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应链金融创新中下侧风险规避银行的贷款额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中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重要风险控制指标--贷款额度展开研究,首先借鉴贸易融资中`` 主体+债项"的风险评估思路,考虑委托监管模式的物流特征及成本收益结构,分析了借款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及其性质;进而,将已有相关研究关于银行风险中性的假设拓展到银行下侧风险规避,分析了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中符合银行风险容忍水平的最高贷款额度.研究表明:下侧风险限制能够有效控制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使贷款符合银行设置的风险容忍水平.  相似文献   

2.
潘永明  倪峰 《运筹与管理》2015,24(6):233-241
在存货需求随机波动下,为研究存货耗损对存货质押融资过程中各方决策的影响,构建由银行、中小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Third-Part Logistics, TPL)组成的存货质押融资系统。在考虑银行下侧风险控制和企业还贷能力下,以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模型。分析初始耗损率、激励因子、耗损改善因子和市场需求对质押率和银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1)银行利润与质物耗损率呈负相关,银行有激励TPL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耗损率的动力。(2)银行激励TPL降低耗损率有助于银行提高质押率并拓宽质物的选择范围。(3)仅当初始耗损率超过一定限值时,银行激励带来的额外收益才会高于激励成本。最后通过数值实验进行验证,从而为银行的存货质押融资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阶段贷款最优决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之一在国内外都有所发展,这种业务模式在解决银行和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同时,引入了新的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针对新的问题,引入阶段贷款的方法来控制风险和降低道德风险,运用参数函数比较了阶段贷款和一次性贷款的异同,得出了阶段贷款优于一次性贷款的结论,并通过运用合约作为阶段贷款的有效补充机制来更好的控制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云丰  王勇  龚本刚 《运筹与管理》2017,26(11):145-153
研究易损耗物品质押融资中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3PLs)的合约设计问题。在存货被质押期间,3PLs的监管付出程度会对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产生影响。因此,金融机构应赋予3PLs一份激励合约,以刺激3PLs提高监管努力水平。考虑存货在质押期间发生损耗的基础上,建立金融机构与3PLs进行合作的期望收益函数,分析金融机构与3PLs采用委托监管、共同经营及统一授信等模式时的固定支付与激励系数特征,推导每种模式下3PLs的最优监管努力水平。通过数值算例对三种模式下的期望收益水平进行比较,并考察损耗率、努力成本系数和价值变现系数变动对决策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价值变现系数存在一个临界值,当价值变现系数小于该临界值时,统一授信模式的总期望收益最大;而当价值变现系数大于该临界值时,委托监管模式的总期望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5.
质押贷款下的贷款价值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零售商以仓单质押的模式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如果零售商面临着报童问题,那么零售商的生产经营决策,就会影响到质押物的价格,从而影响到银行的利润.从企业-银行不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考虑质押物的处理价不高于储存费用的情况下,银行的贷款价值比的确定问题.研究发现,当银行付予物流企业的监管费用高于某一数值时,银行的贷款行为将使其利润为负.  相似文献   

6.
基于存货质押融资的联盟式银行职能外包最优决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将外包思想引入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银行、物流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文中提出了三种外包模式,着重分析了单阶段情况下链状联盟模式的最优化问题,并证明了其解的存在性。最后比较了直接信息和非直接信息情况下银行和物流企业联盟单位产品收益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港口与银行合作办理质押贷款业务,不仅能增加港口的存储收入和金融收入,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增加其主营业务收入。在银行统一授信港口情况下,本文分析了质押物品的需求依赖价格条件下,风险中性的港口质押贷款业务中的最优质押率计算方法。并分别分析了在乘积型和加型随机需求函数条件下,质押产品价格、企业违约概率和质押物品数量以及质押期限对最优质押率和港口最大期望收益的影响,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所有结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存货质押贷款中,当信贷人对借款人质押前违约概率信息不对称时,考虑借款人信号发送行为时对借款人的甄别.运用信息经济学,在Danny Ben-shahar抵押贷款模型基础上,考虑质物价格风险,证明信贷人以利率和贷款价值工具实现信号发送——甄别分离均衡.结论是借款人首先通过真实信号发送获得真实信用评级,且在每一评级内部,存在高风险借款人选择(高利率,高贷款价值比)合同,低风险借款人选择(低利率,低贷款价值比)合同的分离均衡.  相似文献   

9.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导游最优激励合同后得出,当小费、回扣为旅行社带来直接收益的情况时,在激励相容条件下,导游引导游览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是其绝对风险规避度、边际激励成本变化率和可观测变量方差的递减函数;导游赢得小费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为“临界型激励合同”,即只有当导游所创造的收益超过某临界值,对其的激励才是正向的,若小于该临界值,激励将是负向的;导游获取回扣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只与其完成回扣任务的业绩有关;当小费和回扣不为旅行社带来直接收益的情况时,那么在激励相容条件下,导游在小费和回扣活动上的努力依赖于激励报酬,而且导游的最优激励合同与其在小费和回扣活动上的收益无关。  相似文献   

10.
于静  庄新田 《运筹与管理》2020,29(9):186-195
以电子仓单融资为例, 基于银行下侧风险规避角度, 研究联合授信和委托授信下当第三方B2B平台存在行为隐匿的道德风险时, 银行对B2B平台的激励策略设计问题。研究发现:B2B平台的最优努力水平随收益分配比例、回购比例的增大而减小, 随质押率、贷款利率、产品采购量、损失补偿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银行为规避违约风险, 需设置质押率、贷款利率和贷款额上限及回购比例下限, 并且银行最优收益分配比例与损失补偿比例、最优损失补偿比例与贷款损失率均成正相关关系。此外, 随着B2B平台工作效率的提高, 联合授信下最优收益分配比例将减小, 最优损失补偿比例将增大, 最终近似于委托授信下的最优损失补偿比例。最后给出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