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与色氨酸对映异构体相互作用的手性识别,考察了p 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对亲和力的影响.利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并探讨了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及人血清白蛋白与L-色氨酸的结合有高度特异性.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证明疏水作用在手性识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不排除静电作用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利用SPR技术,以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为探针构筑手性识别传感膜,开展了对L-和D-苯丙氨酸以及L-和D-色氨酸手性识别的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蛋白在与每种氨基酸分子的L-和D-型异构体相互作用过程都存在明显的动力学差异。动力学数据进一步显示两种蛋白与每种氨基酸L-型异构体的亲和力均大于D-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稳态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法,探究了1-萘酚(1-OHNap)诱导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构象变化的差异.结果 表明,与1-OHNap的结合作用使HSA中荧光团周围微环境极性发生改变,BSA中Trp残基周围微环境的极性增加;同时,与1-OHNap的结合作用使H...  相似文献   

4.
波长型SPR检测仪的灵敏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构建的可变入射角的波长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检测仪, 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测定了不同入射角度(80°~66°)的共振曲线, 经过处理得到共振峰位、半高宽及灵敏度随入射角和样品折射率变化的三维图像.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波长型SPR检测仪的主要参数对仪器性能的影响, 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为共振波长, 并且随着共振波长的增大, 检测灵敏度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芘(Pyr)的微环境极性探针性质, 采用稳态荧光光谱、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法, 对比分析了Pyr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机制的差异. 结果表明, HSA和BSA中Pyr的I1/I3平均值分别为1.36和0.92; Pyr与HSA和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6×107和1.71×105 L/mol; Pyr与HSA和BSA中色氨酸残基表观距离分别为2.37和2.34 nm. Pyr在HSA和BSA中不同的结合位点位于ⅠB子域和ⅠA子域, 其结合位点周围氨基酸残基的极性是影响Pyr I1/I3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验证实Pyr与HSA和BSA结合作用位点处的微环境极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丁基锡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荧光和CD光谱, 研究了船体防污漆中主要防污成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一丁基锡(MBT)和二丁基锡(DBT)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程度, 考察了浓度、酸度、有机溶剂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相互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丁基锡与H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 既有丁基锡中锡离子与HSA的配位作用, 又有丁基锡中丁基基团的疏水作用, 导致HSA二级结构破坏, α-螺旋结构减少和构象转变. 一般情况下, MBT以配位作用为主, TBT以疏水作用为主, DBT两者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7.
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荧光量子产率的测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L-色氨酸荧光量子产率0.14为标准,测量了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量子产率。在pH6.4和25℃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在最大激发波长280nm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132和0.130。实验发现,pH对蛋白质荧光强度有明显影响,溶解氧对荧光量子产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手性识别及氨基酸类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 手性识别更加凸现出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作为分离手性分子应用的手性固定相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立足于国内外手性固定相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手性固定相及其分类, 并重点综述了基于氨基酸的手性固定相的发展及其制备方法. 同时, 简要介绍了作为手性固定相对不同异构体的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9.
丁永生  林炳承 《色谱》1999,17(2):134-137
以药物Verapamil(VER)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体系中游离的药物对映体浓度定量测定为目标,建立了一项适用于相互作用研究的液相预柱毛细管电泳(LPC-CE)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考察,确定了这项技术的定量可靠性。在生理pH值条件下(pH7.4,离子强度I=0.17),使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达到结合平衡。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pH2.5缓冲浪;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浓度为45mmol/L]柱(32cm×50μm)内预先注入一段生理pH缓冲液,形成一段液相预柱(2.8cm)。  相似文献   

