1月号陈维真同志的“关于归謬法的问题的意见”等),现在我把对归謬  相似文献   

9.
有关周期函数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期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 ,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周期性对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有较大帮助 .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抓好周期函数概念的教学 .贵刊 1995年第 3期发表了蒋世信《浅谈概念教学——对周期函数概念教学的体会》一文 (以下简称文 ( 1) ) ,作者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及纵横联系等方面对周期函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 ,这对我们把握周期函数的教学很有启发意义 .文 ( 1)虽是一篇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 ,但笔者阅后 ,觉得其中有些问题不甚清楚 ,经过认真考虑 ,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后 ,有了些绪论 ,经整理成小文 ,以供参考 .其一是文 ( 1)在“利用概念外…  相似文献   

10.
谢邦杰 《数学学报》1957,7(4):631-640
<正> 本文的目的是把作者(1956)最近所得到的一些有关链条件四条件的强果推广到算子群中去.在第一节里的主要结果是定理3,将其用于非结合环即得作者(1956)定理6之推广结果.在§2中讨论算子群的直接乘积的容许子群链,其主要结果为:若诸算子群均各  相似文献   

11.
本大纲初稿是北京师大数学系在办农业中学的过程中写成的,我们将它发表在这里,供各地农业中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宗磐  董克诚 《数学学报》1965,15(4):574-581
<正> 引言.1952年Isiwata找到了整数环及实数环的全序环特征,但原著未见,详情不悉.1956年,前一笔者打算证明:至少有一个非冪零元的备交换全序环Я全序环同构于有理整数环Z,或其手环,或实数环 R 上,承关肇直同志指出证明过程中的疏忽.1963—64年,前一笔者与后一笔者合作,不但证明了上述命题,并且知道已有了更说尽的结果,收录在Курош[2](p.270)中.现在我们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但证明方法与[2]所载完全不同.以上是§1.  相似文献   

13.
<正>关肇直老师是我国数学界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是数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开拓者.他不仅在泛函分析领域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发展我国的军工和航天等事业中建立了功勋.他参加过1956年国家科学技术12年远景规划和1978年基础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建和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创建,并在这两个所担任过领导工作.在科学研究中,他既是具体项目的研究者,又是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目光敏锐,有广阔的视野,对我国解放后数学的全面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运筹学(以下简称OR)在日本的发展可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1952~1956,可以说是酝酿和准备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已有人注意并研究运筹学.1952年日本科学技术联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严加安院士在全国许多院校为老师和学生做过"科学与艺术:大道至简,大美天成"等以数学与人文为内容的报告.我们在这里转载他发表在《科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1956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編的高中代数課本第一册,我們使用以后有下面的一些体会和意見: 一、新課本的优点1.教材的內容和順序与教学大綱一致。这给教学上带来很大的方便。过去使用的課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一些冒充我编辑部名义,在网上揽收文稿、索取版面费的违法事件,屡有发生,诱使一些投稿人上当受骗,蒙受损失.并使编辑部工作遭受干扰.根据作者的举报和要求,本着对作者负责,并维护广大读者的权益,我们特此严正声明:1.本刊编辑部地址设在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邮编:710072)内;2.本刊未在任何其他地方以及委托任何机构、人员,揽收稿件及其发表事宜;  相似文献   

18.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一类具有吸收项和耦合边界流的非牛顿渗流方程组问题.通过应用比较原理和构造自相似形式的上、下解,得到整体存在解的临界超曲面以及Fujita爆破指标结果.这些结果完善了发表在"Differential Integral Equations,2014,27:643―658"中的临界爆破Fujita吸收指标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学研究与评论》发表徐贤议同志对樊映川等编的《高等数学讲义》评价一文后,在全国工科院校数学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兴趣,议论纷纷,看法各异。我们认为开展对有影响的教材的研究和讨论,对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是有益的。为此,本刊从本期起,专门开辟了《书刊评介》专栏开展对国内外有影响的工科数学教材的介绍、研究和评价,以推动我国工科数学教材的建设。本期发表了周鸿印同志关于对樊映川等编《高等数学讲义》的评价一文。我们欢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吉新华  陈德泉 《数学学报》1980,23(6):908-921
<正> 引言华罗庚教授早在196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及中山大学作过关于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讲学和报告.稍后,在全苏数学大会作了有关报告,受到数学界的好评.他的部分手稿整理在“从单位圆谈起”一书中,他指出这些结果可以推广到多维空间、典型域、齐性空间等.他将仅存的有关手稿交给我们,在他和陆启铿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发表的是在实射影群下单位球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