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一种成熟低金属摩擦材料配方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配方中轮胎粉的质量分数,采用直接混合工艺制备不同组分的汽车摩擦材料,对其进行摩擦磨损性能、理化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振动噪声(NVH)性能测试,并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X)对不同试样摩擦表面进行表征,分析其摩擦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轮胎粉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4...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跟踪精度和稳定性,设计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器.利用遗忘因子递推二乘算法在线估计轮胎侧偏刚度,实时更新控制器预测模型;设计控制参数选择器,采用模糊控制对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进行在线优化,实现预测时域能根据横向和纵向车速自适应的选择.通过Simulink/Carsim进行联...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解读公众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态度,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计划行为理论引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不同年龄群组的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扩展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全面揭示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影响机制的年龄差异性.以中国城市居民为例,进行了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群组在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存...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自动驾驶背景下智能路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智能路面为实现与AVs协同交互所需具备的3项关键技术:自导航技术通过在路面中嵌入车辆导航标志为AVs提供位置信息;自感知技术通过对道路气象信息和交通流信息的感知和分析,为AVs推荐安全车速,减少交通事故;自充电技术在解决充电系统可行性的基础上,需研究高透波率和导热路面材料以及新型复合路面结构。总结了智能路面为保证精细化施工和嵌入式元件的使用寿命而采用的预制式路面技术、BIM和3D打印3项先进建造技术。并指出除关键技术问题,智能路面的推广还面临社会、经济、法律和环境等非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在局部轨迹规划上对车辆操纵稳定性考虑不足、对车辆模型过度简化和缺少对车辆舒适性客观评价的问题,建立了考虑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车辆三自由度模型,模拟自动驾驶汽车换道场景,根据输入车轮转角得到输出的换道轨迹,运算得到车辆换道行驶参数化方程和行驶轨迹特征.运用BP神经网络对行驶轨迹特征进行识别,得到自动驾驶汽车换道持续时间和横向偏移距离所对应的车轮转角变化关系.在不同换道车速下,根据不同换道持续时间和横向偏移距离,输入车轮转角得到换道优化轨迹簇和操纵稳定性参数.在只考虑行驶效率和安全的常规轨迹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构建轨迹综合优化目标函数,考虑表征车辆换道过程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横摆、侧倾、侧向)加速度变化率均值,提出一种基于行驶效率、安全性、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轨迹综合优化方法.对轨迹综合优化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最优换道行驶轨迹,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常规轨迹优化方法且舒适性、操纵稳定性改善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自动驾驶环境下,考虑交通网络中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s,AVs)的载人和空载状态在路段上相互影响,研究AVs路径选择和停车选择的组合均衡问题.首先,提出自动驾驶环境下考虑停车需求的交通均衡条件,建立网络均衡模型,证明模型的等价性以及解的唯一性;其次,采用网络变换法,将原问题变换为经典的...  相似文献   

7.
汽车制动效能的台架检验通常在制动试验台上进行,但台架检验只能给出汽车制动效能的状态参数,而故障的判断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本文提出一种汽车制动系故障微机自动诊断系统,其中包括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及故障判断显示,可大大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在设计阶段对系统摩擦力矩的合理预估,提高执行器性能预测的准确性,以行星齿轮滚珠丝杆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摩擦的主要来源及其对执行器性能的影响;建立执行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摩擦力矩模型,将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辨识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分析摩擦模型参数对制动间隙消除时间和最大制动夹紧力的影响,各部件摩擦对系统摩擦力矩的影响及其随转速和载荷的变化规律,以及紧急制动过程中执行器产生的摩擦能耗.结果表明:影响制动间隙消除时间的摩擦主要来源于电机和滚珠丝杆;影响制动夹紧能力的摩擦主要来源于滚珠丝杆、电机和推力轴承,随着制动夹紧力的增加滚珠丝杆和推力轴承对系统摩擦的影响增大,而电机的影响显著降低;紧急制动过程中,执行器产生的有效力矩传递比仅为73.56%,摩擦能耗高达48.1%.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半挂汽车列国制动时的力学模型,讨论了半挂汽车列车制动过程各轴载荷的变化规律,得了了半挂汽车列车较理想的制动劝分型配曲线的参数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具有固定分配比值的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的利用附着系数以及怎样利用各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来优化选择半挂汽车列车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0.
