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双-β-萘甲酸多亚甲基二醇酯(B_n)在二甲基亚砜-水(DMSO-H_2O)和乙二醇-水(EG-H_2O)两种混合溶剂中的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以及温度、溶剂组成对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疏水作用使B_3、B_4、B_5和B_(10)的两个发色团在基态时相互重叠,因此被激发时,很容易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B_2的激基缔合物中,两个亚甲基为顺叠式构象,在基态时两个发色团只能相互靠近.以减小排斥能.受激后,两个发色团需稍作运动,才能形成激基缔合物,测定了B_2激基缔合物形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并和β-萘甲酸酯发色团形成分子间激基缔合物的参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几种双-β-萘甲酸多次甲基二醇酯及双-β-萘基烷烃次甲基链上被极性基团取代的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谱。结果表明,它们都能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对于双-β-萘甲酸多次甲基二醇酯来说,其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强度与链长有关,以三次甲基链为最大。对于双-β-萘基烷烃取代衍生物来说,由于吸电子基团的引入使两个萘环的电子云密度不等,它们所形成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峰都比未取代的1,3-双-β-萘基丙烷有所蓝移。在极性溶剂乙腈中其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峰的位置虽然不变,但IE/I2值则有所降低,表现出既不完全与激基缔合物相同,又不完全与激基复合物相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徐承柏    寿函森  佟振合 《化学学报》1988,46(4):353-359
本文研究了双-β-萘甲酸多亚甲基二醇酯(Bn)在二甲基亚砜-水(DMSO-H2O)和乙二醇-水(EG-H2O)两种混合溶剂中的稳态和时间辨荧光光谱以及温度、溶剂组成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发现疏水作用使B3、B4、B5和B10的两个发色团在基态时相互重叠, 因此被激发时, 很容易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 B2的激基缔合物中, 两个亚甲基为顺叠式构象, 在基态时两个发色团只能相互靠近. 以减小排斥能. 受激后, 两个发色团需稍作运动, 才能形成激基缔合物, 测定了B2激基缔合物形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并和β-萘甲酸酯发色团形成分子间激基缔合物的参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β-萘甲酸十六碳酯的L-B膜。分别用Y型、Z型,以及含有硬脂酸的β-萘甲酸十六碳酯与单纯硬脂酸间隔挂法,将分子膜转移至石英载片上,研究了β-萘甲酸十六碳酯分子膜吸收以及荧光光谱。并与溶液和固态中的荧光光谱作了比较。在氯仿溶液以及在固态,β-萘甲酸十六碳酯只呈现其单体的荧光。然而,在L-B膜中,除了观察到单体的荧光外,还观察到了激发态二聚体以及激基缔合物发射的荧光。通过对β-萘甲酸十六碳酯分子膜进行热和水处理后,发现L-B膜中亲水层的介质环境有所改变,从而造成亲水层中的亲水基团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β-萘甲酸十六碳酯二聚体和激基缔合物在L-B膜中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乙二醇-水(EG-H2O)和二甲基亚砜-水(DMSO-H20)混合溶剂中,β-萘甲酸十二烷基酯和十六烷基酯很容易发生簇集.本文研究了簇集体中的β-萘甲酸酯在—40℃3到90℃温度范围内的稳态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以及荧光偏振,测定了激基缔合物形成和解离的速度常数,求出激基缔合物形成的活化能,焓变和熵变分别为10.9±0.4kJ/mol,—16.7±0.4kJ/mol和—50±4J/mol·K。A12和A16簇集体分别在—20℃和5℃发生相变.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簇集体内的微观粘度。  相似文献   

6.
前文报道了长链β-萘甲酸烷基酯在不良溶剂中形成激基缔合物,为长链分子在不良溶剂中发生簇集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报道证明长链分子在不良溶剂中发生簇集的另一个实验事实.长链水杨酸烷基酯在二甲基亚砜-水(DMSO-H_2O)和乙二醇-水(EG-H_2O)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分布以及荧光量子产率与短链水杨酸烷基酯的显著不同,这些差别可以用长链分子发生簇集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延迟荧光和偏振光谱,研究了乙烯基二苯酮(VBP).乙烯基萘(VN)均聚物,共聚物在77K玻璃态稀溶液中的三重态能量传递,聚乙烯基萘(PVN)可发出强的延迟荧光,证明分子链上存在着三重态迁移和T-T湮没.它和VBP的共聚物Co(VBP-VN),在本工作的组成比条件下,由于"BP"基团高的系间窜越能力和链上基团间的能量迁移导致萘的延迟荧光消失.从二苯酮(BP)发色团光强度序列:BP>Co(VBP-St)>P(VBP),也证明因T-T湮没的存在,使P(VBP)的光强度降低.此外,PVN,PVBP及其共聚物的荧光,光偏振度小于对应的小分子,进一步证实了分子链上的能量迁移.  相似文献   

