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选用菌株嗜酸乳杆菌NCU402,利用脱脂奶粉和白砂糖发酵,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乳酸菌素,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乳酸菌素片。用牛津杯法,测定乳酸菌素片在抑菌谱、pH敏感性、温度敏感性、酶敏感性、胆盐耐受性和人工胃肠道耐受性方面的效价作用。结果表明,乳酸菌素片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在酸性环境中,乳酸菌素片的效价更佳,碱性环境中效价降低;温度对乳酸菌素片的效价有影响;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降低了乳酸菌素片的效价;0.3%胆盐浓度对乳酸菌素片的效价有促进作用;乳酸菌素片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中表现出较好效价。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采用目的平板梯度稀释法,从自然发酵果蔬原浆及中外泡菜老液中分离到22株乳酸菌。采用MRS(pH2.0)初筛平板和MRS(30%葡萄糖)复筛平板,筛选出4株耐酸、耐高糖乳杆菌。对其进行了pH值、酸度、活菌数等果蔬酱发酵性能测试研究,其中两株发酵产酸速度快、发酵性能优异、发酵果蔬酱风  相似文献   

3.
利用双层平板法从浙东传统腌制冬瓜中筛选得到1株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 命名为L34.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为指示菌, 利用牛津杯法测定乳酸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 发现其抑菌活性物质具有热稳定性, 对部分蛋白酶敏感; 抑菌活性随pH值的降低而增强, 表现出对酸的依赖性. 结合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 鉴定L34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4.
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常栖息于人和动物的肠道系统中,能产生一种特殊的抑菌物质——罗伊氏素,是调节肠道功能的益生菌.乳酸菌活菌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饲料等相关行业.喷雾干燥的能耗较低,在同样生产出优质产品的前提下,冷冻干燥消耗的能量是喷雾干燥的6~10倍.本文通过吸附材料的筛选、保护剂的选择,并对喷雾干燥相关条件进行优化,利用优化的条件进行罗伊氏乳杆菌制剂的制备,并对制备的乳酸菌制剂进行热稳定性实验以及相关质量测定(电镜观察、水分含量、粒径、得率等).结果表明,利用改性硅藻土作为吸附材料的乳酸菌制剂活菌存活率优于改性沸石,选定脱脂牛奶和果聚糖作为保护剂,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20?C,出口温度60?C,脱脂牛奶10 g,果聚糖5 g,硅藻土5 g,通过此优化条件制备的乳酸菌制剂其活菌存活率达到88%,活菌数达到5.14×109CFU/g.该乳酸菌制剂在70?C条件下水浴1h,乳酸菌活菌数为3.49×106CFU/g.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的喷雾干燥条件制备的乳酸菌制剂存活率高,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老坛泡菜比一般泡菜具有更好的菌种多样性和菌群稳定性. 为筛选乳酸菌菌株, 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新安村农家坛龄达30年以上的老坛泡菜中, 分离得到12株疑似乳酸菌, 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鉴定, 进一步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 确定疑似乳酸菌菌种. 分离鉴定出5株植物乳杆菌、3株短乳杆菌、2株肠膜明串珠菌、1株干酪乳杆菌和1株屎肠球菌, 其中以植物乳杆菌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6.
植物乳杆菌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联用的方法,筛选和优化植物乳杆菌NCU116真空冷冻干燥的保护剂配方.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海藻糖、D-山梨醇和脱脂奶粉3种保护剂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菌种对冷冻干燥环境的耐受能力.响应面实验以上述3种保护剂为自变量,细胞存活率为响应值,结果表明:以脱脂奶粉、海藻糖和D-山梨醇的浓度分别为9.24%、4.47%和13.42%作为冻干保护剂配方进行验证试验,细胞存活率达到91.76%±1.82%,与理论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7.