10.
在对碱性药物吡啶茚胺、四氢萘唑啉、去甲肾素茶碱和维拉帕米(verapamil)等药物手性拆分的基础上,运用液相预柱毛细管电泳(LPC-CE)技术,建立了对药物对映体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体系中对映体浓度的检测方法. 该技术利用HSA与药物在生理pH下的电泳特性差异,使HSA留在预柱内或反向流出,不进入手性拆分区域,从而消除白蛋白对药物对映体拆分及浓度检测的干扰. 对维拉帕米对映体与HSA结合参数以及多药物组分竞争结合的研究表明,该技术为多种药物与蛋白共存的复杂体系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An efficient modified Hantzsch reaction is described for the synthesis of optically pure thiazole amino acid derivatives from the corresponding amino acids. The method is exemplified by the synthesis of a derivative of L-(Gln)Thz, the novel chiral thiazole amino acid moiety of dolastatin 3. The Cotton effects of thiazole amino acids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absolute stereochemistry of thes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2.
对甲基苯胺经甲基化、甲酰化得到5,N,N-三甲基-2-氨基苯甲醛;对L-亮氨酸经酯化、格氏反应得到二齿手性氨基醇.二齿手性氨基醇与上述醛经缩合、还原反应,得到三齿手性氨基醇.产物结构经IR,MS和1H NMR等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主客体的浓度及手性羧酸的纯度,运用1H NMR分别考察了主体二齿手性氨基醇、三齿手性氨基醇对客体布洛芬和扁桃酸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当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三齿手性氨基醇对布洛芬消旋体的a位甲基质子及扁桃酸消旋体的a位质子分别产生11.2和9.2 Hz的化学位移差值.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薄层色谱拆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并制备了3,5-二硝基苯甲酰基取代的β-环糊精薄层色谱键合固定相,用于拆分丹磺酰化氨基酸对映体。该键合相合成方法简单,性能稳定,适用于正相和反相液相色谱。以乙腈-1%(ψ)乙酸三乙胺-乙酸为展开系统,8对丹磺酰化氨基酸对映体得到良好分离,对映异构体之间的相对比移植α为1.18~1.63。该文对色谱拆分机理及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两种手性氨基醇作为主体,运用1H NMR分别考察其对客体7个扁桃酸衍生物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识别能力。结果表明,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主体诱导客体对叔丁基扁桃酸消旋体最高产生37.6 Hz的化学位移差值。  相似文献   

15.
刘丰良  尹军  肖清波  周发  孙凯  沈霞 《广州化学》2012,37(1):19-21,26
5-叔丁基-2-二甲氨基苯甲醛与L-苯甘氨酸经酯化、格氏反应途径的产物二齿手性氨基醇经缩合、还原反应,得到新型三齿手性氨基醇(2S)-2-(5-叔丁基-2-二甲氨基)苯甲氨基-1,1,2-三苯基乙醇,运用1H NMR考察了该新型三齿手性氨基醇作为主体对客体布洛芬消旋体的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L-亮氨酸的衍生物二齿手性氨基醇为主体、氘代氯仿为溶剂、手性亚砜类药物奥美拉唑消旋体和兰索拉唑消旋体为客体,分别考察了主体对两种客体消旋体的手性识别能力,最大化学位移差值(ΔΔδ)分别达到28.5 Hz和14 Hz。  相似文献   

17.
含氨基酸单元的手性主体的合成及手性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丙氨酸和2,7-二萘酚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了二种带有荧光基团萘的手性阴离子主体(12), 用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用荧光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研究了主体与二苯甲酰酒石酸阴离子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1, 2D-或L-二苯甲酰酒石酸阴离子均形成1∶1的配合物, 主体1展现出良好的对二苯甲酰酒石酸阴离子对映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迎鑫  高保娇  姜桂明  张瑞霞 《化学学报》2011,69(14):1705-1714
通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 在溶液聚合体系中, 采用“接出”(“graft from”)法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AEMA)接枝于硅胶微粒表面, 制得了功能接枝微粒PDMAEMA/SiO2, 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技术, 以天冬氨酸(Asp)的一种对映体L-Asp为模板分子, 二氯乙醚为交联剂, 对接枝在硅胶表面的大分子PDMAEMA实施了分子印迹, 制备了L-Asp分子表面印迹材料MIP-PDMAEMA/SiO2. 以天冬氨酸的另一种对映体D-Asp为对比物, 采用静态与动态两种方法深入研究了MIP-PDMAEMA/SiO2对L-Asp分子的识别性能, 重点探索了采用分子表面印迹材料对氨基酸对映体进行拆分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 印迹材料MIP-PDMAEMA/SiO2对模板分子L-Asp具有良好的识别选择性与结合亲和性, 相对于D-Asp, 识别选择性系数为3.24, 显示出良好的拆分性能. 此外, 印迹材料MIP-PDMAEMA/SiO2也具有良好的解吸性能, 以稀NaOH水溶液作为洗脱液, 13个床体积内解吸率即可达到99.73%.  相似文献   

19.
One kind of novel chiral porphyrin and its zinc complex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chiral zinc porphyrin towards amino acid esters in CHCl3 was investigated by UV‐vis spectral titration method. The associative constants of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reactions were all KD>KL and followed the order of K(PheOMe)>K(LeuOMe)>K(ValOMe)>K(AlaOMe) in host (Zn(L‐BocTyr)TAPP).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a were used to explain chiral molecular recognition. The minimal energy conformation of host‐guest molecular system was sought by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process of this host‐guest system was calculated by quantum chemistry and the results were explained by th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