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α-氯汞代乙醛与芳基重氮盐在铜盐存在下反应,生成氯化芳基汞,用这种方法合成了12种氯化芳基汞,这可能是一种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2.
甲基氯矽烷可以在偶氮雙異丁腈的引發作用下,用氯化硫醯進行氯化反應,得到相應的單氯化產物。反應進行速度随着被氯化的矽烷中所合之矽氯鍵增多而減慢。增加引發劑的份量可以增加反應速度。三甲基氯甲基矽烷可以用氯化硫醯與過氧化苯甲醯進行氯化,得三甲基(二氯甲基)矽烷和二甲基二(氯甲基)矽烷。  相似文献   

3.
在很多有机化学教科書中,对於三氯化磷与醇及五硫化二磷与醇的作用,一直存在着不正确的記載及不妥当的說明。我國高等学校所編的講义,因引用这些材料,所以有些也犯同样錯誤。我們提出这兩个問題,並作較詳細的討論,希望引起注意,並希望有所指正。 1.三氯化磷与醇的作用在很多有机化学教科書中(Karrer,1951年版,80頁;Bernthsen,1946年版,63頁;Lucas,95頁;(?),1951年版,112頁;哈欽斯基,中譯本,54頁;Lowry Harrow,1932年版,43頁;Perkin-Kipping,1922年版,120頁),都記載着三氯化磷与醇作用產生氯化烷及亞磷酸的反应,並以此作为鹵代烷  相似文献   

4.
<正> 前言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经氯化后生成氯化纸浆废液即氯化木质素磺酸钙,从其浆液粘度、凝胶时间、凝胶强度、抗渗性能及凝胶体耐老化性能等方面都较原来的铬木质素优越。目前国外已注意发展这种灌浆材料,国内尚未见此研究报道。本文旨在研究利用纸浆废液的氯化作为一种灌浆材料,探讨纸浆废液中木质素磺酸钙引进氯原子后的结构及其性能。基本原理木质素磺酸钙的氯化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而氯在水溶液中以分子氯和次氯酸平衡存在:  相似文献   

5.
作者将下列两类矽烷以及两种氯代异丁烷进行气相(光照)氯化,找出二氯取代的产物,其两个氯原子的相互位置和原来矽烷裹有无矽氯键有很大关系。 (CH_3)_nSiCl_(4-n) (CH_3)_mSi(CH_2Cl)Cl_(3-m) n=2,3,4 m=1,2,3 在没有矽氯键的矽烷,两个氯原子取代在不同甲基上的产物比较取代在同一甲基上的为多,这和碳化氢的取代相同。在具有矽氯键的矽烷,二个氯原子取代在同一甲基上的产物比较取代在不同甲基上的为多,这和碳化氢的取代不同。作者认为矽氯键之所以有这种影响是因为它一方面阻尼α-位甲基氯化,另一方面还促进α-位氯甲基的继续氯化。  相似文献   

6.
Tottori大学的J.Kiji等人建议,用直接氯化聚苯乙烯的办法可以制备聚(对-氯苯乙烯),不一定要像通常那样通过对-氯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来制备。当催化剂为五氯化锑时,Kiji等人发现聚合物中的苯上都是单氯取代的,对位和邻位之比为12:1。氯化聚苯  相似文献   

7.
用化学及煤岩学方法研究了在水介质中褐煤的氯化过程,提出了煤氯化的特点、反应机理和氯化煤的化学组成。于10—100℃温度范围内,在水、煤悬浮液中褐煤和氯气反应将使煤的氯、氧含量增加,碳、氢含量减少;并放出氯化氢;煤的岩相性质也逐渐变化。所得氯化煤的氯含量最高达到37.2%(可燃基)。由于氯化煤古有大量活性官能团,所以它具有一系列新的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钙基废弃物———电石渣煅烧后脱除HCl。在煅烧/氯化反应器上研究脱氯反应温度、HCl体积分数、颗粒粒径和煅烧温度对电石渣脱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石渣在700℃时取得最高氯化转化率;脱氯反应温度高于650℃后,电石渣氯化转化率均高于石灰石,电石渣高温脱氯更有优势。电石渣氯化转化率随反应气氛中HCl体积分数提高呈线性增长。随电石渣颗粒粒径增大,氯化转化率缓慢降低。高于900℃的煅烧温度不利于电石渣脱除HCl。煅烧后电石渣分布在2~10 nm的孔隙较多,氯化后分布在此孔径范围内的孔容和孔面积分别降低了56.2%和62.2%,2~10 nm孔隙是煅烧后电石渣吸收HCl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类咪唑环阳离子上同时含有氯和氟元素的新型离子液体,即 和 。这类离子液体是将其前驱体甲基丁基咪唑氯盐或甲基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经过氯化取代和氟化取代反应来制备的。采用氢核磁共振谱(1H-NMR)确定了氯化反应过程中氯取代氢的位置,结果表明,氯主要取代咪唑环上的氢以及部分丁基侧链上甲基基团中的氢。考察了这类离子液体的水溶性,热稳定性以及黏度。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经氯化和氟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憎水性。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外延工艺用的三氯化砷,含有一定量挥发性氯代烷,容易与铬、钼、钨、钒等金属反应生成难溶的碳化物,影响器件的质量。本文根据三氯化砷极易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不挥发易溶解的亚砷酸盐和氯代烷在室温下不易与碱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试验了碱溶解分离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化砷中挥发性氯代烷碳含量。试验确定,1200℃氧气流中包括四氯化碳在内的所有氯代烷能够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经甲烷转化炉转化,生成的甲烷用氢火焰离子化鉴定器检定,可以测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邻氯甲苯的氯化气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气相色谱(GC)同时测定邻氯甲苯氯化产物中的邻氯苄基氯,邻氯苄叉二氯,邻氯苄川三氯以及邻氯甲苯含量的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n=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GC、GC/MS研究了通过2-氯-6-硝基甲苯(A)氯化制备α,α,2,6-四氯甲苯的反应过程。发现氯化首先在α-甲基上进行,生成α,2-二氯-6-硝基甲苯(B),B经硝基取代氯化(主要途径)生成α,2,6-三氯甲苯(C),C进一步发生α-氯代生成目的产物(D)。少量B还可经进一步的α-氯化形成α,α,2-三氯-6-硝基甲苯(E),E进一步发生硝基的氯取代而形成D。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4,4'-(2-氯-4-硝基重氮氨基)联苯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发生显色反应,提出了光度法测定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4,4'-(2-氯-4-硝基重氮氨基)联苯与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形成1:2紫红色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6×104...  相似文献   

