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嵌段共聚物PI-b-PMMA和不同羟基含量的改性聚苯乙烯PS(OH)组成的共混物因PM-MA嵌段和PS(OH)间的玻璃化转变相当接近而不能用通常的DSC法判别其相容性。通过共混物的焓弛豫,得到相容性明确的DSC判据,且与电镜观察结果一致。共混物中的Tg增宽效应可通过江明等提出的链密度梯度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2.
采用DMA和TEM系统研究了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物(PBD-b-PMMA)与聚氯乙烯(PV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问题。结果表明:PVC/PBD-b-PMMA共混体系具有部分相溶性。相容的程度与共混体系的组成、组分聚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共聚物中PBD和PMMA嵌段的比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DSC、DMA、TEM和XPS对[PSF-PDMS-PHS]n/PSF共混物的相容性及表面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DMS在共混物表面的富集与PSF均聚物和[PSF-PDMS-PHS]n中硬段的相容性有关;PDMS在相容的共混物体系表面的富集与对应的多嵌段共聚物组成基本相近;不相容共混物体系表面PDMS的富集程度相对较高,当共混物本体中有机硅含量从1%增至5%,表面层PDMS的含量迅速增加,可达到嵌段共聚物中PDMS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聚氯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动态力学分析(DMA)和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氢化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HPBD-b-PMMA)共聚物增容剂对聚氯乙烯(PVC)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增容剂使共混物中两相的玻璃化温度发生变化,说明其相容性增加.FTIR的结果表明,增容剂中羰基与PVC的α氢形成氢键,使CO,H─C及C─Cl的振动频率变化,峰形加宽.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甲基硅氧烷-b-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重点研究了增容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和软科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具有优良的增容作用,改善了PDMS/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其抗张强度由3.4MPa提高到7.6MPa。  相似文献   

6.
POM/EVA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力学测试、扫描电镜(SEM)、热分析(DSC)等手段研究了聚甲醛(POM)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POM/EVA)的力学性能及其微同形态;用聚甲醛与马来酸二丁酯(DBM)的接枝物(POM-g-DBM)作相溶剂,能改变共的两相间的粘结力,从而提出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改变了POM/EVA共混物的断裂方式,微观形态及结晶性能,对其热性能影响不大;通过改变PO  相似文献   

7.
用DSC和WAXD方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丙烯辛烯-1)(HDPE/EPO)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共混物的DSC曲线皆呈单峰,表明共混体系形成了共晶。晶胞参数a及结晶度随共混物组成而变,进一步证明HDPE/E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潘雁  黄玉惠 《应用化学》1997,14(2):53-56
用DSC、DMA研究了羧化聚苯醚(CPPO)/聚(苯乙烯-乙烯吡啶)(PSV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与CPPO/PS体系相比,乙烯吡啶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共混相容性.这主要是由于CPPO中的羧基与PSVP中的吡啶基之间通过质子转移形成的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两组分分子的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9.
用DSC和WAXD方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丙烯辛烯-1)(HDPE/EPO)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共混物的DSC曲线皆呈单峰,表明共混体系形成了共晶。晶胞参数a及结晶度随共混物组成而变,进一步证明HDPE/E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EVA增容PP/HDPE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作为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体系的增容剂,通过冲击实验、拉伸实验、示差量热扫描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系统地研究了共混体系的性能与其形态结构之间的。结果表明,EVA是PP/HDPE共混物较好物增容剂,EVA可以使PP、HDPE的晶相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增加PP和HDPE的相容性,同时共混物的冲击韧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含偶氮基的聚苯乙烯预聚物(PS ACPC)作为引发剂,合成了苯乙烯(St)分别与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β 羟丙酯)(HPMA)的嵌段共聚物,考察了PS ACPC引发第二单体的聚合反应行为,以及影响第二单体转化率和均聚物含量、共聚物组成的因素.用溶解性、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动态接触角(DCA)等表征了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2.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以聚苯乙烯-b-聚(乙烯-co-丙烯)(SEP)为主链、无规分布且数目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A)为支链的嵌段接枝共聚物SPEG,发现在甲苯中因支链PEMA与聚(苯乙烯-co-对六氟丙基-α-甲基苯乙烯)「简称PS(OH)」的氢键络合作用和EP嵌段的溶解作用导致了聚集体的胶束化,研究了胶束的尺寸及其分布对PS(OH)中羟基含量和共混物组成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DIRECT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AMARIUM (Ⅲ) COMPLEX WITH 2-HYDROXY-2,4,6-CYCLOHEPTATRIENONE (TROPOL...  相似文献   

14.
聚醋酸乙烯酯与铜(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ESR、UV和IR表征Cu(2+)离子与PVAC的配位反应。根据CUCl2·2H2O乙醇溶液与PVAc-CuCl2·2H2O乙醇溶液的电导率差值随Cu(2+)离子摩尔浓度变化的明显转析点得知,1个Cu(2+)离子大约能与PVAc4个链节单元配位。证实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的聚合体是无规PMMA,得率为70%。讨论了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络合催化引发下的游离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制样过程聚β-羟基丁酸酯/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DSC、SAXS、POM等实验结果表明,PHB/PVAc共混物经溶液成膜后处于分相的状态,PVAc对PHB的结晶能力影响不大;而经融处理后,PHB/PVAc共混物则处于相容的均相状态,随PVAc的含量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QUANTUM CHEMICAL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PRODUCING OXYGENATES IN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ON M/SiO_2 (M=Ni, Ru, Rh, Pd) CA...  相似文献   

17.
SYNTHESES,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SIS OF (dppe)Rh(μ-CO)_2M(CO)_3(M=CR,Mo,w)CARBONYL COMPOUNDS¥ChangPingSHAO;JaieYuWANG;XiuZ...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制样过程对聚β-羟基丁酸酯(PHB)/聚醋酸乙烯酯(PVA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DSC、SAXS、POM等实验结果表明,PHB/PVAc共混物经溶液成膜后处于分相的状态,PVAc对PHB的结晶能力影响不大,而经熔融处理后,PHB/PVAc共混物则处于相容的均相状态,随PVAc在共混物中含量的增加,PHB的冷结晶温度升高,球晶增长速率下降,织态结构变得不规整。当PVAc的含量高于80%时,PHB失去结晶能力。  相似文献   

19.
聚环氧乙烷为支链的两亲共聚物的表征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端基带有甲基丙烯酸酯的聚环氧乙烷大分子单体(PEO—MA)分别与小分子单体苯乙烯(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得到了三种具有不同主链结构的以聚环氧乙烷(PEO)为支链的两亲接枝嵌段共聚物(分别简写为:PS─g─PEO,PMMA─g─PEO,PMA─g─PEO).用GPC、IR、1H─NMR、WAXD和DS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接校共聚物的结晶性能、乳化性能以及在Williamson反应中相转移催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主链结构有不同的结晶度,并随支链PEO含量的增加,分子量的增大而提高;其乳化体积和相转移催化反应的转化率均随着共聚物浓度的增加、支链PEO含量的增人而增大,随支链PEO分子量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醋酸纤维素(CDA)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共混物溶液的绝对粘度和特性粘数,发现CDA和PVP分子链段间有缔合现象,用富里哀变换红光谱(FTIR)研究了共混物的吸收光谱,发现共混物中CDA的羟基吸收峰和PVP的羰基吸收峰均向低频方向迁移,证明了CDA的羟基和PVP的羧基之间有氢键形成,研究结果表明CDA和PVP的相容性及其特殊相互作用来源于不同分子链段间的氢键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