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非对称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模拟酶催化烯烃环氧化(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以亚碘酰苯为氧源,非对称性的Mn(Ⅲ)希夫碱配合物[Mn(Ⅲ)(CBP-phen-Xsal)Cl,X=H、NO2、OCH3]催化非官能性烯烃:苯乙烯、环己烯和α-甲基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溶剂、供体配体、底物烯烃相对反应活性诸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溶剂中催化效果差别很大;供体配体的存在能显著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不同的底物在所采用的催化体系中存在着竞争反应。 相似文献
3.
丙烯环氧化钼—醇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有机钼-醇配合物,并用IR和UV-Vi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对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环氧化丙烯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合成的有机钼-醇化合物 具有较强的酸性,可分解CHP,在反应物中加入碱性抑制剂珂阻止CHP的分解;不同二醇制备的化合物,其要到性和氧化性能各不相同。由丙二醇制备的钼-醇化合物的催化环氧化性能较好。在醇/钼质量比为4、水含量低于10%(质量分数)、 酸量低于150mgKOH/mLcat.时,催化剂的性能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丙氨酸-水杨醛席夫碱锰(Ⅲ)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烯烃环氧化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丙氨酸与水杨醛反应生成含羧基席夫碱, 利用羧基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氨基生成酰胺键得到三乙氧基硅官能团化的配体. 该配体与乙酸锰配位生成的配合物与正硅酸乙酯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共聚制得锚链固定的多相化催化剂. 利用FT-IR,XPS和N2吸附法对该多相化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与均相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较高. 在环己烯为25 mmol,异丁醛为50 mmol,催化剂用量为0.01 mmol,反应温度为35 ℃,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环己烯转化率可达99.6%,环氧环己烷选择性可达88.2%. 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剂性能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
聚苯乙烯负载席夫碱Mo(Ⅵ)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其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聚苯乙烯负载乙二胺缩水杨醛席夫碱与Mo(Ⅵ)的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催化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与小分子配合物MoO2(acac)2相比,具有更优良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建立了催化剂中Mo分析和环氧环己烷气相色谱分析新方法;探讨了配合物及环氧环己烷合成过程诸因素的影响;优化了环氧环己烷合成条件,即以n(t-BuOOH)=0.1mol计,n(C6H10)∶n(t-BuOOH)=3∶1,溶剂5mL,反应温度80℃,时间60min.在该条件下,环氧环己烷收率(以t-BuOOH计)99.2%以上,质量分数约99.5%(GC检测).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未见活性明显下降,环氧环己烷收率(以t-BuOOH计)仍接近99%.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Salen Co(Ⅱ)配合物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考察了不同取代基水杨醛制备的配体所形成的Co配合物1~4及(S,S)-1,2-二苯基乙二胺与水杨醛形成的Co配合物1(S,S)~3(S,S)的催化氧化性能,其中溴取代的配合物2和2(S,S)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以配合物(2)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等因素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苯乙烯10 mmol,配合物(2)0.1%,温度90 ℃,反应时间5 h时,苯乙烯的转化率为97.1%,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为58.9%,苯甲醛与苯甲酸的选择性为36.1%.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由乙酰丙酮和1R,2R-环己二胺缩合得到N,N’-双(乙酰丙酮)-1R,2R-环己二胺的席夫碱配体L,然后与MnCl2.4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了配合物[Mn(L)Cl2]n.nH2O,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体学参数:a=9.2719(14),b=18.871(3),c=24.767(4),β=98.346(4),Z=2,Dc=0.854g.cm-3,F(000)=1164,R1=0.1201,wR2=0.2968[Ⅰ>2σ(Ⅰ)]。在配合物中,每个Mn(Ⅱ)的配位环境都是三角双锥,每个Mn(Ⅱ)离子同时与3个配体配位,每个配体L通过其两臂乙酰丙酮亚胺单元的端基氧原子同2个金属离子配位桥连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10.
制备了镍(II)席夫碱配合物官能化的MCM-41多相催化剂MCM-41-Ni.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氮气物理吸附脱附、红外光谱、热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元素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氧气为氧化剂,MCM-41-Ni在催化环氧化苯乙烯的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苯乙烯的转化率为95.2%,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为66.7%.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溶剂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经过4次循环仍然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由配体法将双水杨醛缩丙二胺席夫碱钴配合物Co(Salprn)封装于Y型分子筛超笼中,并通过X射线衍射、漫反射UV-Vis光谱、FT-IR光谱和差热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该催化剂样品( [Co(Salprn)]-Y)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较纯配合物Co(Salprn)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包括溶剂、催化剂用量、异丁醛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Co(Salprn)]-Y对其他烯烃的环氧化也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其活性顺序为苯乙烯﹥环己烯﹥环辛烯﹥正辛烯。 相似文献
12.
