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委员的个人偏见和理解力的欠缺。致使在1932年反物质被发现之前。量子力学的开创者们一直被拒之于诺贝尔奖殿堂之外。与全球经济萧条和纳粹势力当权相比,1933年的诺贝尔奖显得似乎并不重要。但是,许多物理学家仍然关注着来自斯德哥尔摩的消息。  相似文献   

2.
戴闻 《物理》2005,34(11):786-786
在实现了^23Na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后不久,1997年Ketterle W领导的小组即以原子干涉实验证实了BEC所具有的相干性,他们将一团BEC原子云劈成两半,然后令它们在重力场中下落,每一半在下落过程中自由膨胀,并且逐步形成彼此的重叠,此时,通过吸收成像,实验者观察到了与原子密度相应的明暗相间条纹.测得的条纹间距是-15μm,这意味着,作为物质波BEC原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水平分量)-30μm.  相似文献   

3.
量子理论的巨匠——狄拉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罗·狄拉克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他的一生主要致力于量子理论的数学及理论两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为量子理论的深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图沿狄拉克科学思想的轨迹一睹他对量子理论发展的功绩。  相似文献   

4.
 德布罗意同狄拉克之间的关系,甚至比他同薛定谔之间的关系还来得密切:德布罗意和他的二哥莫里斯·德布罗意由于研究X射线的吸收、散射及其光谱的缘由,很早就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卢瑟福及其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乘龙快婿福勒有学术联系。德布罗意1923年10月13日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第112卷2815期540页题名为“波和量子”的论文,就是由福勒推荐的.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P.A.M.狄拉克(1902.8.8-1984.10.20),英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因对量子力学所做的贡献而与薛定谔合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理论物理研究方法”节译自世界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From a Life ofPhysics》。为不失原文风格,下文仍采用狄拉克的第一人称表述。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这位科学界公认的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对现代物理学作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由于他的天才和勤奋,向人类奉献了划时代的相对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一、总的介绍每年11月,全球学术界的目光都注视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看今年的诺贝尔奖将颁给哪些人.诺贝尔奖现在已成为有关学科的国际最高荣誉奖.虽然也存在一些争议,特别是在和平奖和文学奖的授予上,但是在自然科学的几个奖项(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上,争议是比较少的(不是没有,我们下面会讲到).就物理奖而言,每年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基本上反映了过去一些年里物理学领域内的最高水平;而历年的诺贝尔奖得奖名单,连起来就是一部近代物理学史.例如,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上一个世纪之交时的“两朵乌云”和它们带来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两大革命理论的建立,在诺贝尔奖的得奖名单上都得到了反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物理学会与《现代物理知识》联合举办“诺贝尔物理学奖110年知识竞答”活动期间, “走近诺贝尔奖”专题展览恰巧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笔者作为科技馆辅导员, 既积极参加了知识竞答活动, 也认真参观了“走近诺贝尔奖”专题展览。  相似文献   

9.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是关于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理论.量子力学诞生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七十余年来,它不仅促进了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01年是20世纪开始的一年,诺贝尔奖也于这一年开始颁发。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授给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因为他于1895年发现了X射线。在上期的图7中我们已看到向伦琴授奖的盛况。图1为瑞典1961年发行的纪念1901年诺贝尔奖的邮票,最右为伦琴;图2为德国1951年纪念第一次诺贝尔物理奖50周年的邮票,除伦琴肖像外,右上角有他在实验中所用的X射线管。在他之后,还有多项与X射线有关的研究工作获得诺贝尔奖。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图3,东德1965,诞生120周年;图4,西班牙1967,欧洲放射学大会;图5,古巴1993,伟大科学家)在发现X射线时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相似文献   

11.
The Einstein's genera/relativity is formulated in the Hamiltonian form for a spatia/ly Bat, isotropic and homogeneous universe. Subsequently, we perform the canonical quantization procedure to the Hamiltonian to obtain the Wheeler-DeWitt equation. Solving the Wheeler-DeWitt equation and employing the de Broglie-Bohm interpretation to the wave function of the universe, we obtain a new version of spatia/ly fiat Friedmann equation for the early universe where the scale factor of the universe is taken to be sufilcientlv small.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旋量Gross-Pitaevskii(GP)方程研究在含时周期性外磁场作用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动力学行为.结果显示,在含时周期外磁场的作用下,铁磁态自旋为1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将发生拓扑形变.当磁场的两个零点进入凝聚体后,自旋向上态的密度布居图在z轴上分别形成向上和向下的凸起.随着磁场的两个零点在凝聚体内...  相似文献   

