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均匀设计法对深山草莓花瓣诱导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主要因子和水平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深山草莓花瓣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LS+TDZ 2.06 mg.L-1+2,4-D 0.60 mg.L-1,诱导率为98%;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适宜培养基为1/2 LS+TDZ 2.30 mg.L-1+NAA 0.10 mg.L-1+KT1.30 mg.L-1,分化率为96.3%.炼苗移栽后观察植株的形态、花、果及生长等特征,以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株系.  相似文献   

2.
以始兴石斛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NAA、6-BA、IBA、蔗糖以及活性炭(AC)等对种子无菌萌发及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种子萌发的培养基是MS+6-BA1.5mg.L-1+NAA 0.6mg.L-1+AC0.1%,萌发率可达100%;适合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0.8mg.L-1+NAA0.3mg.L-1+蔗糖4.5%,增殖系数为7.75倍;适合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2.5mg.L-1+NAA0.5mg.L-1+AC0.03%,分化率为92%;适合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IBA0.5mg.L-1+AC0.05%,生根率为95.3%;以苔藓和树皮作为基质,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温泉瓶尔小草新生幼叶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宜的离体培养和种质试管保存各阶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M+ZT0.50 mg·L-1+2,4-D1.90 mg·L-1,诱导率为96.5%;芽苗分化的培养基为WPM+ZT1.70 mg·L-1+NAA0.10 mg·L-1,分化率为99.0%;生根培养基为1/4MS+IAA0.05 mg·L-1+IBA0.03 mg·L-1,生根率达97.8%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为WPM+KT1.10 mg·L-1+根皮苷3.20 mg·L-1,通过24个月的保存,芽苗生长率仅在6.5%以下.试验结果证明,成功建立了温泉瓶尔小草离体培养体系,常温条件下利用延缓生长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温泉瓶尔小草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的快速繁殖和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蝴蝶兰的花梗、幼叶、茎尖和根尖为外植体,对影响原球茎发生、增殖、分化、炼苗和规模化栽培等外部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幼叶与茎尖是蝴蝶兰原球茎诱导的较佳外植体;1/2 MS+3 mg/L 6 BA+10%椰子汁+3%蔗糖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理想培养基;1/2 MS+0.1mg/L NAA+2%蔗糖+15%椰子汁是原球茎分化的适宜培养基;活性炭可促进生根壮苗.  相似文献   

5.
以天目铁木嫩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基部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嫩茎尖基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DR+TDZ 2.30 mg·L-1+2,4-D 0.55 mg·L-1,诱导率为93.5%;愈伤组织芽苗再分化培养基为1/2DR+TDZ 3.30 mg·L-1+KT 0.70 mg·L-1,分化率达99.8%以上. 成功建立了天目铁木嫩茎尖离体诱导愈伤组织和芽苗再分化体系,且再生芽苗与野生植株染色体数目相同.  相似文献   

