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勉曾 《化学通报》2004,67(9):637-637
半个世纪以前,我是《化学》的一名青年读者,1950年《化学》复刊,1952年更名为《化学通报》以后,我又作为《化学通报》的编委,服务了40多年。可以说我和《化学通报》有不解之缘和深厚情感。今年欣逢《化学通报》创刊70周年,我衷心祝贺她七秩华诞,祝愿她越办越好,期望她由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化学期刊,能逐步努力跃升为国际有影响的刊物。借此机会我也愿意谈谈作为学术刊物的编委在审校稿件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化学通报》的热心读者,一直把刊物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她对我走上学习化学的道路和选择专业方向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庆祝《化学通报》创刊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不顾笔拙,写出一段自己经历的往事,说明刊物对培养青年学生曾起到的良好作用。建国之初,《化学通报》在培养新中国的化学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知识普及工作,在中学生中拥有很多读者,我在中学时期便开始阅读《化学通报》,并引起了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后考上大学,成了化学系的学生,《化学通报》就成了我最喜爱的刊物之一了。  相似文献   

3.
《化学通报》──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吴惠君(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化学通报》以其“新、基、通、普”四字的办刊方针赢得了化学工作者的一致赞誉。在我任编委工作期间,我所接触的教师对《化学通报》都是很有感情的。我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科研多年,也...  相似文献   

4.
《化学通报》对我的感受傅广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作为《化学通报》的读者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来,《化学通报》象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与我在事业上风雨相伴,给我以启迪,给我以知识,使我从一个普通的读者成长为她的一个作者。值此《化学通报》六十华诞...  相似文献   

5.
《化学通报》伴我步入人生中年杨师棣(陕西渭南师专化学系714000)我开始接触《化学通报》,是在我刚上高中时的一次化学课堂上,化学老师希望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可看看《化学通报》。从那时起,我便开始阅读起《化学通报》,虽然那时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还十分浮浅,...  相似文献   

6.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摇篮──祝贺《化学通报》创刊60周年刘祁涛(辽宁大学,沈阳110036)大学读书时期,《化学通报》就是我崇敬和喜爱的刊物。每一期都要翻翻。遇有与课程有关的文章就要仔细读读。虽然真正读懂了的文章并不多,但总是感到很亲切。1958年我...  相似文献   

7.
一片丹心作奉献──访《化学通报》创始人戴安邦教授王治浩五月的南京,百花盛开,春意盎然,迎来了《化学通报》创刊60周年。在为60周年刊庆活动筹备之际,我奔赴《化学通报》的前身─—《化学》的诞生地南京大学,看望并采访了《化学通报》的创始人、著名化学家和教...  相似文献   

8.
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任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任务徐光宪(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00871)《化学通报》编辑部嘱我审阅魏光同志写的《论现代化学定义及其原则宗旨》一稿,颇受启发。我觉得化学确实需要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此建议发表他的文章[1]。同时也把我对...  相似文献   

9.
《化学通报》2005,68(9):718-718
第三届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评选活动已经结束。该奖系由《化学通报》创始人戴安邦院士于1994年个人捐资2万元作为基金而设立,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重要贡献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本届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2000~2003年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优秀编审的评选范围为同期或更长时间内从事《化学通报》工作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经过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最后经无记名投票,  相似文献   

10.
我当编委时的一些回忆钟攸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当我看到《化学通报》荣获三项一等奖时心情十分激动,这是全体编委和编辑同志们长期辛勤努力的结果。1958年夏,在化学所大楼二楼会议室,《化学通报》召开了一次会议,正式明确《化学通报》挂...  相似文献   