采用植物乳杆菌(植)、嗜酸乳杆菌(嗜)、副干酪乳杆菌(副)进行两两混菌发酵制备清洁标签铁皮石斛发酵汁,比例均为1:1。分析72 h发酵过程中铁皮石斛汁的活菌数、pH、总糖、总酚、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变化以及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混菌均能在发酵铁皮石斛汁中良好生长,其中活菌数最高的一组是嗜+副,活菌数为8.72 lg(CFU/mL)。对多糖消耗最少的是嗜+副,比初始值降低了24.89%,其次是植+副40.72%和植+嗜42.31%。总酚在发酵前期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发酵后期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嗜+副对多酚的增幅最大,提高了23.58%。经过乳酸菌发酵后,铁皮石斛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影响最大,嗜+副的增幅达到92.32%;同时对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有较高的提升,其中植+副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最多(达41.42%),嗜+副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最多(达32.73%)。相关性分析中发酵液的总酚含量与自由基清除率显著正相关,在抗氧化能力中发挥主要作用。研究表明,乳酸菌发酵能进一步提升铁皮石斛品质,提高相关活性成分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热休克处理应用于直投式发酵剂对酸奶品质的改善作用, 通过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制备直投式发酵剂, 比较3种菌的热休克处理实验组与未热休克处理对照组在冷冻干燥后的存活率及酸奶发酵性能. 结果显示: 热休克处理组发酵剂存活率极显著增加, 酸奶pH下降速度显著加快(P<0.01), 双乙酰、乙醛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 蛋白质、活菌数含量均显著提升(P<0.01), 且使用经热休克处理制备发酵剂生产的酸奶在感官评价上优于未热休克处理组. 结果表明, 在冷冻干燥前进行热休克处理可以提高直投式发酵剂中乳酸菌的存活率、产酸产香等发酵性能, 改善酸奶的风味和品质, 为提升酸奶发酵剂的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自然发酵泡菜作为对照,分别以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玉米乳杆菌为发酵菌种单独发酵圆白菜,测定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和pH的变化。结果表明:亚硝盐主要出现在发酵前期,自然发酵泡菜出现了明显的"亚硝峰"。直投式菌种发酵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自然发酵,且未形成明显的"亚硝峰",且其pH值的下降速率显著快于自然发酵。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试验表明,4种乳酸菌对亚硝酸降解率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鱿鱼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造具有良好风味与营养价值的鱿鱼酱产品,并通过快速发酵实现鱿鱼酱产品质量和风味的稳定控制.比较前期初筛的乳酸菌蛋白酶活性,在确定发酵乳杆菌(Lf01)和短乳杆菌(Lb-1)的活性优势后,进一步探究其产酸、耐盐、耐香辛料和耐酒精特性,确定发酵辅料的添加量.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研究了复合菌发酵的最佳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得到了鱿鱼酱最适发酵条件为35℃下发酵24 h,添加1.0%的发酵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复合发酵剂,菌种比例1:1,接种量为2.4×108 CFU·g-1,所得产品的品质、色泽和风味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海洋鱿鱼的发酵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实验以脱脂乳为原料, 从20株源于新疆传统酸奶的乳酸菌中筛选出3株高产凝乳酶的乳酸菌. 以凝乳活性最高的菌株组合为发酵剂, 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 优化鲜奶酪发酵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后熟时间. 结果表明, 以植物乳杆菌RC5为发酵剂, 其最适发酵工艺为: 接种量5%, 38℃发酵时间14.5h, 4℃后熟时间60min. 在该条件下发酵成的鲜奶酪凝乳效果好, 色泽均匀, 奶味浓郁, 口感细腻, 为以乳酸菌产凝乳酶代替凝乳酶粉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液培法研究二个大豆品种对酸铝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液体培养过程中,不同 pH( 3. 5~ 6. 0)和 Al3+浓度( 0~ 40μ m)对二个大豆品种浙春 3 号和浙春 2 号 幼苗生长及根尖细胞蛋白质合成有明显的影响, 并且二个品种间存在差异. pH>4. 5 是二个品种幼苗适 宜的生长环境; pH<4. 0 明显抑制其生长.在 pH4. 3的条件下二个品种均有较强的耐铝性.总的来看, 浙 春 2号的耐酸铝性强于浙春3 号.根尖细胞蛋白质 PAGE分析表明,浙春 2号经100μ mAl3+~ 400μ mAl3+ 处理 144h 后, Rf 0. 75 带蛋白质表达受抑制.  相似文献   

13.
β-乳球蛋白是引起牛奶过敏最常见的物质.为降低其过敏原性,本实验将从新疆酸奶中筛选出的一株高产蛋白酶的发酵乳杆菌RA3用于制作酸奶.通过试验研究接种量、发酵时间、温度及后熟时间对降低牛奶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7%,发酵时间18 h,发酵温度39℃时,在不影响酸奶风味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β-乳球蛋白抗原性,达75.2%.在此条件下发酵的酸奶和市售酸奶相比,总蛋白水解率较低,且过敏蛋白水解率较高,活菌数是其8倍,高达4.56×10~9cfu·mL~(-1).这株乳酸菌在酸奶发酵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选择性平板计数法,考察罗伊氏乳杆菌NCU801活菌悬液、死菌悬液以及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CMCC4449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粘附Caco-2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竞争试验、排斥试验和置换试验中,罗伊氏乳杆菌NCU801活菌悬液和死菌悬液均能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活菌悬液比死菌悬液抑制效果更显著,其中最显著的是活菌悬液对大肠杆菌排斥抑制粘附,粘附抑制率达到(86.8±4.5)%;而发酵上清液在竞争实验中最显著,其次是置换试验,而在排斥实验中对病原菌无影响,说明发酵上清液中的细菌素能够杀死未粘附和已粘附的病原菌。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凝结芽孢杆菌作为产芽孢的乳酸菌,其抗逆性和益生作用备受关注。为获得优良凝结芽孢杆菌菌种,本研究通过热处理从芦花鸡粪便中分离鉴定出22株潜在优良的凝结芽孢杆菌,并对其抗逆性及益生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高温(90℃)、酸(pH=2.0)和胆盐(0.5%)条件下,菌株NCUBCG003、NCUBCG004和NCUBCG014存活率达85.0%以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知,这三株凝结芽孢杆菌在高温和胃肠道环境下的综合耐受性强于其他凝结芽孢杆菌;其次,菌株NCUBCG003、NCUBCG004和NCUBCG014有较高的乳酸产量和胆固醇降解能力,乳酸产量达5.0 g·L-1以上,胆固醇去除率可达50.0%;最后,凝结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抗氧化活力,特别是菌株NCUBCG003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可达64.03 U·mL-1,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6.57%,而菌株NCUBCG014总抗氧化能力最突出,相当于3.52mM的FeSO4溶液。综上可知,菌株NCUBCG003、NCUBCG004、NCUBCG014综合益生性能强于其他凝结芽孢杆菌,且安全可靠,具备在人和动物体内发挥益生作用的潜力,可作为优良微生物菌种资源,为凝结芽孢杆菌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种集紫薯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乳酸菌发酵优势为一体的新型功能性紫薯乳酸菌发酵饮料, 以紫薯为原料, 通过打浆液化、糖化、接种发酵等系列处理并比较最适的操作条件, 最后优化了紫薯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加工工艺. 实验结果表明, 其紫薯液化的最佳用酶量为0.4%、最适pH7.5、最适时间70min、最适温度55℃; 糖化最佳条件为用酶量55U?100mL-1, pH 4.0, 糖化时间90min, 温度60℃. 采用优化筛选得到的植物乳杆菌发酵接种量为9%, 发酵时间为29h. 最后得到一种新型的风味好、营养价值高、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紫薯乳酸菌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17.
