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超高灵敏度荧光显微镜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在原有数字化高灵敏度荧光显微镜的基础上研制的超高灵敏度荧光显微镜,对荧光实现10^6数量级的增益,可获得细胞的光子灵敏显微图像,并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实现极微弱荧光图像的定位显示,采用具有视频速率的图像采集系统,可用于研究某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过程。将该显微镜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细胞凋亡的研究,观察到As2O3诱导MGC-803细胞调亡中CaT^2+浓度升高,预示着Ca62+可能是由  相似文献   

2.
小样本光子图像的统计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瑜  俞信  王苏生  李勤 《光学学报》2000,20(12):641-1646
讨论了一种对小样本光子图像的统计处理方法。在超微弱发光的研究中(例如细胞的超微弱荧光),由于发光强度极弱,需要用像增强器对超微弱发光图像进行增强得到可视图像,超微弱发光图像不可避免地受到像增强系统暗噪声及背景噪声的影响,使光子图像湮没在噪声中。为从原始图像中检验出信号,根据信号光子和噪声光子的不同统计分布,运用信号检测与的方法判断光子是否属于信号光子,并得到一简明的判据,由此判据剔除图像中的噪声光子,得到信噪比改善的光子图像。并用此方法处理了人掌的超微弱发光光子图像。  相似文献   

3.
光子图像统计处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马瑜  俞信 《光学学报》2002,22(4):22-426
讨论了一种对有限光子图像累加的统计处理方法。在超微弱发光的研究中(例如细胞的超微弱光),由于发光强度较弱,需要用像增强器对超微弱发光图像进行增强得到可视光子图像,超微弱发光的光子图像不可避免地受到像增强系统暗噪声及背景噪声的影响,使光子图像湮没在噪声中。为从原始图像中检验出信号,常将采集到的有限光子图像进行累加以增加样本数,根据信号光子和噪声光子的不同统计分布,运用似然比检验方法得到有效判断累加图像中某像素是否含有信号光子,由此剔除图像中的噪声光子,得到信噪比改善的光子图像。  相似文献   

4.
微光像增强器是微光成像技术中的核心部件,微光像增强器的信噪比是像增强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可以定量表征像增强器在探测弱辐射图像时的性能,可综合反映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对探测图像特性的影响。介绍了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的测量原理和装置,测量装置采用精确的微孔光阑、可变光阑及共轭对称透镜系统,实现直径为0.2 mm的特定光斑投射在像增强器光阴极面上。采用光子计数技术,通过研究小探测面(探测直径小于4 mm)微弱光照度标定方法,解决了针孔微弱光照度的准确标定与直径为0.2 mm信噪比光源照度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5.
 像增强器作为微光探测器件,在天文目标观测、空间目标捕获、跟踪和瞄准以及生物荧光光谱探测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重点讨论了在微弱亮度的空间点目标探测应用中,像增强器的光生背景噪声对目标质心探测的影响。实验和分析表明,像增强器的光生背景噪声是由目标信号寄生而来的,并且呈现散粒噪声特性,无法采取屏蔽环境背景杂光、阈值去背景等方法来消除光生背景噪声,对目标信号质心探测的影响很大。提出一种减小这种影响的质心计算方法,实验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在研制用于对厚的生物样品进行光学断层成像的共焦扫描荧光显微镜时,由于成像信号十分微弱及存在很强的多次散射作用,因此杂散光的抑制非常重要,而信噪比、信号背景比就成为决定能否获得高对比度、高分率图像的关键。运用光学信息量的概念,在已有的光学成像系统信息量计算、共焦扫描荧光显微镜信噪比及传递函数计算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共焦扫描荧光显微镜信息量与信噪比等之间的定量关系。该关系表明,为了充分利用共焦扫描荧光显微镜的成像性能,必须选择适当的探测小孔。所得的结果对于共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研制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微光像增强器图像传递信噪比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斌  刘秉琦  满波 《应用光学》2004,25(5):60-61
图像传递信噪比是微光像增强器的重要特性参数.能够全面定量地表征像增强器在探测弱辐射图像时的综合性能,对于确定像增强器的图像探测灵敏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其测试原理.采用高灵敏度低噪声CCD器件作为像管输出图像的探测接收器.并引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利用设计的测试系统实现了典型目标图像传递信噪比的自动测试.多次实验结果表明.陔测试系统具有测试过程自动快速及测试数据准确稳定的优点.相同测试条件下的不确定度优于±3%。  相似文献   