游戏程序中,简化自动控制汽车的理想物理模型,分析各种驾驶行为,以及驾驶行为的合并.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机在降落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制动力对道面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并借助ABAQUS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柔性道面结构和半刚性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在常用的民用飞机和新一代大型飞机荷载作用下,考虑水平制动力作用时对道面结构产生的力学响应.同时分析了以B777-300ER、A380-800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型飞机,在考虑不同的水平制动力、土基模量、面-基层接触状况条件下时对道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制动力后,面层最大拉应力出现在道面表面;水平制动力超过0.5倍单轮荷载后,使得面层内部的拉应力急剧增大;层间的不良接触对半刚性道面结构影响较大,当面-基层的接触系数大于0.5后,对面层内部的最大剪应力和面层底部的拉应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樊庆竹 《河南科学》2014,(3):400-404
汽车刹车引起沥青路面的破坏越来越多,沥青类路面损害越来越严重.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选取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建立沥青路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数值分析.主要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分析车轮制动行为作用路面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车轮制动作用下半刚性路面的应力、垂直位移等大大增加,路面的疲劳破坏增大.同时,对沥青路面破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泥路面沥青加罩不同计算参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的多层弹性体系理论的路面力学计算方法难以全面分析水泥路面沥青加罩结构的荷载作用效应的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不同加罩形式以及各自不同的结构计算参数,在临界荷位作用下的力学反应,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结论,对实际工程应用中合理选取加罩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测轮胎接地有效面积和接地压力,通过编写Fortran程序将交通荷载转化为移动均布荷载,对三维多层的沥青路面进行有限元动态分析,得到路面沥青结构层剪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荷载条件下路面沥青层剪应力的差异明显,水平力对剪应力亦有较大影响;路面面层回弹模量、泊松比及基层回弹模量对剪应力的影响均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考虑非均布轮载效应时超载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超载是中国公路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而且超载时轮胎接地压力往往表现出非均匀分布特性 ,这将对路面结构产生很不利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 ,分析了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 ,在不同的超载量情形下路面结构应力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结构在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轮胎与路面的接地形状更接近于矩形 ,且对路面的作用力也呈现出非均匀分布。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工具 ,分析了不同的沥青路面结构在不同车型及其不同荷载量、不同作用力分布形式下的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 :荷载的非均布特性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 ,要远大于均匀分布 ;从受剪特性来看 ,轻型货车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特别是当其超载时 ,是不容忽视的 ;路面结构的弯沉值并不能反映出路面结构的抗剪能力 ,相反 ,当路表弯沉越小 ,表现出路面整体强度越强时 ,其面层所承受的最大剪应力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车辆超载定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车辆超载是指车辆当前负荷高于该车型的额定载荷,实际上,由于轮胎接地压力并不是简单的圆形均匀分布,而是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因而两者计算出来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很不一样.利用笔者实测的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分析了不同车辆轮胎不同胎压、不同负荷时,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不仅当车辆负荷超额时,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显著,而且当负荷不超额但轮胎胎压很高时,其对路面结构的影响也十分不利;同时,轻型货车负荷超载和(或)胎压超限时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行车荷载及路面结构对车辙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车辙的产生机理,采用实测轮胎接地压力,对柔性基层和半刚性路面结构内的剪应力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荷载条件下两种路面结构所受的剪应力有较大差异,水平力对剪应力亦有较大的影响;基层模量、面层厚度、面层模量对沥青层内的剪应力影响均比较显著.因此,为防治车辙,应该在路面设计时对路面结构组合类型的抗车辙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严格控制超载.  相似文献   

19.
A multifrontal code is introduced for the efficient solution of the linear system of equations aris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es. The factorization phase is reduced into a series of interleaved element assembly and dense matrix operations for which the BLAS3 kernels are used. A similar approach is generalized for the forward and back substitution phases for the efficient solution of structures having multiple load conditions. The program performs all assembly and solution steps in paralle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which demonstrate the code’s performance on single and dual core processor compu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