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化民  任仲皎 《化学学报》1985,43(8):793-795
甲基酮与丙烯腈反应可以得到一氰乙基、二氰乙基或多氰乙基化产物。据文献报道,丙酮与丙烯腈反应可以得到少量的4-乙酰基庚二腈,产率约为3.7%,其他4-酰基庚二腈的合成方法还未见报道。我们发现由β-二酮的氰乙基化反应得到的β-二酮二氰乙基化产物1a~c,在碳酸钠水溶液中酮解可以得到4-酰基庚二腈2a~c,产率为59~82%。如果1a~c在氢氧化钾水溶液中水解,则得4-酰基庚二酸3a~c。2a~c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得到了相应的苯腙4a~c,2a~c经KOH水解亦得3a~c。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鹰嘴豆发芽种子的β-半乳糖苷酶I和β-半乳糖苷酶Ⅱ在催化水解邻硝基苯酚-β-D半乳糖苷酶促反应中的催化性质和反应动力学,求得不同反应温度的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rm和反应活化能Ea等动力学参数,并以各种特征化学修饰剂对β-半乳糖苷酶I中的活性基团进行了化学修饰。关联修饰情况与酶活性的关系,推知β-半乳糖苷酶I中有色氨酸和巯基存在。它们是酶活性中心的组成基团,而该活性中心至少含有1个色氨酸  相似文献   

3.
通过MNP对肌酸激酶的化学修饰,在变性条件下再用过量IAM修饰、胰酶水解、FPLC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得到肌酸激酶的两个纯化的MNP修饰肽段,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证明MNP修饰在Cys-145及Cys-253位的两个内埋巯基上。  相似文献   

4.
易水解聚酯的合成及其水解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者合成了一种可纺性易水解聚酯,由于其可与其他熔纺高聚物进行复合或共混纺丝,制成海岛型纤维,这种海岛型纤维只要经过热(碱)水处理,就能形成微细纤维,使该聚合物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1].本文主要讨论这种可成纤易水解聚酯的合成及其水解性能.1原料对苯...  相似文献   

5.
六氰合铁酸铜钴薄膜修饰铂电极的电化学、XRD及XPS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铂电极上电聚合了六氰合铁酸铜钴薄膜,并用电化学、XRD 和XPS对该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此薄膜属于取代型的多核六氰合铁酸盐,由 Cu~(2+),Co~(2+)和Fe~(2+)共同占据晶格格点。通过改变Cu~(2+),Co~(2+)和 Fe~(3+)在沉积液中的比例可以改变聚合膜的性质。随沉积液中Cu~(2+)含量的增加 ,聚合膜中铜的含量相应增加而晶格常数则逐渐减小,但保持着面心立方的晶格对 称性。当沉积液中Cu~(2+):Co~(2+):Fe~(3+) = 1:1:2时,得到的聚合膜具有比较 典型的性质,该薄膜修饰的铂电极在pH 4~10之间均能保持着稳定的电化学响应。 其对一价阳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K~+ > Li~+ > Na~+ > NH_4~+,与单组分的六氰铁 酸酮和六氰合铁酸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XPS实验表明氧化态薄膜中铁元素以Fe (III)存在,并且在X射线的照射下很快转化为Fe(II)。  相似文献   

6.
采用亚硝基五氰合铁酸铁(FePCNF)粉末与碳粉质量比为2∶3混合,制备了FePCNF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FePCNF修饰碳糊电极在KNO3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扫速、pH值及不同支持电解质的影响.该电极可用于催化氧化检测葡萄糖.实验表明:FePCNF修饰碳糊电极在0.5 mol/L KNO3溶液中有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与扫速呈线性关系.氧化峰电流与葡萄糖的浓度在2.0×10-6~2.4×10-5 mol/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4),检出限为6.3×10-7 mol/L.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适合于微量葡萄糖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鹰嘴豆发芽种子的β-半乳糖苷酶Ⅰ和β-半乳糖苷酶Ⅱ在催化水解邻硝基苯酚-β-D-半乳糖苷酶促反应中的催化性质和反应动力学,求得不同反应温度的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rm和反应活化能Ea等动力学参数,并以各种特征化学修饰剂对β-半乳糖苷酶Ⅰ中的活性基团进行了化学修饰。关联修饰情况与酶活性的关系,推知β-半乳糖苷酶Ⅰ中有色氨酸和巯基存在。它们是酶活性中心的组成基团,而该活性中心至少含有1个色氨酸和2个巯基,探讨了酶的活性位及其催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氧化型肌酸激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NR/R双向对角线SDS-PAGE作者首次将过去被认为均一的兔肌肌酸激酶分离为含有链内二硫键的和不含任何二硫键的两种肌酸激酶(前者称为“氧化型肌酸激酶”,后者称为“还原型肌酸激酶”)。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相同的亚基分子量,相同的等电点及几乎相同的催化活性,因此用一般常用的分离纯化手段很难将它们分离开来。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氧化型的肌酸激酶也含有一对表面巯基,并对酶的活性同样是必需的。氧化型肌酸激酶分子中,每一个亚基含有一个链内二硫键,在没有变性的条件下,不能被DTT还原,而还原型肌酸激酶通过某些氧化剂氧化可以形成这个二硫键,因此作者认为该二硫键可能是由内埋较浅的一对巯基氧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9.
六氰合铁酸铜钴在蜡浸石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电化学沉积的混合金属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作为电流型传感器的研究。针对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不稳定性,采用混合金属电沉积的方法,成功地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所得到的修饰电极在 pH 4~10之间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电极的响应时间(t95%)为 0.5s,并对Fe3+/Fe2+电对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催化氧化峰电流与Fe2+的浓度在1.0×10-4~6.5×10-2mol/L范围内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 1.4×10-6mol/L。  相似文献   

