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教材中无法定量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问题,利用GM510手持式数字压力计和压强计等简易材料,设计制作了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定量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详细介绍了实验模型的建立,实验装置的制作及定量和定性实验的操作,最后利用Excel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直观.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制实验装置演示镜子起雾现象证明了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同时也证明了表面活性剂对表面张力的大小存在影响.对于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该实验定量装置提出了基于大气压强原理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新方法.实验发现,该实验定性定量装置具有精度更高、成本更低、可操作性更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蒋敏  张小华 《物理通报》2022,(S2):107-108
通过观察饮料瓶侧壁小孔射出的水流,可以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观察水流情况的不同,可以说明压强的大小.分析了液体压强实验原理,提出了该实验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液体内部压强的演示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汉卿 《物理实验》2003,23(4):33-34
介绍了一个可以分别演示液体中不同方向、不同深度,不同密度的压强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5.
1仪器的特点及用途 在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只能抽象理解的情况下,特制此教具.该教具能形象、生动地显示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在而与质量无关.该教具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由于配备了放大标尺,学生很容易观察,易于推广,是帕斯卡实验的缩小,学生非常感兴趣.  相似文献   

6.
高永慧 《物理实验》2001,21(6):21-22
利用压强差与液体中含气量间的关系,制作出液体中含气量的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7.
对于“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 各版本教材有的没有提及而是直接给出结论, 或有的给出了实 验但在教学中不能被普遍采用. 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利用生活中的简单器材通过自制教具很好地探究了液体压强与 流速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梅长钊 《物理实验》1992,12(2):64-64
中师物理课本第一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一节,在讲述了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后,介绍了两个小实验:唇下放纸条,用力吹气时纸条飘起和朝下的漏斗里放乒乓球,用力吹气时球不掉下来。这里介绍一个学生容易做,且更为有趣的小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笔者到成都一所重点中学参观并与学生一起做了探索液体压强的相关实验,归纳了此组实验常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爱生  佟岩 《物理通报》2006,(11):56-57
学生对液体静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深度与密度有关,而与液体质量多少、不同形状无关,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加之,现行教科书中,液体压强公式是通过建立抽象的理想液柱模型后,理论推导得出,初中学生受知识储备和心理水平发展的限制,对这样呈现知识的方式不太适应,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从而成为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分化点,因而倍受一线教师的关注,许多教师都体会和认识到增加这一演示实验是很有必要的,也为此做了很多的尝试,努力研制过一些实验装置.但这些装置虽各有千秋,却都存在一个严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张景霞 《物理通报》2022,(6):131-132+141
液体压强实验的创新在于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完成教材实验,器材随处可见,体积轻小灵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于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为学生树立废物回收的榜样,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绍符  张喜荣 《物理通报》2011,40(10):79-83
液体(包括气体)发生挤压而产生压强,重力是使之发生挤压的一种因素,但不唯一,表面力也是一种因素.压强差公式p2-p1=ρgh全面体现了压强形成的这两种因素,对静液普遍适用.表面外力使液体压强"分布均匀,处处大小相等,且与外力作用在表面上的压强大小相等".这正是帕斯卡定律的实质所在.重力作用使液体压强竖直分布不均,这正是浮力存在和阿基米德原理成立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3.
拜读了<物理通报>2008年第8期<浅析液体压强实验>一文,我们觉得其中的实验l的议论尚需完善,想在此与同行们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14.
图1所示是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演示器材,用于演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玻璃筒各端口都用橡皮膜封住,无法与外界大气压相通.当将实验器材置于水槽中时,玻璃筒内的密闭气体由于橡皮膜向内凹陷而被压缩,导致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影响橡皮膜向内凹陷的程度,从而影响了实验的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15.
问题 :容器中盛有部分液体 ,当其温度升高发生膨胀时 ,容器所受压强将如何变化 ?下面分几种情况分析 :一、当容器为圆柱形时 ,如图 1所示 .设容器中盛有质量为m的液体 ,深为h ,底面积为S .则液体密度为 :ρ1=mS·h容器底所受压强为p1=ρ1·g·h =m·gS液体受热膨胀  相似文献   

16.
吴昊  朱文军  陶恒 《物理通报》2021,(1):134-136
阅读一篇文章,收获一些启发.以液体压强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坚持科学性、强化探究性和注重时代性3个维度,探讨和审视创新实验中的科学精神要素.  相似文献   

17.
简析"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公式验证"实验的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天键 《物理实验》2002,22(1):29-31
“静止液体内部压强公式验证”在现行教材中有两种实验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的设计策略,说明其作用、效果及操作上的困难,指出合理的与不合理诸因素,从而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化难为易,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旋转液体中的压强分布,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向轴心运动的原因,以及该规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亮 《物理通报》2023,(9):63-68
在分析浸没物体表面所受液体压力类问题时,运用平均压强可避开繁难的数学计算迅速求解.但该方法有严格的应用前提,如果不注意物体几何形态与浸没姿态,贸然推广便缺乏必要的严谨性.文章对平均压强的确定方法及其在求解压力中的应用原理进行了理论思考,并结合教学中的3类常见实例探讨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液体压强计中U型管液面难以调平的问题,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进,将U型管改为勺型管,并固定在有刻度的展示板上,同时将探头固定在可上下滑动的横杆上,使其可以沿着有刻度的金属杆移动.改进后的装置便于准确地读取数据,提高了实验效果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