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微量组分在固体物质中的分布,结构和价态对分析化学工作者来说是很感兴趣的,但却缺少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利用电子顺磁共振(FPR)技术,通过研究Mn~(+2)在碳酸钙中的分布,顺利地找到痕量杂质在固体中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电子顺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应用1996-10-28收稿,1997-03-18修回向智敏男,40岁,博士。*联系人向智敏徐端钧徐元植*(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电子顺磁共振(EPR)是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中,检测含有未偶电子的顺磁物质(如自由...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阿富汗青金石矿石、敦煌石窟青金石颜料、合成群青的呈色机理。实验表明三者均有g=2.029峰,前两者多一个g=2.047峰,400℃时,g=2.047峰变平,600℃时消失。g=2.029峰随温度升高而增强,800℃时增强放慢,颜色也随温度变深。在M0O3/SiO2和M0O3/Al2O3表面上,S2^-的EPR有g1=2.047,g2=2.208,g3=1.998三个分量。因此,群青、青金石和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样品自由基浓度、g因子和线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页岩干酪根及其制备的热解产物沥青、焦油和半焦的自由基浓度为2.29×1014-9.16×1014。当热解温度低于380℃时,主要发生干酪根的热解聚,当热解温度超过380℃,主要为中间产物热沥青的分解阶段,表现为热沥青的自由基浓度Ng和g因子值高于半焦。对EPR谱图线宽分析可知,当温度高于380℃时,焦油的线宽明显大于半焦和热沥青,说明液体内部自由基中自旋粒子间以及自旋粒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要比固体剧烈的多。温度低于380℃时,半焦和热沥青由于热解反应的进行,自由基自旋粒子之间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增强,线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高于380℃时,半焦和热沥青的EPR曲线线宽降低,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自由基自旋粒子的相互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阐述有关电子顺磁共振法的基本原理。文内介绍作者实驗室内利用电子順磁共振法研究順磁粒子(如芳香族负离子基团及离子化輻射对聚合体作用时所生成的基团)結构所得的結果。也列举了在固相内某些基团的转变方向及速度的定量研究結果。一、引言。方法的基本原理电子順磁共振現数是1944年E.K.扎沃伊斯基发现的,此现象是:处于彼此相互垂直的恒定磁場H与高频埸中的顺磁粒子吸收高频場的能量遵守下列公式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报道了对C_6H_6+AlCl_3+CHCl_3,C_6H_6+AlCl_3+CCl_4,C_6H_6+AlCl_3+CDCl_3,C_6H_6+AlCl_3+CBr_4等体系的ESR研究结果。发现上述四种反应体系具有共同的自由基中间体。借助于计算机解谱得到它的超精细偶合常数分别是:6个完金等性的氢(I=1/2),a_H=2.10G;2个完全等性的铝(I=2/5),a_(Al)=0.45G。推测其可能的结构为:Cl_3Al←C_6H_6→AlCl_3。本文还对C_6H_6+AlCl_3+CHCl_3和C_6H_6+AlCl_3+CCl_4两体系的相对电导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和反应温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作了测定。发现电导率曲线和反应温度曲线变化是同步的。当反应停止后,电导率维持一定值。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该反应可能遵从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报导了还原前后聚苯胺的电导率和电子顺磁共振强度随温度的变化。从logσ对1/T图得到了还原后的聚苯胺的能量间隙为0.252eV,它的不成对电子密度约为1.84×10~(23)m~(-3),或1.06×10~(20)kg~(-1),它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式为σt=σ20-9.17×10~(-4)(20-t)Scm~(-1)。还原前的聚苯胺的电导率在20℃以上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20℃以下,其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它的不成对电子密度约为2.55×10~(27)m~(-3),或1.47×10~(24)kg~(-1)。两种聚苯胺的电子顺磁共振的强度和峰值-峰值之间的宽度△Hp-p都随温度而变化。还原前的聚苯胺的磁化率在不同温度下均为零。 相似文献
13.
带固定内标的电子顺磁共振定量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旋浓度是最重要又是最难精确测量的EPR波谱数据之一,常用比较法测量。经典的比较技术要求未知样品和标准样品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记谱,这实际上很难做到,特别是当更换样品时,常因样品介电损耗的差别带来仪器灵敏度很大变化。一些作者采用固定内标作为仪器灵敏度变化的指示,以消除仪器因素带来的误差,但仅适用于固定内标与未知或标准样品信号不重叠的场合。本文详细地讨论这种定量方法,并进行若干改进,提出了一套固定内标系列和工作标准系列,并配以相应的实验程序,可以满足各种样品测量的需要。实验表明:这种定量方法有较好的再现性和准确度。文中还引进等效自旋数的概念,并建议用为比较不同类型样品信号强度的统一单位,同时列出由等效自旋浓度计算顺磁离子重量百分数的公式。最后提出相对饱和特性参数Sx的定义并用 相似文献
14.
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移动电子设备到新能源汽车再到电网储能,电池应用于多个领域且目前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难以被取代。电池技术的向前发展要求我们对其电化学反应机理有完整的认识,这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研究人员的交叉碰撞。磁共振波谱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前者适合于研究Li、Na、P、O等电池材料中常见的轻元素,后者适合于研究Co、Mn、Fe、V等电池材料中常见的过渡金属。加上它们具有对样品无损、对结晶度无要求、能够定量分析等优点,NMR和EPR在过去三十年的电池研究中不断进步,日益成为电池表征的重要角色。本文从磁共振方法的角度出发,首先概述了固体NMR和EPR中的主要相互作用及其哈密顿表达形式,接着概述了固体NMR和EPR常用的重要方法及其在金属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应用。本文有助于让我们直观地了解磁共振技术本身在金属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并有望为解决利用固体NMR和EPR进行电池研究的过程遇到的困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16.
电子顺磁共振现场研究多孔电极表面自由基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套ESR-EC联合现场测试多孔电极表面顺磁粒子的方法, 并对多孔碳电极上吸附的醌化合物在电极上还原时的自由基中间产物的ESR进行了研究。首次获得了固体电极表面自由基有hfs的高分辨ESR信号。研究结果表明,醌在RB碳电极表面有多种行为各异的吸附态。在测量电位范围内, 观察到了四种吸附醌化合物是通过自由基过程还原的。其中两种通过可旋转单键吸附到碳电极表面, 给出有hfs的ESR谱; 另两种表现为各向异性ESR信号,可能是通过多个位置吸附在碳表面。 相似文献
17.
18.
19.
〕研究了实验条件对气相色谱-裂解气相色谱联用的定性参数的影响,由于组分的各裂解产物的相对保留值在多数实验条件改变时重现性良好,可作为实际定性的主要依据,而裂解产物的相对峰面积可作为定性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