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萃取剂拆分氧氟沙星外消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混合萃取剂技术应用于氧氟沙星外消旋体的萃取分离,主要研究了氧氟沙星对映体在水和有机溶剂两相中的萃取分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L-(-)-对甲基二苯甲酰酒石酸(L-DTTA)的浓度为0.18mol/L,L-(-)-二苯甲酰酒石酸(L-DBTA)的浓度为0.12mol/L,氧氟沙星浓度为0.2mg/mL,萃取温度为25℃,pH为7.00时,L型对映体和D型对映体的分配系数分别达到10.2和4.20,手性选择性达到2.43。  相似文献   

2.
以D-( )-二苯甲酰酒石酸(D-( )-DBTA)为流动载体,研究了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e)对映体的厚体液膜法拆分,建立了手性拆分条件和动力学拆分模型。考察了D-( )-DBTA浓度、缓冲液pH值对手性拆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测定了膜-料液界面的萃取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1和膜-反萃相界面的反萃取表观速率常数k2。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pH为7,手性载体与Cle浓度比为1∶4),Cle外消旋体能被含有手性载体D-( )-DBTA的厚体液膜有效拆分,分离因子大于1.08;Cle单体的跨膜迁移过程可以用两个串联的准一级不可逆过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扁桃酸对映体在含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与酒石酸衍生物复合手性选择剂的正辛醇-水两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酒石酸衍生物的种类和初始浓度、D2EHPA的初始浓度、扁桃酸的初始浓度、萃取温度对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手性选择剂能提高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D2EHPA与D-酒石酸衍生物的复合手性选择剂与L-扁桃酸对映体比与D-扁桃酸对映体形成更稳定的非对映体复合物;且D2EHPA与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DTTA)的复合手性选择剂的手性选择性大于D2EHPA与二苯甲酰酒石酸(DBTA)的复合手性选择剂;同时,扁桃酸的初始浓度、萃取温度对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的手性分离技术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 研究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在D(L)-酒石酸异丁酯1,2-二氯乙烷有机相和β-环糊精衍生物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考察了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和浓度、酒石酸酯构型和浓度、水相pH 值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具有很强的手性分离能力, 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均对S-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大于对R-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 其中以羟丙基β-环糊精的识别能力最强; 而D-酒石酸异丁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 在羟丙基β-环糊精和D-酒石酸异丁酯萃取体系中, α-环己基扁桃酸外消旋体一次萃取分离后, 水相中S-对映体e.e.%达到27.6%, R-和S-对映体的分配系数(kR和kS)分别为2.44和0.98, 分离因子(α)达2.49; 同时pH值和萃取剂浓度对手性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对外消旋体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组合手性萃取拆分克伦特罗外消旋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D-二苯甲酰酒石酸(D-DBTA)和D-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D-DTTA)的组合作为手性选择剂,研究克伦特罗对映体在水相和有机相中的萃取分配行为,优化了手性萃取条件,考察了组合手性选择剂的不同摩尔浓度比、有机溶剂、水相pH值和亲脂性阴离子BPh4-对手性萃取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手性萃取拆分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在优化的手性萃取条件下,有机相中的对映体过量值(e.e.%)可大于10%,而所使用的选择剂量相对大为降低.热力学数据分析表明,该手性萃取过程为焓控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S,S-酒石酸正十二酯和H3BO生成的配合物为手性载体, 通过量热分析结果初步证明该配合物的存在, 采用厚体液膜拆分了普萘洛尔外消旋体. 考察了S,S-酒石酸十二酯浓度和水相pH值对拆分性能的影响, 优化了其拆分操作条件, 同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得出厚体液膜拆分的一般规律, 即其拆分属于动力学拆分过程, 适当提高手性载体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对映单体流量和拆分的立体选择性, 水相pH值对于拆分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拆分过程中萃取反应过程为控速步骤, 对映单体的跨膜传递可以用两个串联的准一级不可逆过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7.
手性选择剂萃取分离特布他林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选择剂萃取分离特布他林对映体;特布他林对映体;手性选择剂萃取;中空纤维;膜分离  相似文献   

