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宇航局准备在2011年向木星发射研究其3颗被冰层覆盖的卫星---木卫四、木卫三、木卫二的JupiterIcyMoonsOrbiter(JIMO)太空探测器上安装一台电离子发动机,发动机能量将由核反应堆提供。选取这样的方案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木星区域的太阳光远比地球上少)不能满足JIMO探测器整个系统的完全需要。显然,对安装在太空探测器上的核反应堆在质量上有严格限制,以便能使支载火箭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2.
 对于为中国人拿回了第一个诺贝尔奖的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大多数人已经很熟悉了,但对于那个促使他们获奖的“幕后功臣”--吴健雄,很多人对她却知之甚少。吴健雄(1912.5.31 ̄1997.2.16),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在实验物理学研究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当代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极重要的推进作用。她在实验中首次证明了李政道和杨振宁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推测,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曾获得除诺贝尔奖以外的很多大奖。  相似文献   

3.
 美国纽约州联邦学院历史学博士马克·沃尔克的论文“海森堡、高德斯密特和德国原子弹”在《今日物理》上发表后,引起世界范围的反响。不少知情人士纷纷撰文评判,或是赞同,或作补充,或予抨击。在抨击性文章中,对立性最强,措词最激烈的,当数美国佛蒙特州的乔纳生·洛根的(《今日物理》1991年5月号)。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9
一战结束后,布莱克特到剑桥大学师从卢瑟福学习,并在1923年获得硕士学位。1933年,他成为伦敦大学物理学教授。布莱克特使威尔逊云室获得了全面的应用:人们无法知道云室中人们感兴趣的现象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为此,云室必须随时膨胀,并且膨胀次数要尽可能频繁,以期碰到某些现象。针对这个缺点,布莱克特于1923年把一个威尔逊云室置于两个盖革计数器之间。  相似文献   

5.
 他,享有美国“氢弹之父”美誉他,因陷害“原子弹之父”遭唾骂他,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2003年9月9日,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爱德华·特勒去世,享年95岁。“氢弹之父”出生在犹太家庭据美联社报道,半个多世纪来对美国防御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EdwardTeller)因脑中风,于2003年9月9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的家中去世,享年95岁。爱德华·特勒于1908年1月15日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钢琴家。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新科学家》1997年2月25日报道,卡西米尔效应得到了实验证实.1948年荷兰物理学家德里克·卡西米尔曾预言,当两块平行板以很小的间距放置于真空中时,两板间会产生某种很微弱的力,以便使它们互相靠拢.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12,(3):1329
在物理学的科技成就中,激光可算是仅次于核能的1项重大发明创造。第1台激光器是1960年由美国物理学家梅曼(见本刊《邮票上的科学家——佼佼者之路》一书中之M4)发明的。然而《物理评论快报》却拒绝刊  相似文献   

8.
 1942年12月,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在美国诞生,其输出功率只有0.5瓦,但它开启了原子能时代的新纪元。原子能,即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将是人们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人们对于核能的认识和利用却走过了一个漫长的道路。开启原子世界之门--放射性及电子的发现19世纪,科学家们一般都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  相似文献   

9.
 沃尔讷·海森伯于1939年10月至1945年4月参加了法西斯德国的“铀计划”。他和博特、迪布讷、魏茨泽克等一道,于1939年被德国军械局确定为核裂变研究的负责人。海森伯又于1941年参加重水型反应堆的研制,1942年6月正式参加了对德国原子弹研制的领导。尽管战前和战时他对国社党的倒行逆施胸有抵触、心存烦恼,但纳粹政府对他一直是比较信任的。希特勒德国于1938~1941年占领欧洲许多国家后,先后在各国设立“德意志科学研究所”,进行法西斯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0.
据《科学现场》在线版及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等组成的国际团队,首次观察到部分原子核能呈现出不对称的梨形。新发现可能导致科学家找到标准模型之外的物理学现象,并有助于解答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的不对称性问题。该研究成果发表在5 月9 日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1.
《物理》2014,(10)
<正>编者按2014年9月7日,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黄祖洽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黄祖洽先生是我国理论物理学界的一面旗帜。他是我国最早深入钻研中子输运理论并在核反应堆理论上卓有建树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和彭桓武先生同为我国核反应堆理论与设计奠基,为我国和平利用核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为了打  相似文献   

12.
 1.1946年5月,在美国基尼岛的原子弹实验室里工作着一位青年科学家,他是加拿大人,名叫斯洛廷.2.斯洛廷的工作十分危险.他用手工操作两块半球状的铀块,使它们衔合起来,然后密切观察发生的现象.当它们恰好达到链式反应的临界点时,立即把两个半球分开.当时设备十分简陋,操作工具只是两把螺丝刀.3.一次他偶而失手,螺丝刀滑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