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T-IR法研究磷酸硅/磷酸硼催化剂组成及表面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T-IR法探索了磷酸硅/磷酸硼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还用真空加热法研究了该催化剂吸水、脱水时的表面状况。结果表明焙烧温度≥650℃时,催化剂中至少存在两种不同晶系的SiP_2O_7,未经水蒸汽处理的催化剂表面没有与B酸中心有关的M—OH基团。该催化剂经水蒸汽处理后,吸附水在催化剂表面发生解离,生成O=P—OH(2900cm~(-1),P—OH(~3660cm~(-1)),B—OH(3700cm~(-1))和Si—OH(3741cm~(-1))羟基基团。这些表面羟基句能起到酸催化作用,促使反应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付立叶变换红外研究了甲烷在MnO2/SiO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催化剂经高温(773K)抽空处理后,冷却至173K,进2466Pa甲烷。在3008,2904和1304cm^-1吸收峰归属为C-H键的对称伸缩振动,这一红外吸收峰的出现说明了甲烷分子的Td点群发生畸变,对称性降低。因为红外惰性的2917cm^-1红外峰显示出红外活性并位移至2904cm^-1甲烷吸附于MnO2/SiO2表面后,由  相似文献   

3.
胡小玲  刘建 《应用化学》1992,9(2):28-32
以二异丙胺为模板剂,用水热法合成了磷酸硅钴铝分子筛(CoAPSO-11)纯相,测定了其化学组成。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证实Co、Si进入AlPO-11分子筛的骨架。同时对其吸附性、热稳定性、酸性和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于专利的方法合成了磷酸硅锰铝分子筛(MnAPSO-5)的纯相,通过顺磁共振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探针波谱分析及晶胞参数测定,确证杂原子锰和硅已进入分子筛骨架。并考察了分子筛的酸性、吸附性能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曹玉华  陆丽元 《分子催化》1993,7(3):233-238
ZSM-5沸石由于具有独特结构,作为新型的择形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催化反应中.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催化反应是由于沸石的酸中心引起的,尤其是B酸中心,因此对此做了较多的研究.我们选用不同反应时间,苯与乙烯气相烷基化合成乙苯ZSM-5催化剂,用吡啶吸附方法研究了ZSM-5催化剂的酸性,结合催化剂活性考察数据,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对常用分析研究催化剂上积炭结构和组成的方法,如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红外、拉曼光谱、热分析方法以及紫外可见光谱等现代分析方法的特征和性能进行了综述。指出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考察催化剂积炭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方法各具特色,在具体的催化剂表面积炭分析应用中应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最佳表征手段。随着分析仪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仪器分析方法必将在催化剂积炭研究与分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射频-直流-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RF-DC-PVCD)在钢基本上Si-B-N复合薄膜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给试样基体加一适当的直流负偏压,得到含有显著六方氮化硼(h-BN),立方氮化硼(c-BN)结晶相的Si-B-N薄膜。  相似文献   

8.
用FT—IR技术研究Mo/HZSM—5分子筛的骨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徐奕德 《催化学报》1998,19(4):339-343
在两种不同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上担载不同量的钼物种后,对甲烷地氧脱氢芳构化反应呈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使用FT-IR技术测定了催化剂样品的骨架结构,结果表明,在两种族中分子筛载体上,钼物处的存在状态及其与载全校是的相互作用各不同相;分子筛载的酸性环境决定了浸渍时钼物种的可能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9.
10.
载钯硅磷酸铝分子筛催化剂的一步合成及其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不同形式的钯源加入到硅磷酸铝子筛反应物凝胶中,用一步法直接合成了PdSAPO-5双功能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改性和表征。结果表明,SAPO-5可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合成,当钯以H2PdCl4加入时,并不影响SAPO-5分子筛的形成,溶液中的钯可完全均匀地分布在分子筛孔道中,而硅的分布状态略有改变  相似文献   

11.
F—T合成Fe—Mn超细粒子催化剂的表面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先国  彭少逸 《分子催化》1992,6(6):419-426
本工作利用XPS研究了用于F-T合成的加K助剂的Fe-Mn超细粒子催化剂的表面结构,考察了制备方法和预处理条件对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影响。在合成气处理条件下,伴随着Mn向表面迁移并产生富集。催化剂表面显著富K;适当的Mmt和富集有利于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同时活性不会明显降低。催化剂还原可以用“内还原模型”来描述,依还原程度不同。表面形成不同的Fe~3+、Fe~(?)、Fe_3O_4、x-Fe(?)C(?)、Mn~(3+)、Mn~(3+)的混合物,Mn的加入促进了表面铁物种的还原与碳化,合成气氛下,催化剂表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表面碳物种:烃类碳、石墨型碳(284.6eV)以及碳化物碳(283.2eV)。  相似文献   

