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丁跃林 《化学教育》1994,15(11):11-12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将来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金属活动性顺序向人们揭示这样一个规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亦即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本文结合1993年中考题向同学们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化学(科学)教材在化学启蒙方面的内容编写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以我国大陆人教版初中《化学》与我国台湾康轩文教版《自然与生活科技》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化学启蒙阶段的学生对待化学的态度以及海峡两岸教材中“实验”“插图”“科普知识”等3部分内容的设置差异。结果表明:(1)化学实验是启蒙阶段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起始点,也是初接触时的难点,其中以我国台湾《自然与生活科技》教材中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及层次性更深;(2)化学启蒙阶段教材中插图的科学性、清晰度以及精美程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态度有较大影响;(3)化学教材中的模型图实物化有助于学生拨云见日,了解化学的真实模样。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核心概念一致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化学实验活动的培养要求,探讨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活动的衔接性问题,指出化学实验活动中的科学认知、思维方法、情感态度都体现了衔接性、连贯性。同时,得出了启示:初小教师应加强交流,初中化学实验活动应重视趣味性,教材应增强思维过程及问题解决意识,初中阶段应增设综合科学课程等。  相似文献   

4.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第一章教学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听课和复习,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思维导图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学生的认知逻辑,具体分析了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高中《化学1》教材中“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栏目设计,指出栏目设计逻辑顺序与学生认知顺序存在的冲突,并从教科书栏目内容的呈现方式、栏目的具体数量、栏目的正确使用等方面对教材的编写及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易章和 《化学教育》2004,25(10):18-19
2002年我们宜昌市成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笔者有机会接触到3种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下称“人教版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下称“人教版实验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下册)[下称“上教版实验教材”]。在教学教研的工作实践中笔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化学课标”]的精神对这3种版本教材的主要栏目设置及内容作了如下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一系列"离子知识"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学生学习离子知识的进程并不同于科学发展的进程。人教版、苏教版《化学1》教材对于离子知识的编排都较好地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相结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周平  张乐伟 《化学教育》2009,30(11):71-71
乙醇的催化氧化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验,从人教版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的第一版,到山东科技版《普通高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此实验的设计一直没变,但该实验的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人教版高中《化学1》和美国《化学:概念与应用》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刻画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主题的全部习题背景和行为要求进行比较得出一些结论与启示。《化学1》和《化学:概念与应用》相比,习题数量较少,情境不够多元化,没有习题栏目且行为要求低。我国教材习题设计需加强情境性及情境选择的广泛性和合理性,明确和提高习题对学生的行为要求,充分发挥习题在学科素养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人教版教材《化学(必修第2册)》和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称为新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称为老教材。1 新老教材中"化学平衡"内容的比较(1)章引言:老教材仅指出本章的学习内容并说明了局限性,但对于学习目的、意义等描述很模糊,教学指导性不大;新教材章引言进行了凝练和概括,明确了本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