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安替比林基氯代苯基甲烷与钒(Ⅴ)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邻氯苯基甲烷(DAoCM),二安替比林-间氯苯基甲烷(DAmCM),二安替比林-2,4-二氯苯基甲烷(DADCM)三个新试剂。研究了它们与钒(Ⅴ)的显色反应,得到了一些取代基位置对试剂性能影响的规律。建立了三个光度法测定微量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含偶氮基的聚苯乙烯预聚物(PS ACPC)作为引发剂,合成了苯乙烯(St)分别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β 羟丙酯)(HPMA)的嵌段共聚物,考察了PS ACPC引发第二单体的聚合反应行为,以及影响第二单体转化率和均聚物含量、共聚物组成的因素.用溶解性、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动态接触角(DCA)等表征了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3.
曹秋娥  梁云华 《分析化学》1995,23(5):525-528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4-羟基苯基甲烷(DApHM),研究了它与铬(Ⅵ)的显色的反应,建立了两个测定铬(Ⅵ)的新体系,在Mn(Ⅲ)和磷酸存在下,DApHM与Cr(Ⅵ)反应生成检红色产物,λmax 为435nm.CTMAB和Tween-80对该体系有明显增敏效果,其中CTMAB-DApHM-Cr(Ⅵ)体系ε为1.0×10^6;Tween-80-DApHM-Cr(Ⅵ)体系ε为6.9×1-^5,Cr(Ⅵ)  相似文献   

4.
甲基、磺酸基取代的9,9'-双吖啶衍生物的化学发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惠生  陈国南  黄金陵 《分析化学》1999,27(10):1146-1150
研究了10,10’-二甲基-9,9-双吖啶(DMBA),2,2‘-二磺酸基-9,9-双吖啶二硝酸盐(DSBADN),10,10’-二甲基-2,2‘-二磺酸基-9,9’-双吖啶(DMDSBA),及10,10‘-二甲基-9,9’-双吖啶二硝酸盐9DMBADN,谷称光泽精)等4种9、9‘-双吖啶衍生物的化学发性质,发现10,10’-二 磺酸基-9,9‘-双吖啶的化学发光强度是光泽精的22倍,是迄今为止发  相似文献   

5.
以聚碳酸1,6-已二醇酯(PC)、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合成线型聚碳酸酯改性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CZE).对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力学性能、耐水解性能和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PC二醇含量的增加,弹性体的贮能模量下降,Tg则向高温方向(从-7.8℃到+2.6℃)移动。水解后的强度保持率从85.4%提高到99,7%和117%,熔体的表现粘度降低,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季胺盐型表面活性剂与镉试剂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冯泳兰 《分析化学》1998,26(10):1209-1213
在三乙醇胺存在下,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别与1-(4-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形成离子缔合物显色,吸收光谱红移,离子缔合物;NP-PAPT与DDMBAB来1:2与CTMAB,CPB均为1:3;测定了显色体系的CTMAB,DDMBAM,CPB的临界胶束浓度,符合比尔定律的范围,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δmax,探讨了微量CTMA  相似文献   

7.
李强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4,22(4):393-395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DADM)。在Mn(Ⅱ)和吐温-60存在下,Cr(Ⅵ)与DADM反应生成生色化合物,λmax为550nm,ε为1.03×^5L.mol^-^1.cm^-^1。Cr(Ⅵ)量在0-10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用于天然水和电镀废液中微量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颉东旭  任礼勤  李树本 《色谱》1998,16(4):327-330
合成了N-乙酰-1,6-二氨基己烷(N-acetyl-1,6-diaminohexane,NADAH)并偶联到甘油氧丙基硅胶上用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用液相色谱法研究了NADAH及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examethylenebisacetamied,HMBA)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NADAH对肿瘤细胞的成分无离子交换及亲和效应,而对一些膜蛋白提取物和DNA有强的疏水作用。因此,NADAH和HMBA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与它们对蛋白质和DNA的疏水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环糊精与抗癌药物HMBA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β-,γ-CD与抗癌药HMBA相互作用的NMR研究表明HMBA分子大小与α-CD内腔尺寸最为匹配,相互作用力最强。13C-NMR研究表明α-CD与HMBA形成了包结物,而且两者之间还有氢键存在。HMBA上的α-C,在与α-CD作用后产生的较大低场位移,说明在HMBA·α-CD体系中包结作用较强,使HMBA上α-C化学位移变化大。而HMBA上的-C=O,在与α-,β-CD作用后产生高场位移,位移程度HM-BA.β-CD>HMBA.α-CD,则氢键作用在HMBA.β-CD体系中较强些。  相似文献   

10.
二安替比林对异丙氧基苯基甲烷与钒(Ⅴ)显色反应及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成了新试剂二安替比林对异丙氧基苯基甲烷(DAPIM),研究了它和钒(Ⅴ)的显色反应及机理。在磷酸介质中,Mn(Ⅱ)和叶温-80存在下,V(Ⅴ)氧化DAPIM生成黄色产物,λmax=450nm,ε=4.71×10^6·L·mol^-1·cm^-1,钒(Ⅴ)的含量在0-12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废渣和生物样吕中钒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1.
西佛碱型液晶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及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进行缩聚,得到晶液聚氨酯BHBAP-HDI,BHBAP-TDI及HBHAP-MDI,其液晶性质用DSC,X-光射线衍射及热台偏光显微镜进行了表征。BHBAP-HDI,BHBAP-TDI分别在200 ̄231℃,167 ̄211℃区域显示液晶行为,而BHBAP-MDI的熔融温度则高于280℃。并且利用DSC对B  相似文献   