8.
以万古霉素和1,6-己二异腈酸酯为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在聚砜基膜上制备了万古霉素手性高分子膜.利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膜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苯甘氨酸的手性拆分,通过优化单体摩尔比、界面聚合时间及外消旋体溶液浓度等分离参数,可达到超过70%的D-苯甘氨酸对映体过剩值的手性分离.通过比较研究手性膜吸附、固相萃取、膜色谱、膜渗析和膜超滤过程,发现手性膜上优先吸附的对映体L-苯甘氨酸并不是各种模式下优先透过的对映体,结合外消旋体的缔合特性,提出了"吸附-缔合-扩散"的手性膜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9.
氨气敏电极;中空纤维膜萃取;稀土;用在线流动注射法研究膜基萃取过程中的铵离子传质规律  相似文献   

10.
唐课文  陈国斌  易健民  张伟珍 《化学学报》2004,62(17):1621-1625
基于配体交换反应,研究了氧氟沙星对映体在含有Cu2+N-n-十二烷基-L-脯氨酸手性配体(L)两相体系中的分配平衡.在不同pH条件下,考察了Cu2+在含有N-n-十二烷基-L-脯氨酸两相中的分布;研究了pH,Cu2+浓度,手性配体浓度等因素对氧氟沙星对映体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n-十二烷基-L-脯氨酸对R-氧氟沙星对映体萃取能力大于对S-对映体的萃取能力;pH对K和α的影响很大,在pH值小于3.5时,L2Cu二元配合物的生成在热力学上看是不适宜的,萃取时pH宜大于3.5;手性配体和Cu2+摩尔比为2:1,K和α最佳;使用2×1中空纤维膜对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萃取分离,出口水相氧氟沙星对映体浓度比值(S/R)约为1.72.  相似文献   

11.
锌;Cyanex302在中空纤维膜器中萃取锌的传质动力学  相似文献   

12.
N-[(S)-脯氨酰]羟胺的合成及催化直接不对称羟醛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脯氨酸用苯甲氧羰酰氯保护氨基后用混合酸酐法与羟胺偶合, 给出N-[N-苯甲氧羰酰-(S)-脯氨酰]羟胺, 催化氢解脱去保护基得标题化合物. 该化合物对映选择性催化直接羟醛反应, 产率最高达到90.0%, 对映体过量最高达89.5%.  相似文献   

13.
(S)-和(R)-普萘洛尔的不对称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  沈大冬  朱锦桃 《有机化学》2007,27(5):678-681
普萘洛尔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β受体阻断剂, 介绍了一种不对称合成(S)-和(R)-普萘洛尔的方法. 以手性Salen-CoIII催化剂水解动力学拆分外消旋环氧氯丙烷得到高光学纯度的(S)-环氧氯丙烷和(R)-3-氯-1,2-丙二醇, 以(S)-环氧氯丙烷为手性原料先水解得(S)-3-氯-1,2-丙二醇, 其与1-萘酚反应得(S)-3-(1-萘基)-丙烷-1,2-二醇, 再与氯化亚砜反应得环状亚硫酸酯, 最后和异丙胺作用得(S)-普萘洛尔, 总收率80.9%, 光学纯度大于99%; 而同样以(S)-环氧氯丙烷为手性原料直接与1-萘酚反应得(2R)-3-(1-萘氧基)-1,2-环氧丙烷, 再与异丙胺作用得(R)-普萘洛尔, 总收率74.5%, 光学纯度大于99%.  相似文献   

