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测定银铜合金中的杂质,用硝酸溶样,加盐酸沉淀分离银,滤液蒸干后灼烧成氧化物进行光谱测定。方法的检测下限锌0.001%,铅、铋、镉、锑、铝、铁、镁、锡≤0.0005%。杂质9次平均测定的变异系数对银铜-28为6.8%,对银铜-50为6.5%。平均回收率为100.17%。一、标准的制备锌、铁、铅、铋、镁、镉标准  相似文献   

2.
用原子吸收法无须分离主体元素铋,样品分解后直接在稀硝酸介质中同时测定低量的铜、铅、铁、银。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易于掌握,干扰少。在分别含有2微克铜、4微克铁、20微克铅、2微克银的25  相似文献   

3.
ICP-AES法测定锌阳极中的铝、镉、铁、铜、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频功率、雾化压力、辅助气流量和泵速等试验条件,建立了ICP-AES法测定锌阳极中铝、镉、铁、铜、铅的方法。用该方法测定锌阳极中的铝、镉、铁、铜、铅,其RSD分别为0.17%、0.63%、2.7%、5.2%、2.5%,回收率分别为99.3%-101.2%,99.3%-100.3%、97.1%-102.2%、97.8%-102.9%。对锌阳极试样进行测定,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GB4951-85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非平衡态-恒电位配位滴定法同时测定铁和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云  孙健  于雪涛  李通化 《分析化学》2005,33(12):1764-1766
以氟离子溶液作滴定剂,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在氟-铝反应没有达到平衡条件下通过恒电位配位滴定法同时测定了铁和铝。控制溶液的pH值为1.5,温度为25℃,硝酸钠离子强度调节剂浓度为0.1mol/L,反应时间为60s。在氟-铁反应达到平衡,但在氟-铝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的条件下,采集滴定数据。根据非平衡条件下,响应值的重现性,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常数kFe、kAl及k0,进而计算出铁和铝的浓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材料失重、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分别测试了温度为30 ℃,浓度为1.0 mol·L~(-1)盐酸溶液中不添加和添加银纳米颗粒时铝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当银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014 g·L~(-1)时,其防护效率达96.4%.随着银纳米颗粒的浓度增大,铝/溶液界面的双电层电容值减小,说明铝的表面发生了银纳米颗粒的吸附.朗缪尔吸附等温方程和动力学-热力学模型均可以较好地拟合所得到的实验数据.为了确认铝金属表面与银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类型,得到了铝的零电荷电位值.研究发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分析,并结合电化学实验后铝电极表面的外观观察,可以很好地解释材料失重和电化学测试得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水合肼还原重量法测定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品经过硝酸分解后,用过量的氨水分离铅、铁、铝等金属离子,用EDTA掩蔽铜、锌和其他残留的金属离子,用水合肼作还原剂,将银还原成单质沉淀,过滤,洗涤,灼烧,恒重。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其他方法测定值一致,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分别对银含量为2.54%和10.00%的样品重复测定12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0%和0.64%,此方法适用于1%以上银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检测淀粉制品中铬、铅、铝、镍、铁5种金属残留的检测方法。利用微波消解仪对样品进行消化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铬、铅、铝、镍、铁5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3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0。检出限分别为铬0.08μg/L,铅0.04μg/L,铝0.09μg/L,镍0.04μg/L,铁0.05μg/L。5种待测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4.8%~107.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6)。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用于淀粉制品中铬、铅、铝、镍、铁5种金属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付佩玉  杨启霞 《分析化学》1999,27(9):1054-1057
对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作铁(Ⅲ),铜(Ⅱ)的配位滴定指示剂进行了研究.在pH1.8~2.0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铁(Ⅲ).在滴定铁(Ⅲ)后的溶液中,加入对铝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在pH3.8~4.0煮沸下,铝(Ⅲ)与EDTA生成稳定的络合物,过量的EDTA用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从而测定铝(Ⅲ).  相似文献   