12.
二安替比林邻溴苯基甲烷与锰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新试剂二安替比林邻溴苯基甲烷(DAOBM),研究了它和Mn(Ⅶ)的显色反应条件.在磷酸介质中,Mn(Ⅱ)存在下,DAOBM和Mn(Ⅶ)生成橙色产物,λmax为480nm,ε为9.66×105L·mol-1·cm-1,锰含量在0.1-1.2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食品中痕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合成和鉴定了二安替比林基-(3-羟基)苯基甲烷(DAmHM),研究了它与V(v)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在Mn(Ⅱ)和吐温-40存在下,DAmHM与V(V)生成橙黄色化合物,λ_(max)=480nm,ε=1.03×10 ̄6L·mol ̄(-1)·cm ̄(-1),V(v)量在0.2~1.2u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体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二安替比林基—(3—羟基)苯基甲烷光度法测定痕量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和鉴定了二安替比林基-(3-羟基)苯基甲烷(DAmHM),研究了它与V(V)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在Mn(Ⅱ)和吐温-40存在下,DAmHM与V(V)生成橙黄色化合物,λmax=480nm,ε1.03×10^6L·mol^-1·cm^-1,V(V)量在0.21.2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体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PC/ABS及PC/ABS/PE-g-MAH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聚碳酸酯与ABS(PC/ABS)及PC/ABS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PC/ABS/PE-g-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开裂性能。用DSC和SEM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ABS的加入能提高PC的冲击强度,ABS的含量及品种影响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ABS能提高PC的耐溶剂应力开裂性能。PC/ABS/PE-g-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容性优于PC/ABS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甲基丙烯酸镉的共聚合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一种单体甲基丙烯酸镉(Cd(MA)2),并将Cd(MA)2/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进行三元共聚,制备得到含Cd2+的透明光学树脂,绘制了共聚体系的单体溶解性相图和聚合物透明相图.对聚合物的光学性能研究表明,固定MA的含量,随着单体中Cd(MA)2比例的增加,聚合物树脂的nD值线性降低而vD值线性增加.根据测定的聚合物nD值可以计算出组份的折光指数nD(PCd(MA)2)=15788、nD(PMA)=14992.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铜(Ⅱ)与苯基羧酸根[PCA-=苯甲酸根(Bz-),2-苯乙酸根(PAc-),3-苯丙酸根(PPr-),4-苯丁酸根[PBu-)]和2,2′-联吡啶衍生物(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酮dpk、2,2′-联吡啶甲烷dpm)三大系列12种新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差热分析等实验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确定该系列配合物化学组成为Cu(PCA)2(dpa)、Cu(PCA)2(dpm)、Cu(PCA)2(dpk)·nH2O(n=2-4)。它们具有相似的组成和配位方式。它们的可能结构为:二个PCA-与Cu(Ⅱ)单齿配位,一个dpx与Cu(Ⅱ)N,N二齿螯合配位。dpk的羰基在金属离子Cu2+的存在下发生水化作用成dpk·H2O。用1HNMR法研究了Cu(Bz)2(dpx)·nH2O和Cu(PAc)2(dpx)·nH2O二个体系其分子内或分子间可能存在的非共价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动态光散射、粘度和透光率测定,研究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P(AM-AA)]/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M-DMDAAC)]聚电解质复合溶液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AM-AA)与P(AM-DMDAAC)复合比、溶液浓度和氯化钠用量影响溶液中复合物的构象和流体力学半径。P(AM-AA)与P(AM-DMDAAC)分子链间适度的库仑相互作用,可形成均相P(AM-AA)/P(A  相似文献   

19.
苯酚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新型PdCl2-Co(Pyca)2催化体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研究了新型的Pd-Co催化体系催化氧化碳化苯酚合成碳酸二苯酯。当n(PdCl2):n「Co(Ⅱ)」:n(四丁基化铵):n(苯醌)=1:1:10:25,T=120,P=2.5MPa(Pco/Po2=4:1),反应时间8h,PdCl2-Co(Pyca)2比PdCl2-Co(OAc)2的催化活性高。当使用PdCl2-Co(Pyca)2催化剂时,DPC的产率为6.03%。最佳的反应温度是120℃,DPC的产率随着体系的总压增加而增大,当压力升到3.5MPa时,DPC产率为8.53%。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压力对五种六氟二酐(6FDA)型聚酰亚胺膜对H_2、CO_2、O_2、N_2和CH_4五种气体透过性能的影响.在30-100℃区间,五种聚酰亚胺的透气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均符合Arrhenius关系式;在0.3-1.2MPa区间,压力对透气系数的影响很小.6FDA-4,4'-二氨基二苯酮(DABP)和6FDA-3,3'-二甲基二苯甲烷二胺(DMMDA)在100℃仍然具有较大的透气选择系数,是比较好的气体分离膜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