11.
《化学通报》2005,68(2):99-99
《化学通报》创始人戴安邦院士在 1 994年《化学通报》创刊 60周年时提议并捐资设立了“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 ,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的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贡献的编委、编辑、编务和审稿专家。今年将进行第三次评奖。本次评选的优秀论文范围是在 2 0 0 0~ 2 0 0 3年间于《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体现“新、基、通、普”特色、有较高学术水平、发表后被引用率较高和对科研、教学、生产和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论文。评选的优秀编审范围是从事《化学通报》编委、编辑、编务和审…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是《化学通报》创始人、已故戴安邦院士于1994年捐资设立的,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重要贡献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本届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2013~2018年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优秀编审的范围为同期或更长时间从事《化学通报》工作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评委认真评选,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评出优秀论文8篇、优秀编委和优秀审稿专家共6人,现公布如  相似文献   

13.
《化学通报》2014,(7):731
<正>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是《化学通报》创始人、已故戴安邦院士于1994年捐资设立的,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重要贡献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本届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2008~2012年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优秀编审的范围为同期或更长时间从事《化学通报》工作的编委、编辑和审稿专家。评委认真评选,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评出论文8篇、优秀编委和优秀审稿专家共6人,现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是大学的化学教师,自五十年代初就订阅《化学通报》(当时刊名为《化学》),迄今未停。几十年来,我们从《通报》中获得很多知识,对工作颇有助益。作为热心的读者,我们希望在每期中都能看到较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评选活动已经结束。该奖系由《化学通报》的创始人戴安邦院士于 1 994年个人捐资 2万元作为基金而设立 ,用于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和为办好《化学通报》做出重要贡献的编委、编辑与审稿专家。本届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 1 996~ 1 999年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文章 ;优秀编审的评选范围为同期内从事《化学通报》工作的编委、编辑与审稿专家。评选过程中 ,共推荐了候选优秀论文 70篇、优秀编审 1 8名。经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 ,最后经无记名投票评出优秀论文 2 1篇 ,其…  相似文献   

16.
赵逸云 《化学通报》2004,67(9):639-640
《化学通报》是我最喜爱阅读及投稿的专业杂志之一。在《化学通报》上,我有过一次从构思、写作、投稿到正式发表论文不到3个月、并在该论文发表3年后意外获奖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7.
龚育之 《化学通报》2002,65(9):642-645
今年是傅鹰老师百年诞辰。我称他为老师 ,并不是因为我上过他的课。我是清华大学化学系1 952级的学生 ,无缘上他的课。院系调整以后 ,清华化学系的老师都归并到北大化学系来了 ,傅鹰老师也从石油学院调到北大化学系。我这时己调到中宣部科学处工作 ,仍常到北大去 ,象叫从前的老师为老师一样 ,也叫傅鹰先生为老师。有几件事情 ,我同傅鹰老师有过接触 ,至今难忘。一件事情是傅鹰老师 1 955年 9月发表在《化学通报》上的那篇《高等学校的化学研究———一个三部曲》。这篇文章的发表 ,我是投了赞成票的。因为《化学通报》编者拿到文章 ,多少感…  相似文献   

18.
我与《化学通报》编者按当我们在今年第1期登出“我与《化学通报》”的征文启事时,我们不敢预计会得到多少读者朋友的响应。现在期刊种类越来越多,仅化学化工类的中文期刊就不下百种,我们不敢期望读者对《化学通报》情有独钟。但从2月份开始,一篇篇感情真挚、热情洋...  相似文献   

19.
我在《化学通报》1983年11期上发表的“推广的休克尔规则——多环共轭体系芳香性的判别”一文,原是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于1981年写成,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简单近似的判别法,后经修改后投《化学通报》。文章发表后,我来美以访问学者身份作有机合  相似文献   

20.
正《化学教育》对我而言既是一份有分量的期刊也是一种情怀。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带您走进我和《化学教育》的一段情缘。我在课堂演示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验,实验现象并非立即褪色,而是品红溶液的颜色起初加深,之后才逐渐褪色,这个不同寻常的实验现象让我深深地陷入困惑。之前我看过《化学教育》上发表过几篇计算化学的文章,这是理论化学前沿文章居然也在中学化学期刊上出现了。惊叹于《化学教育》期刊文章的新颖性和前端性,这个转瞬即逝的灵感让我突发奇想:能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