A novel methyltrioxorhenium(Ⅶ) (MTO)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MTO with Schiff-base ligand obtain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2-pyridinecarboxaldehyde with 4-bromoaniline in methanol. The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NMR, IR, MS,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ion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a=0.965 70(19) nm, b=1.410 6(3) nm, c=1.080 4(2) nm, β=109.20(3)°, V=1.390 0(5) nm3, Mr=510.36, Z=4, Dc=2.439 g·cm-3, F(000)=952 and final R1=0.034 4, wR2=0.076 1. The crystal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Re(Ⅶ) atom is coordinated with both nitrogen atoms from the Schiff-base. CCDC: 740159.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非对称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模拟酶催化烯烃环氧化(I)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以亚碘酰苯为氧源,非对称性的和对称性的Mn(Ⅲ)Schiff碱配合物「Mn(Ⅲ)(CBP-phen-Xsal)Cl,X=H,Cl,Br,No2,Ch3,OCH3」和「Mn(Ⅲ)(CBP-R-CBP)Y,R=CH2CH2-,-CH(CH3)CH2-,-C6H4-;Y=Cl,OCH3」催化非官能性烯烃苯乙烯,环己烯和α甲基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非对称配合物Mn(Ⅲ)的电子结合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含有过渡金属配合物和多金属氧酸盐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利用过渡金属配合物优良的可裁剪性和修饰性,可以对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有效调控,进而构造出具有独特空间结构和性质的新型功能材料.这类材料往往具有多金属氧酸盐与过渡金属配合物两者结合的优点,在医学、光学、磁性材料、气体吸附材料及催化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相比于在化合物合成及结构研究领域中的快速发展,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基化合物在催化领域中应用较少.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以4,4′-联吡啶(bipy)或1,4′-双咪唑-1-甲基苯(bix)为氮杂环配体,合成了两个铜配合物修饰的钼氧簇超分子化合物催化剂,分别记为[Cu(bipy)]4[Mo15O47]·2H2O (1)和[Cu(bix)][(Cubix)(δ-Mo8O26)0.5](2).催化剂1中包含一个由铜的4,4′-联吡啶有机链修饰的钼氧簇链,催化剂2是由1,4′-双咪唑-1-甲基苯有机配体、铜离子和八钼酸盐构筑的具有自穿插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通过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催化反应,考察了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1和2对环辛烯或1-辛烯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性能均明显优于未引入铜配合物的超分子化合物(H2bix)[(Hbix)2(γ-Mo8O26)]2·H2O (3);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1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溶剂种类显著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乙腈为溶剂时,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主产物为苯甲醛(仅有很少量的环氧化合物),而以氯仿为溶剂时,环氧化合物选择性显著提高;中断实验和循环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1和2在1-辛烯环氧化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 FT-IR和XRD表征结果证实,经多次循环使用后催化剂结构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XPS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1中钼的正电性高于催化剂2,这是由于配体类型不同及钼氧簇结构不同所致.拥有较高正电性的钼物种通常会表现出更高的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能力,这可能是催化剂1的催化活性优于催化剂2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催化剂1具有更开放的框架结构,这更有利于反应物扩散,继而使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需要指出的是,催化剂1和2中存在的铜配合物也可能直接作为新的活性中心参与对氧化剂的活化,继而对催化剂性能(活性和选择性)产生影响;此外,铜配合物与钼氧簇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使所形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继而使这类超分子化合物催化剂表现出较为优异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有机-无机杂化钨(钼)过氧配合物催化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0-菲啰啉(Phen)作N,N配体制备了双核同多钨(钼)杂化过氧配合物H2M2O3(O2)4.2Phen(M:W、Mo),为己二酸的绿色合成提供了一类双功能催化剂。通过元素分析、重量法、化学滴定法、TG/DSC、IR和UV-Vis测试技术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不使用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考察了它们催化30%的H2O2氧化环己烯、环己醇和环己酮合成己二酸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钨过氧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较好,钼过氧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差;以H2W2O3(O2)4.2Phen.H2O作催化剂,反应条件为n(底物)∶n(催化剂)∶n(H2O2)=100∶1.2∶440,反应温度为90℃,反应12 h,从环己烯、环己醇和环己酮到己二酸的收率分别为89.9%、53.5%和64.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