9.
利用稀王水溶解试样,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锌-铝-镉牺牲阳极中铝、镉、铁、铅、铜和硅6种元素的分析方法。各元素的精密度均小于5%,检出限及回收率分别在0.0012%~0.016%和94.6%~105%。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检测结果与其它实验室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湿法冶炼产出的析出锌,经过冲床冲压脱模、马弗炉高温熔化、模具浇铸成型、车床切削等过程,于直读光谱仪上测定析出锌中铅、铜、铁、镉、锡、铝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认了仪器的工作条件、熔样器皿、熔样温度、析出锌取样位置,并对熔样铸锭后铅、铜、铁、镉、锡、铝的偏析情况进行了分析,铅最大偏差达到30%,经玻璃棒搅动后保温,铅...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铝铜合金ZnAl6Cu1中铝、铜、铁、硅、镍、铅和镉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各元素的分析条件,比较了不同制样方式及不同放置时间对铝强度的影响。在最佳的仪器分析条件下,测定了微量元素的检出限及主、次元素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检出限结果表明:各微量元素的检出限均满足标准要求,Cd和Pb元素的定量限稍高。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铝、铜、铁元素的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在2.1%~5.9%,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以铁(或铝)-铬天青S-十二烷基二聚氧乙烯基氨基甲酸多元络合物体系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不经分离,同时测定铁和铝。定铝的波长对是610.0-639.5nm;定铁的波长对是630.0—579.5nm。应用该法测定了硅石、硅砖、纯硅及白云石中的铁铝含量,并以加入法检验回收,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纯铝和大多数变形铝及铝合金中铁属于杂质,GB/T 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1]标准共规定了143个牌号的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其中133个牌号的铁属于杂质,在这些牌号中铁最高限量为0.003%~1.0%。因此,铝及铝合金中痕量或微量铁的准确测定极为重要。文献[2]采用经典的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此方法对显色试液pH值的控制要求较严格,测定大量样品耗时,对痕量铁的测定精密度较差。因此,本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工业纯铝、变形铝及铝合金中铁。1试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180-80型塞曼偏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剂为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平 《应用化学》1984,(1):104-105
在含30%(重量)氯化钕的等摩尔氯化钾-氯化钠熔体中,以下沉液态铝为阴极,首次在700℃下系统地进行了熔盐电解制取钕-铝母合金的研究。采用纯氯化物溶体时,最佳电流效率可达79%。  相似文献   

15.
利用EDTA络合法连续测定钙、镁和连续测定铁、铝(钛)的资料颇多,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连续络合测定钙、镁、铝、铁的方法。资料介绍利用氟化铵和碳酸钾(或氟化氢钾)在PH5—5.5沉淀铁(Ⅲ)为六氟铁酸钾(K_3FeF_6)以掩蔽铁,然后可作铜、铅、镍、钴、锌和镉等元素的间接络合滴定。据此,我们通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议用氢氧化纳-氯化钠分离铝后,用络合剂III容量法测定铝。方法简便。因为不受铝、铁、钛含量所限制,可广泛应用。本文改进用铝滴定络合剂ITI的终点,使铝与络合剂IIT的作用能定量进行。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铝试剂光度法测定土壤溶液中铝的最佳条件,着重探讨了共存离子,特别是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离子和有机阴离子对测定铝的影响。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建立了测定土壤溶液及天然水中铝形态方法。用该法可测定总反应性铝、总单核铝和稳定性单核铝。由总反应性铝减去总单核铝求得酸溶性铝。由总单核铝减去稳定单核铝求得不稳定单核铝。与阳离子树脂交换分离-邻苯二酚紫光度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邻苯二酚紫光度法灵敏度较高,但铁的干扰较大。铝试剂光度法灵敏度略低,但铁的干扰较少。阳离子树脂交换分离-铝试剂光度法更适合于测定含铁量比较高的土壤溶液中的铝形态。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微波消解-内标法-标准加入-ICP-MS法测定高纯黄金中铝、砷、铋、铬、铁、铅、锑、硒、碲、铱等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从试样溶解方式、内标元素及同位素的选择、仪器检测模式的优化及降低基体抑制效应等方面进行优化。实验加标回收率为99.5%~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50%~6.5%。实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操作便捷。  相似文献   

19.
三元络合物测定银的方法已有报道,其中文献详细研究了1,10-菲罗啉-2,4,5,7-四溴代荧光黄(TBF,曙红)三元络合物测定银的方法。笔者观察到在银与1,10-菲罗啉及曙红形成的玫瑰色的三元络合物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曲通X-305后,灵敏度提高2倍以上,所得克分子吸收系数达7.6×10~4。本文在资料的基础上做了较为详细的条件试验,同时应用于铜铅锌矿、铅阳极泥和工业污水等物料中银的测定,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太阳光活性的铁酸铝-二氧化钛纳米复合光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铁酸铝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钛粉体作为前驱体, 合成了铁酸铝-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曙红染料和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来评价该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并与单一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紫外光还是太阳光的激发下, 铁酸铝-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均优于同样条件下所制备的单一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理想的铁酸铝掺杂浓度分别是1.0%(紫外光)和9.0%(太阳光). 由于在二氧化钛基体中掺入铁酸铝纳米粒子, 既可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电荷分离, 又可以使二氧化钛的光响应波长向可见光区域拓展, 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 从而使其在太阳光下具有更优越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