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与工程》2005,15(2):63-64
“太阳风”是来自太阳的等离子体粒子流,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说,看来太阳风能穿透火星的大气层,使水和其他分子得以逃逸.研究人员曾提出过几个理论,试图解释火星是如何由一个温暖和潮湿的地方变成如今的寒冷和干燥的地方的.这个变化一定涉及到水、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可挥发物质的逃逸.Rickard Lundin和他在欧洲、  相似文献   

2.
云中客 《物理》2007,36(11):847-847
大多数的气象模型是将大气作为一个复杂的流体力学体系,首先用大气温度并加上树轮、气象记录等数据建立起动力学方程,再利用差分法去解这个方程.这些计算表明,地球的温度将会持续地上升.但有些气象学家们怀疑,在这个计算过程中,把人类活动的人为因素过份地夸大了.因为在三维格点模型中引用了粗粒化的计算,有可能忽略了大气云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中客 《物理》2007,36(1):85-85
压电晶体的结构通常缺乏对称性,它们在受压时,其中的正负电荷将会分离.当压力足够大时,晶体将会断裂,这时正负电荷会通过断裂裂口在空气中重新复合并产生出微弱的电火花.最近美国Illinois大学的K.Susliek教授和他的同事N.Ed-dingaas教授共同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可以将这个过程增强和放大.他们把晶体的灰浆沉浸在充满氮气的石腊中,然后对其进行超声波照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成百万的微型气泡能连续不断地形成并发生内爆,从而形成了一种“声空穴化(acoustic cavitation)”现象,由它所产生出的冲击波趋动着单个晶体逐渐地相聚,这有点类似于用重锤击打晶体并对它们进行轰击一样.  相似文献   

4.
发光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树延 《物理》1990,19(9):535-538,515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光、光转换、荧光分析和光磁互促等物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1983—1988年间.“长白人参”增产总量达400万公斤,创经济效益2.8 亿元.光磁技术在吉林省推广88万亩,共增产粮食900万公斤,蔬菜300万公斤,创收达800万元之多.黄淮海平原和京津地区的应用,正在统计之中.“光助素”增产技术属于首次提出,并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树华 《物理》2007,36(3):240-240
当2000年欧洲粒子研究所(CERN)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被拆除时,该对撞机已经创造了将电子能量加速到100GeV以上的记录.但是这样高的能量并不容易达到.利用原来LEP的隧道新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造价为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许多教科书上都谈到了表现物体的惯性的质量称为惯性质量,而决定两物体间引力的质量称为引力质量.然而读者不容易懂的地方在于为什么会出现两种质量.万有引力定律不是清清楚楚地写着:“两物体问的引力和质量成正比”么?这里已经说了引力和质量成正比,为什么又要讨论这个质量与牛顿第二定律里的质量的差别呢?问题再提尖锐一点:为什么没有人讨论库仑定律中的电量q和电容器公式中的电量q的区别呢?这个问题提得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相似文献   

7.
赵凯华 《大学物理》2006,25(11):1-11
1922年前后玻尔-索末菲的旧量子论在原子结构理论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它的致命弱点也开始暴露出来.反常塞曼效应是其一,原子光谱的多重线结构是其二,更不要说氢分子离子H2^+问题了.一时多少杰出的物理学家为这些问题绞尽脑汁,设计了各种物理模型,提出一些“代用(德文Er-satz)”理论,诸如海森伯和泡利的Zwang之类,到头来还只得愁眉以对,一筹莫展.无怪乎海森伯把反常塞曼效应叫做“光谱项的动物学和塞曼植物学(Term Zoology and Zeeman Botany)”,意即在这个领域里物理学家只能像生物学家那样记录现象和描绘事实,提不出像样的理论.到1925年下半年,人们手里有了矩阵力学,问题是否可以解决了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是“自旋”.  相似文献   

8.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防止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采取冷漠的态度,似乎知识的内容与他(她)毫无关系,这是缺乏感情教育的表现.”明确地提出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我教的历届学生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差生,他们并不笨,甚至可以说是很聪明,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学习差的原因,并不是受智力因素的限制,而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中学物理常规教学中,人们也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当然,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而且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物理实验以其直…  相似文献   

