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烨 《科技信息》2008,(16):304-304
在产品设计中,夸张心理产生的机制主要在于产品形象和被设计对象本身在人们的普遍认知印象之间的强烈对比而产生的极大心理差距。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外交流中频频出现的"中国崛起/China’s rise"一说,究竟在国际受众中产生了什么效果,又是如何产生这些效果的?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此缺乏应有的关注。作为一个典型的话语构筑,"崛起/rise"投射出实力日益强大、地位日渐上升的中国形象,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国内受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然而对于多数国际受众而言,传达的则是格局变动、利益洗牌的信号,是对既得利益的威胁。本文通过对"崛起"和"rise"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进行修辞分析,结合当代西方主流媒体对"China’s rise"的报道,指出二者的不对称性。鉴于"rise"在国际话语中已具有明显负面联想,且对"中国威胁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对外交流有必要实行语言上的韬光养晦,慎言"崛起",多谈"发展"。  相似文献   

3.
梦作为冰心笔下常出现的意象,构成了冰心作品的梦世界。我们立足修辞学视角,解读冰心梦世界的修辞建构。冰心笔下的梦以虚幻承载着作者情感的实体,关联了跨越的时空,关联了真实与虚幻,关联了现实与希望。我们在冰心似水柔情的梦境抒写中,追寻冰心笔下的情感世界,追寻景物事物描写中的情感踪迹。  相似文献   

4.
王暄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113-114
广告视觉语言的艺术通感表现可以从广告图形、广告语言和广告样式三个方面来阐述。平面广告中的广告视觉语言是运用文字、图形、色彩和板式等表现形式,通过设计手段和艺术通感方式,把广告主题、创意具体化,准确、完整、鲜明、生动地加以体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方位词"左"的语义入手,结合史料,对"尊左""卑左"现象加以归纳和分析,认为"卑左"和"尊左"的现象在古代中国同时并存,适用于不同的范围、情景。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人把握世界时的多元和灵活特性。  相似文献   

6.
女性修辞因其修辞主体的性别特点,具有异于男性修辞的美学特质。从我国女性修辞的具体表现来看,“阴柔”是其建构的主要美学特征。“阴柔之关”是我国女性在话语修辞时,通过对语音、词汇以及语法各手段的巧妙使用得以展现出来。在语音上,我国女性对细音的喜爱使其修辞语音娇柔,在词汇上对语气词“啊”的高频使用使其语气柔和,在句子上对祈使句的巧妙调整使其表意温和。  相似文献   

7.
修辞人格作为修辞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历来受到无数修辞学经典理论家的不断诠释和引申,首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在古罗马时期又得到修辞名家西塞罗的阐释和发展。正确理解西塞罗的修辞人格这一概念对理解其修辞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西塞罗的文本、文本产生环境以及其与亚里士多德在修辞人格这一概念上的对比,有利于挖掘西塞罗文本中修辞人格的具体含义以及其生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小说《呼兰河传》在第四章反复使用了"荒凉"一词。通过对其中四个节首的"荒凉"作修辞阐释,可以得到四种修辞义——生与死的麻木,人与人的冷漠,人与鬼的相慰,时与空的消逝。而这四种修辞义分别辐射到了小说的一些具体章节,使小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辐射状的修辞场。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动物文学视野来审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对其小说中的动物形象演变规律进行了具体研究,认为动物形象被其塑造为“四不像”的畸形怪物—“异化”的生命形态;从审美创作情感心理视角对沈石溪小说动物形象“异化”的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王一川提出的“感兴修辞”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比兴”在其“内在理路”上的发展与后现代语境中个体化理解的创造性出场。这一较为成功的个案启示我们: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和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路向既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也不能一味地“回到原典”,而应在中国固有的文论传统中将其中有生命力的理论概念、范畴、命题等在其“内在理路”的基础上并结合当今具体的语境加以个体化的理解、改造,只有这样才是建设性的或积极的。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修辞学视角考察“80后”写作,对“80后”写手的作品的语言特色、人物选择及其成书和售书包装过程等修辞行为的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揭示他们的创作特色、写作动机和写作目的,而且对深入解读“80后”写作事件及其这一事件的当代文化意义等方面,亦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政治的关系密切。语言不仅体现文化、政治,同时也被二者塑造,因此文化和政治通常是语言修辞编码的动因。中国是尊“礼”的“礼仪之邦”,行“礼”必要言“礼”,汉语中包含有许多“礼”字的修辞话语和众多的“礼X”的词语。以佛教词汇中的“礼X”词语和政治话语场中的“礼”字修辞编码行为为例分析它们背后的文化和政治修辞动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书评<"广义"的意义-〈广义修辞学〉的价值与局限>的反批评,指出试图以修辞研究的横向展开来否定修辞研究的纵向延伸,无助于修辞研究的蓬勃发展,从而呼唤实事求是的修辞批评.  相似文献   

14.
就商标语言的修辞幻象问题进行探讨,划分出商标语言制造的修辞幻象类型,并对商标语言制造修辞幻象的原因和辞格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洞察与深邃见解,并在生活中吸收乡土文明的精髓;积极进取却又能心静如水的心态,以及在此心态下经历的一种波折的人生,构成了孙犁人格的全部。而他的作品中谐和浪漫与现实的创作风格、积极乐观的女性形象,以及实现了乡土小说由冷峻伤愁到乐观豁达的转交,是孙犁小说独树一帜的奥秘所在。孙犁小说的这些特色给北国带来了一股“婉约”之风。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语言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只有真正领会了英语语言的美,才能激发出审美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掌握英语的愿望。本文从音、形及修辞这几个方面阐述了英语语言之美,让原本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英语语言展现出美的一面,把机械的英语学习变成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7.
清代滇籍学者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在中国传统《诗经》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清代《诗经》文学读解的扛鼎之作。方氏解《诗经》的诸多精到之处,论者已多有论及;唯其所标举的"托辞"却鲜有人注意到,而"托辞"正是其"原诗人之始意"的重要方法,也是其判定"诗"与"史"之分界及拓展诗之"言外意"的重要手段。当然,"托辞"的泛化也是方氏诗学不可回避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近代许多思想家,如笛卡尔、康德、胡塞尔等,都对科学的基础展开了思考。但以我思为原点的近代性哲学不能严格且有效地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因此也不能为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舌头有什么另类功能?一位叫保罗·巴赫教授的美国神经学家,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理念:人类各种感觉是相互可换的,比如舌头也拥有眼睛的功能,人能用舌头去"看"世界。保罗及其助手的研究表明,舌头很可能是仅次于眼睛的、从外部世界接收视觉信息再传递到大脑的"第二把手"。  相似文献   

20.
通感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沟通的现象.它经常应用到文艺语体中,它是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之上的,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通感有着它独自的特点、语言形式和艺术功能,我们有具体分析“通感“时不能孤立地分析,而应综合去考察,才能正确深刻的理解“通感“.此外,通感还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去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以自然巧妙为贵,将词语变异配用,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