8.
徐承柏  佟振合 《化学学报》1990,48(2):174-179
在二甲基亚砜-水(DMSO-H2O)混合溶剂中, 长链β-萘甲酸烷基酯(An)、长链脂肪酸9-蒽甲醇酯(En)和长链饱和烷烃(Cn)相互簇集形成共簇集体, An通过共振机制向En进行单重态能量传递, 在每个簇集体含近一个给体分子和一个受体分子的情况下, 能量传递效率高达50%,簇集体内能量抟递的速度比簇集体同的大一个数量级, An激基缔合物也可向En进行能量传递, 但效率很低, 由于形成激基缔合物的过程与能量传递过程相互竞争, 激基缔合物的形成降低了能量传递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二甲基亚砜-水(DMSO-H2O)混合溶剂中, 长链β-萘甲酸烷基酯(An)、长链脂肪酸9-蒽甲醇酯(En)和长链饱和烷烃(Cn)相互簇集形成共簇集体, An通过共振机制向En进行单重态能量传递, 在每个簇集体含近一个给体分子和一个受体分子的情况下, 能量传递效率高达50%,簇集体内能量抟递的速度比簇集体同的大一个数量级, An激基缔合物也可向En进行能量传递, 但效率很低, 由于形成激基缔合物的过程与能量传递过程相互竞争, 激基缔合物的形成降低了能量传递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的包合作用,求得了二者的包合常数和包合比.进一步研究了CDs、KDTN及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超分子体系,计算了结合常数和结合比.结果表明:β-CDs-KDTN-BSA能形成1∶1∶1的三元配合物,环糊精与KDTN的包合有利于与BSA作用,其结合常数大于KDTN与BAS的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11.
电位溶出分析法的理论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祖训  周琦 《化学学报》1983,41(5):403-409
本文推导了电位溶出分析法的过渡时间和电位-时间曲线方程式,并成功地进行了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十分符合。  相似文献   

12.
严秀平 《化学学报》2001,59(7):987-993
深入系统地讨论了以编结反应器(KR)为吸附介质的流动注射(FI)在线预富集分离与原子光(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超)痕量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与常用的FI在线C18微柱预富体系相比,KR体系不需填料作吸附剂、反压低、可用较大样品流速以补偿其富集效率低的缺点,并且使用寿命几乎无限长。KR吸附体系具有经济、简便和易操作等优点,是替代常用的FI在线C18微柱预富集的比较理想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为检测器, 将流动注射技术直接用于二氧化硫气体分析。详细研究了气体流动体系的连接方式、气体流速以及体系中压强的变化对分析信号的影响, 得到最佳连接方式, 比较了载气流速对气体流动注射分析和连续流动分析的影响。气体流动注射分析法重现性较好, 测定2890×10^-^6mol/mol SO2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n=12), 测定速度快, 可达50样/时。连续流动分析能达到气体传感器的稳态响应信号, 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倒数示波计时电位法的研究: 新线路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俊杰  郑建斌  沈岚  高鸿  卜海之 《化学学报》1993,51(10):999-1004
本文研制了获得倒数示波计时电位图的新线路, 并加上电流反馈装置。这套装置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应用此线路, 我们用新的方法进行了峰电位的测量、痕量物质的分析及药品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薛永军  袁倬斌 《化学学报》1989,47(12):1201-1205
卷积伏安法(新极谱法)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电化学分析方法, 本文报导了逐级电子转移过程的0.51次微分电分析法的理论和实验结果, 用计算机模拟了理论极谱图, 讨论了标准分离电位和电子转移数对极谱的影响 。并选择0.1M的NH~4Cl-NH~4OH作为缓冲溶液中铜(II)的还原作为检验理论和实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江海亮  阮大文 《化学学报》1991,49(8):757-762
本文应用多目标罚函数单纯形法对汞I(II)催化亚铁氰化钾与硫脲配体置换反应测定汞(II)的实验条件优化,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法用于标准水样中痕量(II)的测定,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陈乔  张祖训 《化学学报》1992,50(8):800-804
本文提出线性变位极谱卷积和去卷积配位吸附不可逆波理论, 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18.
童沈阳  孙国斌 《化学学报》1988,46(8):812-815
研究了以meso-四(N-甲基-3-吡啶基)卟啉测定锌痕量锌的荧光光度法, 其灵敏度较其它水溶性卟啉衍生物测定锌的分光光度法要高, 检出量为1ppb, 线性范围为0-1.0μg/25mL. 方法已用于测定自来水和头发中的微量锌,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溶液中溶菌酶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鄢远  刘韬  黄坚锋 《化学学报》1997,55(12):1214-1218
本文采用荧光分析法(荧光光谱、荧光偏振度)结合内源荧光探针色氨酸残基对溶菌酶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构象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荧光光谱可对溶菌酶溶液构象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较直观地表征色氨酸残基在溶菌酶分子中的微环境及其在不同条件下构象的变化,得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Nafion修饰电极还原计时电位溶出法的理论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推导了Nafion修饰电极还原计时电位溶出法的过渡时间和电位-时间曲线方程式。经过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