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弹性功能梯度材料板条中周期裂纹的反平面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弹性功能梯度材料板条中裂纹的反平面问题. 用Fourier
变换方法得到了一个基本解. 这个基本解表示了实轴上一点作用有点位错时引起的影响. 利
用此基本解可得单裂纹和周期裂纹问题的奇异积分方程. 在周期裂纹求解时,
远处裂纹对于中央裂纹的影响作了有效的近似处理. 最后, 给出了数值结果,
它表示了材料性质对于裂纹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利用奇异积分方程方法研究两个半无限大的功能梯度压电压磁材料粘结,在渗透和非
渗透边界条件下的III型裂纹问题. 首先通过积分变换构造出原问题的形式解,然
后利用边界条件通过积分变换与留数定理得到一组奇异积分方程,
最后利用Gauss-Chebyshev方法进行数值
求解,讨论材料参数、材料非均匀参数以及裂纹几何形状等对裂纹尖端应力
强度因子的影响.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压电压磁复合材料中反平面问题的应力奇异性
形式与一般弹性材料中的反平面问题应力奇异形式相同,但材料梯度参数对功能梯度压电压
磁复合材料中的应力强度因子和电位移强度因子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含非完整界面的功能梯度压电复合材料的Ⅲ型裂纹问题.此裂纹垂直于非完整界面,采用弹簧型力电耦合界面模型模拟非完整界面.界面两侧材料的性质,如弹性模量、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均假定呈指数函数形式且沿着裂纹方向变化.运用积分变换法将裂纹面条件转换为奇异积分方程,并使用Gauss-Chebyshev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根据算例结果讨论了一些退化问题并分析了裂纹尖端强度因子与材料的非均匀系数和非完整界面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功能梯度条共线Griffith裂纹反平面剪切冲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条中多个共线Griffith裂纹的反平面剪切冲击问题.材料两个方向的剪切模量假定按比例同时以特定的梯度变化.采用Laplace和Fourier变换及引进位错密度函数将问题化为求解Cauchy奇异积方程,进而化为代数方程数值求解.考查材料非均匀性、正交性和功能梯度条高度对裂尖动态断裂特性的影响.动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结果显示:增加剪切模量的梯度和(或)增加垂直于裂纹面方向的剪切模量,可以抑制动应力强度因子的幅度;若功能梯度条较薄,增大条形域的高度也可抑制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8.
功能梯度材料涂层平面裂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粘接于均质基底材料上功能梯度涂层平面裂纹问题.
假设功能梯度材料剪切模量的倒数为坐标的线性函数,而泊松比为常数.
采用Fourier变换和传递矩阵法将该混合边值问题化为奇异积分方程组,通过数值求解获得
应力强度因子. 考察了材料梯度变化形式、结构几何尺寸和材料梯度参数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发现
功能梯度材料涂层尺寸、裂纹长度以及材料梯度参数均对应力强度因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功能梯度板条断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存文献关于功能梯度材料断裂问题的研究大都假设材料性质为坐标的指数函数或幂函数,而对其它函数形式较少采用。本文假设功能梯度材料剪切模量为坐标的双曲函数,而泊松比为常量,研究功能梯度板条的混合型裂纹问题。利用Fourier积分变换技术将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一对奇异积分方程,通过数值求解奇异积分方程获得含裂纹功能梯度板条分别在剪切和法向载荷作用下的I型和Ⅱ型应力强度因子,并讨论了材料的非均匀性和裂纹相对尺寸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动态载荷下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圆币形裂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动态载荷下功能梯度材料中的圆币形裂纹问题.假设材料为横观各向同性,并且含有多个垂直于厚度方向的裂纹,材料参数沿轴向(与裂纹面垂直的方向)为变化的,沿该方向将材料划分为许多单层,各单层材料参数为常数,利用Hankel变换法,在Laplace域内推导出了控制问题的对偶积分方程组.利用Laplace数值反演,得出了裂纹尖端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研究了含两个裂纹的功能梯度接头结构,分析了材料非均匀性参数对应力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维弹性理论和压电理论,对材料系数按指数函数规律分布的功能梯度压电板条中的反平面运动裂纹问题进行了求解。利用Fourier积分变换方法将电绝缘型运动裂纹问题化为对偶积分方程,并进一步归结为易于求解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通过渐近分析,获得了裂纹尖端应力、应变、电位移和电场的解析解,给出了裂纹尖端场各个变量的角分布函数,并求得了裂纹尖端场的强度因子,分析了压电材料物性梯度参数、几何尺寸及裂纹运动速度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电绝缘型裂纹,功能梯度压电板条中运动裂纹尖端附近的各个场变量都具有-1/2阶的奇异性;当裂纹运动速度增大时,裂纹扩展的方向会偏离裂纹面。 相似文献
12.
