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 是一种微溶于水的弱碱性磷酸钙盐,由于其具有强吸附性、表面酸碱可调性和强离子交换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发生离子交换)等特殊性质可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本文综述了羟基磷灰石作为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重点综述了羟基磷灰石在氧化反应(醇的氧化、烃的脱氢反应)、还原反应(氢解与加氢)、C-C键的形成反应(Claisen-Schmidt缩合、Michael加成、Knoevenagel缩合、Friedel-Crafts反应、Diels-Alder和adol反应、Heck反应等)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烯烃聚合催化剂和聚合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叙述了传统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茂金属催化睡聚烯烃工业的新发展,并对新一代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作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3.
The Li/MgO catalyst and nanocatalyst were prepared by the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and sol-gel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Li/MgO catalyst and nanocatalyst o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was compared. The catalysts prepared in two way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Brunauer-Emmett-Teller surfac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catalyst was tested at temperature of 973-1073 K with constant total pressure of 101 kPa.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Li/MgO nanocatalyst in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would result in higher conversion of methane, higher selectivity, and higher yield of main products (ethane and ethylene) compared to ordinary catalyst. The results show the improved influence of nanoscale Li/MgO catalyst performance o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相似文献   

4.
在低温低压条件下,采用铜基催化剂和浆态多相催化反应,考察了从合成气一步同时合成甲醇和甲酸甲酯的反应以及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浓度对催化活性和甲酸甲酯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随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增大,甲酸甲酯选择性随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随甲醇钠助催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早在十九世纪初,人们已懂得了“催化”的概念和掌握了许多含金属的催化剂。但长期以来,人们采用的催化体系大多数是异相的。这类催化剂被称为第一代催化剂。近数十年来,人们开始用一些可溶性的金属有机物组成均相催化体系,发展了第二代催化剂。均相催化剂在溶液中形成单一的和具有确定结构的活性中心;理论上所有的金属原子都可以在催化过程中起作用;各个金属原子的立体化学环境可以通过变更配位基人为地加以调整。由于这些原因,均相催化剂具有比异相催化剂效率高、重复性奸、选择性好并可以人为调整的优点。另一方面,异相催化剂一般比均相催化剂对热更稳定一些,有利于在高温下反应。异相  相似文献   

6.
稀土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结构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成基  欧阳均 《催化学报》1989,10(1):107-110
  相似文献   

7.
近年生物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的结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为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水裂解研究提供了理想的蓝图。人工模拟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制备高效和廉价的人工水裂解催化剂、获得电能和(或)氢能被认为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也是广受关注的重大科学前沿。本文对最近生物水裂解催化中心和其人工模拟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铬系乙烯齐聚和聚合催化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铬系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该类催化剂齐聚和合的性能研究和应用,讨论了该催化剂长期引起争议的活性中心,活性价态,以及反应机理,并同时预测了铬系催化剂在工业和纳米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铬和铜的混合氧化物有希望取代钯、铂和铑,用于催化转换器以降低汽车废气中一氧化碳、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这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研究生合作研究后在博士论文中所持的观点。较低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健化剂可分为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两大类。在工业上所用的催化剂大部分是以无机物为主的非均相催化剂。最近十几年来出现了以有机金属化合物为主的均相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研究起来较方便,因其活性中心的结构容易搞清楚,而且几乎所有的金属原子都可以用于活性中心,改变配位体可以调节金属活性中心的立体效应或电子环境,因此活性和选择性较高。由于可用于均相催化剂的各种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出现,过去不能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一个接着一个地被合成出来了。同时在工业上对石油化学工业和高分子化学工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近来在能源  相似文献   