8.
“禁戒光”近场光学显微镜原理与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术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辨率超过衍射极限的新型光学显微镜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外最近出现的“禁戒光”近场光学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透射式SNOM中部分光沿着光轴向前传播;部分光沿着大于全内反射临界角的方向传播。前者称为允许光;后者称为禁戒光。应用“禁戒光”近场光学显微镜可同时获得三幅图像,即允许光像、禁戒光像和反映样品表面形貌的剪切力图像。禁戒光图像能够提供很好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马瑜  俞信  王苏生  李勤 《光学学报》2001,21(10):194-1198
在超微弱发光的研究中(例如生物发光),由于发光强度极弱,由像增强器得到的光子图像由于样本(光子)数量太少和受系统暗噪声的影响使其信噪比极低,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的光子图像相关积分方法和基于相关处理的光子图像处理方法,用累积光子来提高图像信噪比并得到相应灰度图像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同时展示了光子图像和传统灰度图像的信噪比关系,是进行微弱生物发光信号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像增强型CCD、氩离子激光器和氙灯等建立了一套快速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并初步应用于活细胞研究。实时观测和拍摄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裂过程中细胞内钙敏感荧光探针Fluo-3标记的钙离子浓度分布快速变化的图像,并选取动态图像中四个典型的点给出荧光强度灰度值的变化曲线。该系统可用于高灵敏实时记录活细胞内基于荧光显微成像的快速变化过程,为活细胞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观察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利用显微镜进行细胞观察和实验,一般的做法都是将细胞做成切片,细胞难免会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实验及观察结果。为了使细胞研究更为准确,便于临床应用,开发、研制活细胞的观察工具是必由之路。以高灵敏度荧光显微镜为基础,合理设计了一种新型暗场照明器。这种新型暗场照明器的工作距离可达300mm,完全可以满足为活细胞滴加试剂的需要,已采得经过荧光染色的活细胞图像。这一设计解决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为活细胞的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智  张家森  杨景  龚旗煌 《物理学报》2007,56(6):3630-3635
结合飞秒光脉冲和近场光学显微镜,成功实现了飞秒时间分辨近场光学系统.系统通过高频声光调制和差频锁相探测,极大提高了信噪比并消除了抽运、探测光本底信号,从而在收集模式下测得了飞秒时间分辨的透射光微弱信号变化.同时获得了80nm的空间分辨和小于200fs的时间分辨测量.利用该实验系统,研究了金纳米结构的热电子弛豫动力学过程,观察到不同位置间热电子弛豫动力学的差异. 关键词: 飞秒近场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飞秒光脉冲 金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3.
显微光子计数成像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苏生 《光学学报》2000,20(8):072-1076
光子计数成像系统可以探测生物超微弱发光,但是只能探测生物的宏观图像,若要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必须有显微光子计数成像系统。二者的区别类于显微光子计数成像系统是噪声受限系统。本文报道的显微光子计数成像系统,采用^14C同位素光源来监测系统的状态,保证实现极限探测。该系统可以用来研究痕量生物分子的分布和功能,显示钙离子在细胞内外的分布,活性氧、基因表达的监测等。由单光子到单分子、组织学图像到功能图像的  相似文献   

14.
用光电倍增管测量微光像增强器噪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伟  汪岳峰  董伟 《应用光学》2002,23(3):26-27,25
在微光像增强器成像中,迭加在图像上的时空域噪声,不仅限制系统的可工作最低照度,而且使显示图像有随机蠕动颗粒闪烁的外观。随着低噪声、高增益的光电倍增管的出现,比较精确地测量微弱光信号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光电倍增管来测试像增强器信噪比的方法。实验中发现,这种方法能比较准确并直观地反映像增强器噪声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可用于微弱红外图像探测的光学参量变频与增强技术,进行了仿真与实验探索.针对高增益光参量放大器(OPA)过程中的参量荧光背景噪声,提出了基于外接圆模型的空间滤波技术,通过仿真优化设计,利用空域、频域滤波与像传递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将参量荧光背景的抑制比例超过70%,其增强后的成像质量较之前有明显改善,峰值信噪比提升22%.基于10 Hz,355 nm的大能量皮秒紫外抽运激光,实现了红外波段到可见光波段的参量频率上转换,得到了超过1.3×108(82 d B)的光学图像增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增益OPA作为光学预放大级之后,常规非制冷电荷耦合器件可实现微弱红外成像的有效探测,灵敏度可达每像素7.4个光子.该方案有望用于单光子级高灵敏红外成像场合.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棱镜型光热偏转光谱法,给出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导出了由泵浦光引起的探测光的偏向角表达式.并与普通型光热偏转技术作了比较,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棱镜型光热偏转检测方法比普通型光热偏转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7.
图像采集自动生物显微镜系统自动调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贺桥  刘国林 《光学学报》1995,15(8):106-1110
阐述了以CCD为光电探测器件,采用步进电机驱动,集工作台自动扫描、自动调焦和图像的自动采集为一体的显微镜系统自动调焦机理,改进了均方差评价函数,完成了自动调焦,为显微图像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共焦扫描光学显微镜的高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共焦扫描光学显微镜的高分辨率性质,指出共焦扫描显微镜由于采用点探测器,因而视场大大减小,信噪比大大提高,同时每幅图像逐点扫描形成,在光学系统信息能力不变的前提下,系统的空间域通带宽度增加和时域通带宽度减小。因而可成高分辨率的像,特别是其独特的深度分辨率特性使得可以实现光学断层扫描成像。给出了所研制的共焦扫描荧光显微镜所获得光学断层扫描图像  相似文献   

19.
张平  陈德 《应用光学》1994,15(6):32-36
简述共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扫描系统的方案确定和优化设计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使扫描渐晕减少为原来的1%。同时还给出了扫描控制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法以及获得均匀图像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作为一种高分辨光学仪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的非侵入式三维光学成像中。相比共聚焦显微镜,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拥有更深的探测深度。然而,即便如此,在对较厚的生物样品进行非侵入式光学三维成像时,样品的成像质量也往往会随着探测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临床和生物学领域对研究母性遗传起重要作用的小鼠卵母细胞拥有较大的直径(80~100 μm),吸收和散射效应较为明显。本文研究小鼠卵母细胞染色体的三维双光子荧光图像随探测深度增加图像质量的衰减程度。通过对所得图像进行轴向衰减矫正,利用体积作为参数,将矫正前后小鼠卵母细胞内染色体三维双光子荧光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吸收和散射效应,卵母细胞存在较严重的光学轴向衰减问题,因此,对用双光子荧光三维成像手段获得的小鼠卵母细胞图像进行衰减矫正是有必要的。这为进一步精确定量的研究卵母细胞内染色体的三维构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