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为考察小分子配基与不同核酸结构的结合机理,发展新的核酸探针分子,合成了一种新型一次甲基不对称菁染料(MTP).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研究结果表明,MTP可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如c-myc和22AGK+)较强地结合,并引起130~180倍的荧光增强;其与单/双链DNA作用较弱,导致40~60倍荧光增强;而与反平行G-四链体DNA(如TBA和22AGNa+)的作用最弱,只引起15~25倍荧光增强;以上结果表明MTP可作为荧光探针分子用于区别不同结构的核酸分子.结合机理研究表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优先通过沟槽结合模式结合1分子MTP,再通过末端堆积模式结合另1分子MTP.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等方法研究了硫酸奎宁(QN)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影响其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探讨了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DNA存在时,QN的荧光被显著猝灭,吸收光谱出现减色现象。荧光偏振和阴离子猝灭等实验证实QN通过嵌插方式与ctDNA作用。测得QN与DNA的本征键合常数为1.51(±0.13)×104 L/mol,结合位点数为0.997,一分子的QN可以和大约1个碱基对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核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结果发现,在温度为293 K和310 K时核黄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4.879×105L.mol-1和1.880×105L.mol-1,结合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了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核黄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过程属于动态猝灭机制,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核黄素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2,17-二(磺酸钠基)-5,10,15-三(五氟苯基)咔咯(1)及其镓配合物(1-Ga)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和1-Ga通过外部结合的方式与ct-DNA相互作用, 且结合能力1-Ga比1大。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显示1和1-Ga均具较好的光核酸酶活性, 1-Ga光断裂DNA效果比1好, 其光断裂机理与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儿茶素与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酸度(pH=7.4)条件下儿茶素与DNA的作用方式.通过研究DNA与儿茶素相互作用的荧光和紫外光谱,并结合溴化乙锭荧光探针、Ⅰ ̄离子效应、DNA熔点效应及盐效应等实验,探讨儿茶素与DNA的作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儿茶素与DNA主要以嵌插方式发生结合.根据DNA对儿茶素荧光的猝灭,计算出儿茶素与DNA的结合常数为9.44×10-4L·mol-1,结合位点数为1.18.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2,17-二(磺酸钠基)-5,10,15-三(五氟苯基)咔咯(1)及其镓配合物(1-Ga)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和1-Ga通过外部结合的方式与ct-DNA相互作用,且结合能力1-Ga比1大。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显示1和1-Ga均具较好的光核酸酶活性,1-Ga光断裂DNA效果比1好,其光断裂机理与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荧光法研究丝裂霉素C与DNA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琼  鄢远  黄坚锋 《化学学报》1999,57(2):171-175
以溴化乙锭(ethidiumbromide,EB)为荧光探针,研究了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机制。对荧光光谱、偏振荧光、Scatchard图、DNA热变性曲线等研究的结果表明,经Na2S2O4还原活化后的MMC能与DNA发生作用,并且存在沟槽和部分嵌入两种结合方式。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前人提出的MMC与DNA之间发生交联反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法研究了溴化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TBBPA对B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TBBPA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及室温的循环伏安曲线,证实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说明TBBPA与BSA仅有1个结合位点。由ΔH0和ΔS0分别为-33.06 kJ/mol和-64.73 J/(mol.K),推断范德华力或氢键在二者结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并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光谱研究了TBBPA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TBBPA分子的引入改变了BSA疏水腔内疏水微环境,从而导致BSA的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还原型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方式及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NADH与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理属于静态猝灭;NADH与HSA在温度283K和310K时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972×104 L.mol-1、0.9657和1.468×104 L.mol-1、0.9105,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同步荧光光谱表明NADH使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亲水性增强;分子模型研究表明,二者通过疏水力、静电力和氢键共同作用结合。  相似文献   

10.