11.
La-Cu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质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三个La-Cu氧化物催化剂对CO-O_2和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No.1样品的La/Cu原子比为1.0。No.1附品经H_2还原为No.2样品。No.1样品浸渍50ppmPt后,用H_2还原得样品No.3。对CO-O_2和NO-CO反应活性的次序均为NO.3>NO.2>NO.1。NO.1样品的主要组成为La_2CuO_4+CuO。No.2,No.3样品是Cu_2O,CuO,La_2O_3的混台物,并含少量Cu。NO.1,2,3的平均表面铜的氧化数分别为1.7,1.5和1.3。测定了O_2不可逆吸附量、在125℃表面“晶格”氧的反应百分数(A_L)以及“晶格”氧开始参与氧化反应的温度(T_L),讨论了活性氧的反应和补充以及氧化反应时可能存在的CU~+-CU~(2+)氧化还原循环。从TPR等实验结果,提出了微量Pt可能高度分散在表面上,削弱了CU~(2+)-O的键能,而使Cu~(2+)在氧化反应中更易被还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郭红超  史雪岩  王敏 《化学进展》2002,14(5):391-397
本文总结了近15年来液相化学领域内出现的可溶性聚合物支载的各类试剂和催化剂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林玲  朱青  徐安武 《化学进展》2015,27(9):1147-1157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其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易携带、无污染等优点,成为燃料电池未来发展的方向。阳极和阴极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是决定DMFC性能、寿命和成本的关键。然而,商业催化剂铂(Pt)的低储量和高成本限制了DMFC的广泛应用,同时,非铂类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达到商业化应用的要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DMFC阳极和阴极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对于阳极甲醇氧化催化剂,分别对Pt基催化剂的改性和非Pt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概述了Pt基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改性和非Pt阴极催化剂的发展现状;此外,对于催化剂与载体的强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总结论述;最后,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敏  魏娟娟  欧阳津  那娜 《分析试验室》2022,(12):1400-1410
不同于纳米和亚纳米催化,单原子催化在负载极低金属含量的同时能极大地提高金属原子的利用率,具有更优越的催化性能。单原子催化剂(SACs)是一种特殊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指载体上的所有金属组分都以单原子分散的形式存在。当催化剂的尺寸是单原子级别时,其原子利用率达到了百分百,此时其能级结构、电子结构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表面自由能急剧增大,催化活性随之增加;但孤立的金属单原子容易聚集导致催化活性下降,因此能锚定单原子的载体尤为重要。载体既可以起到固定单原子的作用,又可以协同单原子提高反应催化活性,是催化领域的研究前沿。本文基于Pt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贵金属用量少、活性高、稳定性好、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强等优点,介绍了Pt单原子的几种载体,包括氧化物材料,有机金属框架(MOF)材料,碳基材料以及其他材料。对Pt单原子的表征方法以及Pt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反应(HER),氧还原反应(ORR),CO氧化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对Pt单原子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银催化剂用于氮氧化物的还原和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Ag2 O ,Ag3 0 Si70 合金和Ag离子交换的ZSM 5分子筛 ,研究了NO的直接催化分解和以CO ,NH3 等作为还原剂的选择还原反应 .结果表明 ,在合适的条件下 ,实验中采用的Ag基催化剂均具有一定的NO分解活性 .当反应温度低于 80 0K时 ,NO在AgZSM 5上的直接分解给出了近 2 0 %的N2 转化率 ;相似条件下 ,适量CO和NH3 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反应的活性和催化剂寿命 .氧的存在促进了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 ,从而导致了选择还原温度的降低 .当气相中氧气大大过量 (O2 ∶H2 O =18∶1) ,反应温度为 6 0 0K时 ,NO在Ag ZSM 5催化剂上氨还原生成N2 的转化率仍能达到近 70 %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负载铂镝催化剂吸附态和各制备阶段的磁性。首次校正了低温下载体氧化铝中微量铁磁性杂质的影响。催化剂在各制备阶段的磁性有如下规律:X_(焙烧前)相似文献   

17.
金亚明  孟中岳 《催化学报》1993,14(3):213-218
用晶内形成法制备了Ni_xB/沸石催化剂,用饱和氢化学吸附法结合TEM方法考察了负载金属的分散性,并研究了其己环烷脱氢反应性。结果表明,Ni_xB/沸石样品上负载金属的分散性高,金属粒径分布也相对集中;金属负载量、载体结构和性质以及Ni_xB的制备条件对负载金属的分散性有明显影响。Ni_xB/沸石样品呈现较好的环己烷脱氢反应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Ni-海泡石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