14.
氯过氧化物酶修饰电极对一氯二甲酮的催化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氯过氧化物酶溶液(Chloroperoxidase, CPO)与Nafion分散的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混合后直接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得修饰电极. 这个固定了氯过氧化物酶的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 在pH=5.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测得的循环伏安曲线上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电流峰, 经过与裸电极和没有固定氯过氧化物酶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测得的循环伏安行为对比后确认, 碳纳米管对氯过氧化物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反应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利用该修饰电极能催化一氯二甲酮氯化为二氯二甲酮, 无需添加过氧化氢作为反应启动剂, 紫外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 每摩尔氯过氧化物酶可催化氯化4.0×105 mol 的一氯二甲酮, 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固相氯化法合成氯化聚乙烯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在不同条件固相氯化聚乙烯(CPE)的红外光谱,探讨了一步和两步氯化合成的CPE的结构差别,着重讨论了两步氯化的CPE结构特点。从观察表征结晶结构和—(CH_2)_n—链段氯分布的特征频率变化表明,低温固相氯化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并且在CPE中形成高氯化和低氯化链段(或未氯化)的嵌段结构。在两步固相氯化时,晶区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氯化作用已不局限在无定形区,其结晶结构的破坏主要同第二步氯化程度有关,即使CPE氯含量相同,若前后两步氯化程度不同,结构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1961年編輯出版了一批新教科书,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但可能因为編、印都很仓促,一部分教材除印刷錯誤很多外,尚存在一些編誤。例如关于溶度积的数学表达式的导出,在几种教材中都存在有錯誤概念。北京化工学校及合肥化工学校等七校合編的“无机化学”就是如此。在讲述非均一体系的貭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时,教材已很明确地讲述过“固体的浓度”是无意义的。但在导出溶度积的数学表达式时却应用了“固体浓度”这个概念。人民教育出版社高教用书編輯部組織編选的“分析化学”也有  相似文献   

17.
以N-氯代丁二酰亚胺为氯源,在温和、简便的条件下实现了异腈的双氯化反应,合成了N-苯基二氯亚胺类化合物.通过研究溶剂、温度、时间、氯源种类及其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优反应条件.该反应底物普适性较好,不同官能团取代的异腈皆能成功地得到双氯化产物,最高收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8.
聚酰胺纳滤/反渗透复合膜的耐氯性能较差,严重影响膜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膜系统运行成本。就此,很多学者从多方面展开了耐氯复合膜的研究工作。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耐氯纳滤/反渗透复合膜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聚酰胺的氯化降解机理,归纳介绍了新的膜制备工艺、新型膜材料的研究、传统单体的改性、膜表面的接枝和涂覆等提高纳滤/反渗透复合膜耐氯性的方法。在分析各类方法优劣的基础上,对聚酰胺膜的耐氯改性工作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聚酰胺反渗透膜复合膜耐氯改性所面临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元素溴、N-溴代二乙胺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对戊烷、已烷和庚烷进行光溴化,发现这三种溴化剂所得的溴戊烷、溴已烷和溴庚烷,它们所含异构体的比例都各不相同.其中以2-位异构体含量最多,1-位异构体几乎没有.作者等以溴分子的活性与烷基自由基移位进行解释,并与光照氯化结果相比较,氯化由于氯比较活泼,自由基来不及转位,即与氯反应,因而1-位异构体含量多。  相似文献   

20.
以三氯异氰尿酸为氯源,探索了腙和三氟乙醛芳腙的氯化反应,高产率地得到了一系列氯代芳腙和三氟乙酰氯芳腙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易于操作,氯源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氯代芳腙及三氟乙酰氯芳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