13.
最近应科学出版社之约,我们翻译了2004年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维尔切克(F.Wilczeck)的一部高级科普著作《神奇的现实》(Fantastic Realities)。这本书是作者三十年来认真思考物理世界的产物,以丰富的内容、广博的知识、深邃的见解以及独特的视角向热爱物理的广大读者介绍了现代物理的方方面面。作者希望借此书拓展知识前沿,用美妙的现代物理概念丰富读者的生活,特别是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物理学的研究。译书即将出版了,但却留下了一些遗憾之处。这是因为考虑到篇幅和难度,出版社决定舍弃原著中的某些章节,而这几章对于普及和深化理解现代物理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得到了原作者的首肯,从舍弃的章节中挑选了部分章节翻译发表。现在刊登的这一部分,专门讨论了量子场论的发生与发展。按照原书中作者的建议,我们取名为《量子场论通俗入门》。  相似文献   

14.
 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1892-1987)曾以一篇关于1717年前后统治者以及阁员和议员更替的论文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1911年第一届索尔维(solvay)物理学会议之后,德布罗意改习物理学,于1913年取得科学硕士学位。1924年,他在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的指导下,以一篇划时代的论文《量子理论的研究》获得科学博土学位。1927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的“双重解理论”及其退化形式“波导理论”,并总结在一篇题为《物质及其辐射的波动力学和原子结构》的论文中。  相似文献   

15.
王宗祥 《大学物理》2007,26(7):11-14
用狄拉克δ函数近似值法的扩展规则,取以紫外发散为特征的双光子真空极化(光子自能)系统为例,导出了正规化公式,与文献中由空-时维度法导得的公式相似.公式以(n↑)为正规化参数,与4维动量有相同的量纲.由此进一步确定系统的树枝图及1-圈图各自的振幅、相对项振幅及系统的重整化振幅,后者与文献中的完全相同.最后确定了相对项拉氏密度.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科学史册中最有影响的科学进展大概应当包括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宇宙学、遗传密码的破译、进化生物学以及读者选择的其他一些课题。在这些进展当中,量子力学因其深奥的根本属性,而具有更加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尼尔斯·玻尔(Bohr Niels),1885年10月7日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位生理学教授。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15日是法国物理学家L·V·德布罗意诞生百年纪念日.1924年他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物质波”概念.E.薛定谔在1926年发表有关波动学论文时认为:“这些考虑的灵感,主要归因于德布罗意先生的独创性的论文.”德布罗意于192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此,本刊发表厚宇德、王德云文章,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9.
怀念我的师长王竹溪先生和胡宁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1956年进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的.这一年开学时,适逢国家高等教育部审定颁布《综合大学物理专业教学大纲》.那是一个全面推行“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并且普遍把这一口号理解为“凡是苏联经验必定先进,必须学习”的时代.在这一份当时被认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大纲里,几乎所有各门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列出的主要参考书(许多课程是全部参考书),都是苏联教科书的译本.仅有的两个例外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课程的主要参考书是王竹溪先生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导论》,“电动力学”课程的主要参考书是胡宁先生的《电动力学讲义》.  相似文献   

20.
<正>玻尔和爱因斯坦的第三次争论,本来应该发生在1933年的第七届索尔维会议上。但是,爱因斯坦未能出席这次会议,他被纳粹赶出了欧洲,刚刚风尘仆仆地到达美国,被聘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德布罗意和薛定谔出席了会议,但薛定谔没见到爱因斯坦暂时不想发言,德布罗意也不想单独与人辩论。这令玻尔大大松了一口气,会议上哥本哈根派唱独角戏,看起来量子论已经根基牢靠,论战似乎尘埃落定。然而,爱因斯坦毕竟是个伟人,不是那么容易服输的。尽管他当时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未能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