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 后日本政府对侵略战争性质的认识是复杂多变的。明确的否定与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相先后 ,暧昧、摇摆、言行不一与否认、抵赖相表里,右倾趋势愈益明显,日本政府的这种战争史 观消极影响很大。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已经结束60年之久,然而日本的战争责任和历史认识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相反,政府高官顽固频繁地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和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屡次获得当局通过,修改和平宪法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切都说明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已经演化成战后责任。  相似文献   

3.
英布战争是一次重要的帝国主义战争,其结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参加战争的基本力量密切相关:英国陷于战争承担了巨大压力和道义责任,还需要应对其他帝国主义的竞争;布尔人面临"亡国灭种"的境地;黑人独立运动高涨迫使新老殖民者合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化,日本统治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对内实行法西斯化、对外进行侵略扩张以及在意识形态中推行敌视共产主义的政策,成为日本天皇史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日本现代史学中的天皇史观以宣扬国粹主义、种族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史学观为主要内容。日本的天皇史观为日本建立天皇制法西斯独裁政权、为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为对抗进步史学的发展、为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战后的日本经济和战前的情况相比,的确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战后初期,日本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然而战后日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扭转了全面崩溃的国民经济.从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便出现了高速增长.196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1597亿美元,超过西德、英国和法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文章拟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过程,进而探讨其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的文学史观以《诗经》为文学史源头,以汉魏诗歌为最高宗尚。船山认为诗歌自六朝以后开始衰颓,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学退化观;在论及文体的源流正变时,他更关注的是抒情诗体的演变;在王夫之看来,文学发展原因包括内、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由心生发的人类同情和《诗经》蕴含的"乐语"精神;外因主要包括文学与政治的联系,以及重要理论家、作家对文学的影响等。船山因其明遗臣的身份,其文学史观也浸染了他对明亡的深刻批判、反思以及巨大哀痛。  相似文献   

7.
罗马共和国基本统一意大利半岛后 ,力图称霸地中海世界 ,因此 ,罗马和地中海世界另一强大霸国迦太基的冲突已不可避免 ,公元前 2 6 4年布匿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对当时的地中海世界格局及未来欧洲历史的走向都产生了重大及深远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罗马和迦太基两方面论述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从而加深对布匿战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策划和营销漫天飞舞的时代,貌似悬念丛生而又嘎然而止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活脱脱的”战争秀”,尤其是众多媒体以电视直播的形式拼命吸引众人的眼球,隐藏在战火纷飞背后的是充满着商业味道的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它正在雄心勃勃地向政治大国的目标迈进。但近年来日本政坛急剧右倾,军事力量迅速膨胀,军国史观借尸还魂。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日本仍然有重新选择战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增长第一”、“生产第一”的理念下,一味地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使其一度成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此后,由于日本政府在环保意识不断转变和增强的情况下,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与保护,使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较成功的国家。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与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
皖南行署创设于抗日战争期间。抗战结束后,皖南行署作为战时机构对皖南地区的收复工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皖南状况,皖南行署在收复过程中以召开会议、制定纲要、成立组织机构以及领导人训词讲话的政治手段;以恢复交通、恢复茶叶大宗行业的经济手段来完成对皖南的收复。不置可否,皖南地区的收复是完成民族独立的重要一步,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皖南收复工作中的内部博弈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萨达姆政权。5月1日后伊拉克进入战后重建,正如人们战前所料,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面对重重困境,然而萨达姆的被俘并没有使美国摆脱这种困境。美国最终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或许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13.
唯物论文学史观在中国的确立是在同中国古代的循环论文学史观以及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进化论文学史观的论辨、斗争过程中得以完成的,唯物论文学史观取代进化论文学史观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主导历史观最终促成了中国文学史观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并产生了巨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影响。唯物论文学史观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理解上的肤浅和运用上的简单套用。二、机械的五段式历史分期模式和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观点构成文学史书写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原则的理解上存在二元对立倾向。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应该向战胜国中国缴付战争赔款是天经地义的。但由于美国操纵国际事务,为了自身利益,迫使国民党政府一步步放弃了战争赔款;同时在其宽大迁就之下,日本又不断改变了战败国地位,最终不仅未向中国缴付分文赔款,甚至连赔款的文字在日台和约中也被抹去,致使中国人民蒙受重大精神物质伤害与损失。美国应对此负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5.
二战中,苏联主要的战略目标是与盟国合作打败法西斯集团,并利用战胜之势为苏联的安全构筑势力范围,但势力范围的确定只是苏联的一个低层次的目标,它的深层考虑是通过苏联控制的势力范围,建立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体系,从而确保苏联的国家安全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苏联目标与美国目标本质上的对立,使战后美苏不可能有真诚的合作,因而战后美苏冷战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倪建钢 《科技信息》2008,(31):202-203
英布战争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战争,学者们对其爆发原因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英国自我保护说、英国资本主义扩张说、殖民争霸说、经济利益争夺说、综合因素说、边缘说、"atavism"说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 ,对于民族与战争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与深刻阐述。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与战争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常常联系在一起 ;民族矛盾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战争 ,在战争中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而战争是实现民族最终解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萨达姆政权。5月1日后伊拉克进入战后重建,正如人们战前所料,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面对重重困境,然而萨达姆的被俘并没有使美国摆脱这种困境。美国最终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或许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战争的发生推动了军事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打破了各地的区域限制,不可抑制地导致交战各方经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认识问题。只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根本之处在于立场观点方法的界限,核心要件在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立场界限。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首要前提在于坚持群众史观,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