14.
杨频  薛绍武 《中国科学B辑》2004,34(6):460-464
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研究了La3+对蚕豆气孔保卫细胞质膜内向钾通道(K+in)电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La3+对K+in电流都产生抑制作用, 说明在保卫细胞质膜K+in通道的细胞膜外侧和内侧存在La3+的结合位点; 在细胞外La3+对K+in电流的阻断常数Ki为(2.56±0.25) mmol/L, 在细胞内La3+对K+in电流的阻断常数Ki为(1.18±0.11)×10−15 mol/L, 可见La3+在细胞内比细胞外对K+in电流产生更强的抑制作用, 也说明在蚕豆保卫细胞质膜K+in通道, 细胞膜内侧比外侧存在更强的La3+结合位点. 离子通道的活性变化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运动和植物水分状况密切相关, 这提示稀土对于调节植物的水分散失, 增强植物耐旱性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新的螺吡喃衍生物, 将其应用到PVC膜固相基质中, 用于Zn2+的荧光检测. 优化条件下, 该敏感膜对Zn2+的响应范围为4.94×10−7~4.15×10−4 mol·L−1, 检测限为1.51×10−7 mol·L−1. 实验发现, 该敏感膜具有很好的光学稳定性、重现性和可逆性, 而且与其他过渡金属离子如Hg2+, Cd2+, Pb2+, Cu2+, Fe3+或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相比, 该敏感膜对Zn2+的荧光增强具有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分散的萃取方式,将乳状液膜体系Span80/皂化D2EHPA/煤油/液体石蜡/盐酸通过中空纤维膜对钕进行了逆流萃取,研究了乳化剂浓度、乳状液与水相流量比、内相盐酸浓度、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和水相流量越小、乳状液内相盐酸浓度越大,萃取率越高,内相富集倍数越大。将乳液循环萃取70次后,内相富集倍数达50.2,表明乳状液在中空纤维膜萃取器中对稀土有很好的萃取和富集效果。与乳状液膜的分散萃取方式相比,非分散萃取方式的萃取速率更快,而且萃余水相澄清,液膜稳定性好,泄漏少,膜溶胀小。同时还计算了非分散萃取过程基于水相的总传质系数实验值和理论值,当调节参数Kf(络合反应传质系数)的取值为3.5×10-9m.s-1,水相流量大于10×10-6m3.s-1时,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戴大章  夏黎明 《化学学报》2008,66(2):245-250
采用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Penicillium expansum PED-03 脂肪酶(PEL), 利用固定化PEL在非水相中对(R,S)-2-辛醇进行手性拆分, 考察了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处理对PEL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游离PEL及经其它载体固定化的PEL相比, 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的PEL所催化的拆分反应的转化率(c)和对映体过量值(ee)以及对映体选择性(E)均得到了较大提高. 经固定化处理后, PEL的最适反应温度明显升高, 适宜反应温度范围变宽, 其稳定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而适宜反应pH值则具有“记忆”性.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利用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PEL对(R,S)-2-辛醇进行手性拆分, 50 ℃反应24 h转化率(c)可达理论值的97.68%, 对映体过量值(ee)可达98.75%. 连续8批拆分反应的结果表明: 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效率高、立体选择性强(平均E 值>460), 且催化性能稳定, 显示了该固定化酶在(R,S)-2-辛醇的手性拆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经2,6-二氟苯甲酰基异氰酸酯(或异氰酸苯酯)与N-叔丁基-N-取代苯甲酰肼(或苯环上含有氨基的双酰肼化合物)反应得到一系列含有脲桥结构的双酰肼类化合物, 生测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好的杀幼虫活性. 例如, 化合物IIaIIe, 药剂浓度为0.02%, 杀幼虫活性分别为95%和100%.  相似文献   

19.
詹正云  周良模 《化学学报》1990,48(11):1127-1130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简便方法合成了四个新型手性固定相; N-十一碳-10-烯酰-L-缬氨酸-S-α-苯乙胺(手性-S-1)N-十一碳-10烯酰-L-缬氨酰-R-α-苯乙胺(手性-R-1)及生-S-α, 手性-S-3, 并对外消旋的α-β-氨基酸, 外消旋的α-β-羟基酸和含手性烃基的外消旋胺的进行了折分, 在四丁固定相中手性-S-1对上述对映体的折分选择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泮托拉唑(pantoprazole,简称为PAN)是一种选择性的长效质子泵抑制剂。PAN分子由苯并咪唑通过亚砜基连接吡啶环组成,内含手性硫原子,故存在S-(-)型和R-(+)型对映异构体,临床以消旋体给药。文献已有用牛血清白蛋白、卵粘蛋白、多糖衍生物和α1-糖蛋白、酒石酸衍生物等手性固定相拆分泮托拉唑对映体的报道。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酰酯)手性固定相稳定性好,柱效高,对羰基化合物、内酯、内酰胺、亚砜等化合物有较好的拆分能力,硫巴比妥衍生物、痛力克等药物都在该固定相上得到了完全分离。本文使用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酰酯)手性固定相实现了泮托拉唑对映体的拆分,并计算了对映体的光学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