6.
新疆紫草外植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vle) Johnston]嫩芽和幼叶切段在含有不同激素组合的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了愈伤组织,其中在MSB+0.4mg/L NAA+0.2mg/L 2.4—D+1.0mg/L KT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达82.2%.这些愈伤组织经过继代,生长很快。转入分化培养基后,愈伤组织表面产生了很多不定芽和少量胚状体。不定芽经扶壮,诱导生根,生长成完整植株并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7.
以建兰品种小桃红根状茎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状茎增殖、分化和生根的影响,以及根状茎的增殖对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状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 0.5mg·L-1+蔗糖30g·L-1,根状茎生长速度为7.33;根状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NAA 0.6mg·L-1+TDZ 1.0mg·L-1+蔗糖30g·L-1,分化率为93.10%;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1.0mg·L-1+蔗糖30g·L-1+AC 0.05%,生根率为96.3%。根状茎增殖的生长量变化呈S型曲线,与细胞培养不同,各时期界限并不是很明显。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和磷酸盐的消耗曲线与根状茎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pH由于根状茎先消耗碱性盐(铵态氮)而下降,后利用硝态氮而上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作为外源因素研究其对培养的植物外植体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籼稻广陆矮4号(Oryza Satira L.Subsp.Indica CV.Guangluai 4)种子.1.1%DMSO预处理:去壳种子经酒精表面消毒后,浸于1%DMSO水溶液中,在25—30℃振荡培养6,12,24小时,并以不经DMSO溶液浸种的种子为对照。2.诱导培养基:N6,加蔗糖3%,2.4-D3mg/l,KT0.5mg/l,pH5.8。分化培养基:MS,加蔗糖3%,NAA0.5mg/l,KT10mg/l,水解乳蛋白500mg/l,pH5.8。培养条件:25±1℃,光照培养。接种9—10天后,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转入分化培养后15天统计分化率。3.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凝胶电泳:按照方国伟等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根据甲磺酸甲酯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生成甲磺酸,建立了离子色谱检测齐多夫定中甲磺酸甲酯的方法体系.样品加水超声溶解,在pH值为10、温度为80℃的条件下水解15min,对水解液直接进样分析.分析条件:采用6.3mmol·L-1 NaHCO3、1.7mmol·L-1 Na2CO3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50 mL·min-1,柱温为40℃.结果表明,甲磺酸甲酯的质量浓度在0.50~10.00 mg·L-1时能完全水解.甲磺酸的质量浓度在0.50~10.00mg·L-1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6,检出限(S/N=3)为0.10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86%.添加浓度水平为5.00,2.00,1.00mg·L-1时,本方法的回收率为92.06%~97.28%.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以山荷叶新生嫩叶为外植体,基于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宜的离体培养和种质试管保存各阶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 BA 1.00 mg·L-1+IBA 0.08 mg·L-1,诱导率为99.7%;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基为MS+6 BA 2.80 mg·L-1+IBA 0.02 mg·L-1+GA30.90 mg·L-1,分化率为99.5%;生根培养基为1/6MS+IAA 0.02 mg·L-1+IBA 0.04 mg·L-1,生根率达99.2%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为1/4MS+6 BA 0.10 mg·L-1+根皮苷2.50 mg·L-1,通过27个月的保存,芽苗生长率仅在7.9%以下.试验结果证明,成功建立了山荷叶离体培养体系,常温条件下利用延缓生长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山荷叶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新疆紫草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on)幼叶、子叶和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幼叶和子叶在MSB+NAA0.4ppm+2.4—D0.2ppm+6—BA0.6ppm的琼脂培养基上脱分化效果好,愈伤组织为白色半透明状;胚轴在LS+NAA0.4ppm+IAA1.5ppm+KT2.0ppm的琼脂培养基上脱分化较合适,愈伤组织为红、白两种颜色,平均脱分化率为68.7%,这些愈伤组织有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形态,扫描电镜观察了紧密型白色愈伤组织的表面结构,可看到愈伤组织表面有许多突起的胚性细胞团,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多数这种愈伤组织能够再分化,形成胚芽。  相似文献   

12.
在pH5.3的BR缓冲体系中,灿烂甲酚蓝与七叶皂苷钠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其最大显色波长位于568nm处,在该波长处,七叶皂苷钠的浓度与溶液的显色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在七叶皂苷钠的浓度0.19~30.0mg·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5,摩尔吸光系数为1.9×104L·mol-1·cm-1,检出限为56.5μg·L-1.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用于片剂中七叶皂苷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多种浓缩果汁中噻菌灵(TBZ)和多前灵(MBC)残留量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SPE-HPLC).浓缩果汁样品与水按一定比例稀释后.经调整pH值(10.0).离心,过滤后,用混合相同相萃取小柱进行提取、净化.最后用配有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的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加入回收率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噻菌灵和多菌灵的检出限均为0.01 mg·L~(-1),回收率分别为75.7%~102.1%和80.2%~105.5%,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6.0%.  相似文献   

14.
报道一种快速测定人体尿液中4'-羟基黄烷酮和6-甲氧基黄烷酮的HPLC方法.采用自制的大蒜新素键合硅胶填充柱(DTSP,4.6 mm i.d.×15 mm,10 μm),以乙腈/1.5%三乙胺-甲酸(65:35,v/v,pH=3.0) 为流动相,流速设定为1.0 mL·minn~(-1),检测波长为 257 nm时,实现了人体尿样品中上述黄烷酮化合物的良好分离.4'-羟基黄烷酮的线性范围为5~100 mg·L~(-1),r=0.992 0;6-甲氧基黄烷酮线性范围为5~100 mg·L~(-1),r=0.999 1,它们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3 ng和1.56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2%~99.26%和98.21%~98.62%,相应的RSD分别小于0.354%和0.605%(n=5).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适用于人体尿液样品中上述黄烷酮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Zeocin、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G418、氯霉素(Cm)、氨苄青霉素(Amp)、卡那霉素(Km)、链霉素(Str)7种基因工程常用抗生素对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limacinum对Zeocin最为敏感,在2.5~4mg.L-1 Zeocin中成活率降至2.10%~2.79%(P<0.01);对两性霉素B、G418、Cm较敏感,在14~20mg.L-1两性霉素B中的成活率降至5%以下(P<0.01),在140mg.L-1G418中的成活率为2.08%(P<0.01),在25.5~68mg.L-1 Cm中成活率为13%左右(P<0.05);对Amp,Km,Str不敏感,50~300mg.L-1的Amp,Km,Str不能抑制其生长,成活率仍在80%以上(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