12.
采用穆斯堡尔谱及X光衍射法研究了共沉淀法制备的不同Fe/Mn比催化剂在焙烧、合成气还原及FT反应后体系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锰助剂的加入使催化本相由铁磁性逐渐转化为超顺磁性,相应使催化剂还原逐渐难,Mn助剂促进了FT合成反应进行。反应性能与Fe/Mn尖晶石(Fe1-yMny)3O4组成含量及式中y大小密切相关,与MnCo3及MnO的存在也有一定关系。富铁催化剂中Mn主要起电子助剂作用,而富锰催化  相似文献   

13.
以六甲基二硅氮烷(MMN)、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MMNVi)和四甲基二硅氮烷(MMNH) 3种不同结构的二硅氮烷为胺源,通过与氯硅烷和三氯化硼反应,制备出具有不同封端结构的聚硼硅氮烷.其中,以MMN、MMNVi为胺源可获得液态产物;以MMNH为胺源时,因合成过程中发生活性基团间的过度交联导致产物凝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红外光谱仪对液态前驱体聚合物及其热解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一锅法”制备的液态聚硼硅氮烷主链具有较多的支化和环状结构,随着封端结构中乙烯基含量的增加,所得前驱体的固化温度降低,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与以MMN为胺源和封端剂合成的聚硼硅氮烷相比,以MMNVi为胺源所得前驱体固化前后陶瓷产率分别提高了14.9%及8.1%.并且,通过改变胺源的种类和比例可以调节热解产物的元素组成,合成的液态前驱体聚合物热解所得SiBCN陶瓷结晶温度高于1700℃.  相似文献   

14.
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硅甲基硼烯(SiH~3B)单重态和三重态异构化反应,计算了有关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优化了过渡态构型, 讨论了两个反应的控制类型。  相似文献   

15.
曾毅  任永生  马文会  陈辉  詹曙  曹静 《化学进展》2022,34(4):926-949
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而杂质去除是从冶金级硅中获得太阳能级硅所需的纯化过程,对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至关重要。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新工艺技术由于其能耗低、成本低和污染少等优点,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但如何有效地去除硼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本文综述了硼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溶解度、扩散率、扩散系数、传质系数和活度系数)以及近年来除硼的相关课题研究(吹气、炉渣处理、等离子体处理、酸浸和溶剂精炼)。研究发现,溶剂精炼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获取高纯硅的方法,硅的富集率以及硼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而添加剂能够加强硼化物的形成和析出来改进除硼工艺,且后续几乎可被完全消除,不会对精炼硅造成污染,这将更加有效除硼并增加工艺实用性。最后本文对几种除硼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冶金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不同P/B比的W-P-O系催化剂,XRD和Raman光谱表明各样品中P和B都处于四面体结构中,但Raman光谱显示P/B<1的样品表面有B的三配位物相B2O3。存在.用吸附量热法考察了NH3、H2O及二甲醚(DME)等探针分子的吸附行为,研究了样品的表面酸性,NH3在P/B>1的样品上发生解离吸附,而在P/B<1的样品上,其起始吸附热与在γ-Al2O3上的相似.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二甲醚可以作为合适的探针分子表征B-P-O系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相似文献   

17.
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硅甲基硼烯(SiH~3B)单重态和三重态异构化反应,计算了有关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优化了过渡态构型, 讨论了两个反应的控制类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SEM、XRD技术研究了钯-金属氧化物/D3520催化剂的形态及金属在载体上的分布。用IR、XPS技术研究了催化剂中金属与载体以及两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并考察了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外层价电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在载体表面上高度分散,且均匀分布;金属与载体无明显的相互作用,两种金属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该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的外层价电子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有序大孔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有序开放的立体孔道结构,有利于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促进传质扩散,从而提高催化活性.目前,已有报道的有序大孔材料包括金属及氧化物、氧化硅、炭、聚合物等.非金属含氧化合物具有耐氧化的结构特点,适合应用于高温氧化反应,但是体相非金属含氧化合物的比表面积低,并且孔道极不发达,因此亟需合成有利于传质的有序大孔非金属含氧化合物晶体材料.最近研究者发现,硼基催化剂在催化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制烯烃反应中呈现出高的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且我们发现B–O (B–OH)位点在硼基催化材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元非金属磷酸硼晶体由BO4和PO4四面体组成,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有可能适合于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但制备磷酸硼晶体过程通常需要经过高温焙烧,从而导致产物结构密实、无孔、外表面积低.此外,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具有强放热特性,易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热点,引起烯烃产物的二次反应,降低目标产物选择性,因此解决传质传热问题尤为重要.如果能充分利用磷酸硼的高导热性,同时调控孔结构以改善传质,减少接触时间,则有望设计一种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