蒋玲玲  胡建火  陈芳  蔡苹  何治柯 《分析化学》2007,35(7):1051-1054
以核酸分子“光开关”Ru(phen)2dppx2 为探针,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物道诺霉素(daunomycin,DNM)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DNM是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Scatchard方程的研究表明,Ru(phen)2dppx2 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比为1∶4~1∶5;表观结合常数为2.58×107L/mol。DNM加入后,表观结合常数大大降低,这也表明道诺霉素主要是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作为研究核酸分子的荧光探针,与溴化乙锭相比,Ru(phen)2dppx2 具有灵敏度高、毒性低、稳定性好、选择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胆酸和脱氧胆酸分子的远红外与THz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酸和脱氧胆酸是胆汁酸中的主要成分, 是人体中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两种分子只相差一个羟基, 在远红外和太赫兹波段有不同的吸收光谱. 胆酸分子的太赫兹(THz)吸收光谱有1.26 THz(42 cm-1)和2.02 THz(67 cm-1)两个吸收峰, 脱氧胆酸分子的THz吸收光谱有1.13, 1.26, 1.69和2.17 THz(即38, 42, 56, 72 cm-1)等几个吸收峰. 两个分子的THz吸收光谱都包含有1.26 THz(42 cm-1) 峰, 反映出二者结构的相似性. 它们的远红外光谱都有部分频率相近的谱带, 但对比之下可以观察到峰位位移和相对峰强的改变. 指认了两种物质的某些可能与羧基振动有关的特征吸收峰. 为找出THz光谱隐含的信息, 利用Omnic程序采用二阶导数方法来处理THz光谱数据, 观察到多个子峰, 说明分子结构中可能存在更复杂的氢键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 远红外和THz吸收光谱是研究生物分子及鉴别生物分子结构的很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PMR技术,研究了由粉状白钨酸制得的偏钨酸钾、钠、铵以及有机铵([C_2H_5-NH_3]~ 、[(C_2H_5)_2NH_2]~ 的阴离子结构;通过测定分子中不可交换氢的数目和氢峰的化学位移,肯定了它们都具有Keggin结构,并讨论了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12种2-芳基硫杂脯氨酸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测定,对其中两个化合物作了质谱测定。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固态时主要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有较强的分子离子峰,是一类较稳定的化合物。它们还存在一对非对映异构体,芳环上的取代基对芳环电子云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对四氢噻唑环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碘与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反应产物的紫外光谱性质。发现,在酸性介质中司帕沙星极易被亚硝酸氧化,其氧化产物被碘取代后可产生强的紫外吸收光谱,其紫外吸收较司帕沙星强67倍,据此建立了衍生化增敏紫外光谱测定司帕沙星的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片剂中司帕沙星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六聚钨酸与十聚钨酸在溶液中的相互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六聚钨酸和十聚钨酸在溶液中的相互转化过程,鉴定了相互转化的产物,测定了转化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还考察了酸度、温度及水对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草酸、柠檬酸可分别与三辛胺(TOA)生成稳定的缔合物,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表明缔合比为1∶1。以此缔合物为活性物质制作的PVC膜电极,测定溶液中的草酸盐、柠檬酸盐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4~1.0×10-1mol.L-1和1.0×10-5~1.0×10-2mol.L-1。该电极用于简单模拟体系中草酸和柠檬酸浓度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吡哌酸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发现吡哌酸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吡哌酸的紫外吸收光谱和BSA的荧光光谱有一定程度的重叠,由此可得出其作用距离和结合过程的基本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The binding equilibrium between phosphotungstic acid (H7[P(W2O7)6] · XH2O;PTA)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or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has been studied by UV-Vi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ies and equilibrium dialysis.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UV absorption enhanced and the fluorescence quenched as the PTA binding to HSA or BSA at physiological pH 7.43(?.02). The Scatchar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exists a strong binding site of PTA in both HSA and BSA, and the successiv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se two systems are obtained by nonlinear least-squares methods fitting Bjerrum formula.  相似文献   

19.
阿魏酸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油脂抗氧化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和从头算HF两种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阿魏酸分子的几何结构进行全优化,得到其几何结构参数,进一步计算得到阿魏酸的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计算结果表明,采用B3LYP和HF 2种方法优化得到的几何结构及频率值是一致的,对在B3LYP方法下计算得到的红外和拉曼振动频率进行合理的理论归属并与SDBS数据库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得到的红外和拉曼振动频率与实验测定结果符合较好.阿魏酸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的研究,为研究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硬脂酸Langmuir Blodgett膜的FTI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测得3—11层硬脂酸LB膜的FTIR-T光谱与测得的1—11层LB膜FTIR-ATR光谱对照表明, 透射技术简便易行, 两种技术研究LB脂结构, 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于复杂体系LB膜, 两种方法对应的谱带强度比是获得分子片断取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