9.
《物理通报》2007,(12):14
日本、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借助太阳观测卫星“太阳-B”发现了太阳上的太阳风喷口和可能与“日冕加热”现象有关的阿尔芬波.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在外地当学徒,当他获悉在家乡的年老父亲病危的消息后,便立即启程赶路.由于思念心切,他选择了全是砂砾地带的直线路径.当他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眼前时,老人刚刚咽了气.小伙子不觉失声痛哭,邻舍劝慰小伙子说,老人在弥留之际还不断喃喃地叨念“胡不归?胡不归?”.对这个古老的传说,引起了人们很多的思索,小伙子要能稍早些到家,就不会出现这种遗憾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的实验,能定量地测量科里奥利加速度.所用的实验装置简单,易于操作.用一个普通的实验装置和一个火花计时器就可记录运动物体相对于旋转参照系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位置.直接根据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的矢量定义,用简单的图解法,对实验数据作出分析就可直接得到轨道上每点处的科里奥利加速度矢量,并可明显地验证科里奥利加速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物理》1975,(3)
毛主席说:“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红旗》杂志1975年第4期发表的《认真办好自然科学研究刊物》一文中指出:“各种刊物,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刊物,尽管有各不相同的特点和内容,但归根到底,都应当成为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工具.”这里我们发表了一些读者为办好《物理》杂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结合办刊物的实际,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欢迎大家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使《物理》杂志成为名副其实的“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超短脉冲激光选通电子学全息成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最早到达光概念,分析了超短脉冲激光电子学全息实现选通最早到达光成象的原理.用超短脉冲激光拍摄全息图,相当于用多色光记录全息图,当用单色光再现这种全息图时,会给再现象造成一个模糊量.在一般全息理论中,只讨论了采用单色光记录全息图,复色光再现所造成的模糊量.因此,本文中讨论的是一个与此相反的问题,即用多色光记录全息图,单色光再现的情况,并且着重讨论了超短脉冲激光记录全息图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在用超短脉冲激光拍摄全息图时,最好采用象面全息术.  相似文献   

14.
马皓 《物理通报》2012,(1):109-110
文献[1]中用简单明了的方法分析讨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知识难点——绳子拉船问题. 绳子拉船问题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典型例子.很多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都感到非常困难,怎样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理解及求解此问题的一些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云中客 《物理》2006,35(12):1015-1015
最近雅典研究组在日内瓦欧洲原子核委员会(CERN)的实验室内进行了一项对反质子化学反应的实验工作.实验中包括有反质子氢与一对被束缚的正反质子对,这种复合的正反质子对也可称为质子偶素(protonium).质子偶索最终自身会发生湮灭并产生出偶数的可记录的带电介子.正常情况下,湮灭过程的持续时间为一万亿分之一秒.但雅典研究组却将该过程保持在较长的百万分之一秒.  相似文献   

16.
课堂笔记是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裴晓林(石家庄铁路工程学校050043)中国有句俗语叫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大意是说,再好的记忆力,也不如把该记录的内容写成文字,以便将来的复查.为帮助学生能更快更牢地掌握所学过的知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一些研究人员最近通过研究原子尺度金属膜,对磁场行为有新的认识.这个小组制作了一系列非常均匀的钴薄膜,并测量了其内部的磁场方向.他们发现当金属膜的厚度由单层原子渐次增加到三层原子时,磁场方向改变了两次,每次90度.该小组计算并详细解释了这种以前很少观察到的现象,并于4月14日在PRL(physics review letters)上发表.弄清原子尺度的磁体性质,有助于开发尺寸更小的磁存贮器.  相似文献   

18.
经过新一轮的遴选,《强激光与粒子束》继续作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2009-2010年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1989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00万条,引文记录近1800万条。  相似文献   

19.
云中客 《物理》2006,35(7):598-598
位于美国新墨西哥洲的实验室内最近创造出了比任何已知星球内部温度都要高的温度,这个温度约为20-30亿开。在Sandia国家实验室的Z—Pinch(z箍缩器)上得到了这个温度记录。当时大量电荷贮存在一个称为Marx发生器的装置内,当许多并联电容器被充电后,就迅速地转换为一组八百万伏电压的配置。这个过程被摄像机抓拍成像。如此巨大的放电过程形成了一个二千万安培的大电流,在电流通过一串柱状电线时发生了向心聚爆.这些聚爆物质就达到了我们前面所述的高温,同时还辐射大量的X射线能量。  相似文献   

20.
GeSbTe与AglnSbTe体系相变光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Ovshinsky把相变材料用于光存储以来,一大批具有可逆光存储性能的材料不断出现,其中研究较多的是GeSbTe和AgInSbTe两种体系.文章着重介绍了利用这两种材料制成的相变光盘记录介质的微观结构特点,阐述了其晶化机理;同时,较详细地概述了光盘的堆栈结构及掺杂其他元素对相变光盘性能的影响,并对比说明了GeSbTe和AgInSbTe两种体系在蓝光记录方面的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