丁香酚是一种植物精油,可作为天然抑菌剂以及香味剂应用到食品中,但其低水溶性以及化学不稳定性都极大地限制了丁香酚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此,构建食品运载体系包埋丁香酚以改善其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酪蛋白酸钠为乳化剂,通过pH循环法制备丁香酚微乳,海藻酸钠修饰丁香酚微乳,对其粒子特性、包封率、pH、离子稳定性及释放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修饰能够提高丁香酚微乳平均粒径(分别为218.7nm±3.1nm和142.7nm±3.8nm),具有相当的包封率(分别为(84.8±2.5)%和(78.3±1.5)%);海藻酸钠修饰丁香酚微乳具有良好的pH、离子稳定性及贮藏稳定性;在环境pH为7.0条件下,海藻酸钠修饰丁香酚微乳的释放速率高于酪蛋白微乳,在4h时丁香酚释放速率分别为(68.4±6.8)%和(55.2±1.7)%。  相似文献   

18.
以红薯浆、复原乳为原料,接入乳酸菌发酵后制得红薯酸奶;比较了3种添加不同比例红薯浆的红薯酸奶在4℃贮藏15d的总酸度、pH、活菌数、持水力(WHC)、酸乳胶体脱水收缩作用敏感性(STS)及感官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薯酸奶在贮藏过程中,总酸度增加比较缓慢,添加量愈大,酸度增长愈平缓;说明添加50~60%的红薯浆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酸奶的后酸化;乳酸菌活菌数在15d仍然保持在108CFU/mL以上;2#(50%红薯浆)红薯酸奶的品质稳定性及感官评价等在3种酸奶中最佳。  相似文献   

19.
对益生性屎肠球菌WEFA23和海氏肠球菌WEHI01的荷叶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及抗氧化性能评价。采用牛津杯法评价2株肠球菌发酵荷叶上清的抑菌能力;测定其DPPH、羟自由基清除率,SOD、GSH-Px、CAT酶活力;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待荷叶发酵上清液与之孵育后,测定Caco-2细胞的活性氧清除率以及3种氧化酶酶活。结果表明,40mg·mL-1 WEFA23荷叶发酵上清液对6种食源性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性,其中对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抑制效果最佳。相比发酵前,2种菌的荷叶发酵上清液均具有较强的DPPH及O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性的提高与抗氧化酶活的提高呈正相关。在细胞水平上,2种荷叶发酵上清相比于荷叶发酵前均能清除活性氧,且对Caco-2细胞的抗氧化酶活(SOD、GSH-Px、CAT)有增强作用。综上所述,WEFA23发酵荷叶可增强荷叶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较强拮抗致病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麦耐铝性与根际 p H 值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小雄培养法研究了大麦耐酸铝性与根际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际pH值变化与培养液氮源的种类有关外;也反映了品种的耐酸铝性的差异.以NO;为唯一氮源时,根吸收N03引起根际pH迅速上升,耐性品种83-122(B)和沪麦8号(H)的能力比敏感品种裸县无芒六棱(S)强.以NH;和NO;(比例1:12为氮源时,pH值变化出现双相现象.第一相,根际pH值下降,敏感品种S下降幅度比耐性品种B,H大,下降相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二相,pH上升,B和H上升速率最快,S最慢.在明显出现第二相后更换新鲜培养液,pH变化形式发生改变.耐性品种H}pH下降相不明显或消失,直接出现上升相,而敏感品种S的pH变化却仍为先下降后回升的状况.说明大麦品种间调节根际pH值的能力差异反映了品种耐铝性的差异,耐性品种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升高根际pH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