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C_(60)的产生与石墨晶面的关联(I)谢兆雄,刘朝阳,林逢辰,王春儒,郑兰荪(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关键词C_(60),激光溅射,石墨晶面Smallay等[1]曾以激光在超声分子束喷口的喉道处蒸发石墨得到了C... 相似文献
3.
激光法产生球烯负离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_(60)及其他具有封闭结构的球烯(Fullerene)的产生与研究是当今化学界的热门课题。我们在自制的仪器上,以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溅射单质碳样品,产生球烯的正负离子。最近又在相同条件下记录了煤、稠环芳香烃等10余种有机物的负离子质谱,发现其中许多物质均能产生球烯负离子,且质谱特征十分相似,与以往观察的正离子质谱有明显不同。实验结果揭示了球烯负离子的激光产生与样品组成和结构的关联。 实验装置另文介绍。激光波长532nm,脉冲7ns,功率密度接近10~8W/cm~2。实验中通过 相似文献
4.
5.
6.
纳米金刚石球晶的激光溅射产生与透射电镜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技术日趋成熟的同时,气相沉积(CVD)条件下实现常压金刚石膜的合成已倍受人们的关注.利用脉冲激光溅射石墨,发现可在一定的基底上获得一类具有某些金刚石特征的薄膜,即类金刚石碳膜(DLC)[‘-‘j.这为在常规条件下合成金刚石带来了新的希望.但DLC只具有金刚石的某些特征,而基本上不具备晶体的有序结构[”’j.我们曾报道了在激光液相溅射的产物中观察到众多的碳球D‘,并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EM)、选区衍射(SAED)及其它相关实验,确定了其具有金刚石结构.且实验部分实验所用的激光是Q开关Nd… 相似文献
7.
8.
C_(60)的产生与石墨晶面的关联(Ⅱ)谢兆雄,刘朝阳,王春儒,林逢辰,郑兰荪(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关键词C_(60),球烯,激光烧蚀,高序热解石墨,六元环平面C60及其它球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但有关其形... 相似文献
9.
原子簇离子的激光溅射产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原子簇的研究已成为十分活跃的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化学与物理学家的兴趣。这些兴趣的增加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原子簇作为单个原子与宏观晶体之间的中间物质状态,自然成为联系二者的桥梁。目前 相似文献
10.
11.
硫化钼纳米管的激光真空溅射产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硫化钼纳米管的激光真空溅射产生张强,黄荣彬,刘朝阳,郑兰荪(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关键词纳米管,硫化钼,激光溅射自Iijima[1]发现碳纳米管以来,纳米管的研究一直是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随后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2.
自从C_(60)被发现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其具有非常稳定的结构,但我们最近在实验中发现,C_(60)在激光的作用下不仅能形成正负离子,还能进一步聚合成为更大的碳原子簇离子。 1 实验部分 实验在自制仪器上进行。实验中采用高纯C_(60)样品,溅射样品的脉冲激光束波长532nm、脉宽7ns、功率密度10~7W/cm~2。激光产生的正负离子以两台原位飞行时间质谱仪同时检测。实验在10~(-4)Pa真空下进行,实验过程中未引入任何气源。 相似文献
13.
以单壁碳纳米管和二茂铁为原料, 采用气相扩散法合成填充率较高的二茂铁掺杂单壁碳纳米管(Fc@SWNTs)的复合材料. 考察激光辐射对样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激光功率达到20 mW时, 对样品进行10 s辐照, 样品的拉曼光谱出现了稳定的新峰. 对比分析发现, 二茂铁在激光辐照后形成了碳化铁, 同时部分碳源转化成碳管形成了双层碳管. 表明碳化铁是二茂铁裂解向内层碳管转化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4.
碳/磷二元团簇的激光溅射产生、光解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上用532nm激光溅射碳/磷混合样品,所得团簇分为两类:碳/磷二元团簇离子和纯碳团簇离子的相对强度随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而变强,说明磷对纯碳团簇离子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所形成的碳/磷二元团簇中,正离子主要有CnP^+2(0〈n〈30),CnP^+3(0〈n〈22)两类,而负离子则较多,有CnP^-(0〈n〈20),CnP^-2(0〈n〈30),CnP^-3(n为2-30间的偶 相似文献
15.
激光作用产生离子引发的苯乙烯聚合邹友思,林国良,黄荣彬,刘朝阳,郑兰荪(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61005)近年来,以高能量密度的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溅射固体样品,已成为产生原子簇正负离子的一种有效手段。1993年,美国化学家...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高能量密度的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直接溅射金粉和红磷的混合物,产生了丰富的金-磷二元原子簇正负离子(m=1~21,n=1~20)和,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这些簇离子的相对信号强度大都呈现奇偶交替的变化规律.随着成簇原子数的增加,簇离子组分中磷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对应于相同成簇金原子数的成簇磷原子数分布范围变窄,簇离子的结构与性质逐渐由简单络离子向其宏观凝聚态化合物转化.在较大的簇离子中,成簇金原子很可能相互成键,构成簇离子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20.
以脉冲激光在高真空中溅射钒粉和硫粉的混合物,产生了一系列钒硫原子簇正负离子。根据对其实验记录的激光等离子体质谱进行分析,发现钒硫原子簇的化学键基本上是共价型的,对应于相同钒原子数目的正负离子的相对丰度分别符合于不同形式的对数正态分布。正离子的相对丰度随硫原子数的增加呈对数衰减,由此可以确定各种大小簇合物的簇骼与几何构型;负离子的相对丰度则基本上呈正常的正态分布,说明在簇骼上结合了不同数量硫原子的负离子之结构稳定性大致相近。在实验中还观察到一类硫原子含量较高的簇离子,其中的部分硫原子可能在本身成键形成环状的硫集团后,又与原来的簇骼结合,因而在硫原子数较多时它们的相对丰度符合另一条对数正态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