研究功能梯度压电带中裂纹对SH波的散射问题,为了便于分析,材料性质假定为指数模型,并假设裂纹面上的边界条件为电渗透型的.根据压电理论得到压电体的状态方程,利用Fourier积分变换,问题转化为对偶积分方程的求解.用Copson方法求解积分方程.求得了裂纹尖端动应力强度因子、电位移强度因子的解析表达式,最后数值结果显示了标准动应力强度因子与入射波数、材料参数、带宽、波数以及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能量释放率法计算功能梯度材料开裂三点弯曲试件的裂纹端应力强度因子。在给定力作用下算出裂纹长度为“a”和“a △a”时的二组解,解中包括集中力作用处的位移。从二组解中的相应位移改变值便可以决定出能量释放率。再从能量释放率可以算出裂纹端应力强度因子。本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开裂三点弯曲试件的位移。正因为利用了能量释放率法,即利用一种间接法来求裂纹端应力强度因子,从而可用常规有限元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在忽略界面裂尖端裂纹面相互叠入的条件下,对功能梯度材料与均质材料交界面上Ⅰ-型裂纹对简谐动载响应问题进行了分析。利用傅立叶变换,将问题的求解转换为对以裂纹面上位移差为未知函数的对偶积分方程的求解。为了求解对偶积分方程,将裂纹面上的位移差函数展开为雅可毕多项式的级数形式。最终给出了裂纹长度、入射波频率和材料性质对应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界面材料不连续时,获得了具有普通1/2奇异性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反平面载荷作用下压电/压磁双材料的周期界面裂纹问题,压电/压磁双材料由有限厚度的功能梯度压电层和功能梯度压磁层粘结而成.为便于分析,假设压电层和压磁层的材料性质沿着裂纹的法线方向呈指数变化,基于分离变量和Hilbert核奇异积分方程方法,获得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解.数值算例讨论层厚、周期带长度、梯度参数以及材料参数变动等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层厚以及裂纹间距的增大会降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梯度参数的改变对应力强度因子也有显著的影响.材料参数变动的讨论发现弹性参数的变动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最大,其次为电参数,磁参数的变动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behavior of an interface crack for a functionally graded strip sandwiched between two homogeneous layers
of finite thickness subjected to an uniform tension is resolved using a somewhat different approach, named the Schmidt method.
The Fourier transform technique is applied and a mixed boundary value problem is reduced to two pairs of dual integral equations
in which the unknown variables are the jumps of the displacements across the crack surface. To solve the dual integral equations,
the jumps of the displacements across the crack surfaces are expanded in a series of Jacobi polynomials. This proces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adopted in previous works.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show the effects of the crack length, the
thickness of the material layer and the materials constants upon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the cracks. It can be obtain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paper are the same as ones of the same problem that was solved by the singular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As a special case, whe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re not continuous through the crack line, an approximate solution
of the interface crack problem is also given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effect of the crack surface interference very near
the crack tips is negligible. Contrary to the previous solution of the interface crack,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ess singularities
of the present interface crack solution are the same as ones of the ordinary crack in homogenous material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