10.
利用软模板结合电沉积法制备了一种有序化氰桥混配聚合物修饰铂电极(Nd-Fe-MoO42-/Pt),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该化学修饰铂电极的丙三醇电催化氧化,并重点讨论了支持电解质的H+和SO42-浓度、丙三醇浓度、扫速等因素对丙三醇电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弱酸性硫酸钠支持电解质中,适当量SO42-的存在有助于提高Nd-Fe-MoO42-/Pt电极的丙三醇电催化氧化电流;-0.2 ~ 0.3 V电位区间内,其丙三醇氧化峰电流1与循环伏安曲线扫描速率的平方根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体现了扩散控制的反应特性;Nd-Fe-MoO42-/Pt电极的丙三醇电催化氧化电流密度值约为裸铂电极的4倍,而丙三醇电催化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相对较小,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氧化呈现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其电催化氧化活性高、电流响应快、催化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以水杨醛和氰乙酸酯为原料, 以水为溶剂, 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合成了两个系列的色烯衍生物,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好、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醇的氰乙基化反应,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组份替换,系统地研究了酸强度、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等各种因素对乳液中豆油水解振荡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说明了振荡机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邹氏不可逆改变动力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平面阴离子对双底物的肌酸激酶的慢可逆抑制作用的研究中,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推导并简化了动力学方程,定量地测定了抑制作用的微观动力学常数,探讨了平面阴离子对肌酸激酶的抑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紫外光解/气膜扩散-离子色谱法测定废水中总氰和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克平 《色谱》2015,33(3):298-303
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紫外光解/气膜扩散净化与小柱富集、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自动分析废水中总氰与硫化物的方法。样品被混合到硫酸和次磷酸组成的混合酸载流中,内含适量的氨基磺酸、抗坏血酸、EDTA与柠檬酸,经312 nm波长的紫外光解,使不同形态氰化物如Fe(CN)63-等变成氰化氢,硫化物变成硫化氢,通过孔径0.45 μm的聚丙烯膜片扩散,由稀碱溶液吸收,Metrosep A PCC 1 HC/4.0富集柱捕获,IonPac AS7分析柱分离,银电极三电位波形脉冲积分安培检测。总氰与硫化物在0.5~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9与0.9997),回收率在93%~102%,检出限(100 μL进样,信噪比为5)为0.5 μg/L与1.0 μg/L。利用该方法每小时可做6个样品,部分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羧酸酯水解与氨解反应的胶团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系统地研究了在有氨和无氨缓冲体系中pH变化对羧酸酯脱酰反应速度和胶团催化作用的影响,提供在两种缓冲体系中反应速度随溶液pH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CTAB胶团对对硝基苯酚丙酸酯和乙酸酯水解反应的催化效率随溶液pH上升而削弱,参硝基苯酚丙酸酯和乙酸酸在含氨的缓冲体系中有水解和氨解反应同时进行,CTAB胶团对水解反应正催化作用,而对氨解反应则显示负催化作用,这使得NH3-NH4Br缓冲体系中CTAB胶团  相似文献   

17.
崇秀华 《化学教育》2006,27(3):55-55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中有如下内容“溴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氢: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经过2%硫酸预处理后,利用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三种酶协同酶解,以提高玉米秸秆的酶解产糖量。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为48h,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分别为45U/mL、30U/mL、60U/mL时,葡萄糖、木糖和酶水解得率分别为67.83%、3.25%、73.65%,相比纤维素酶单一酶解的葡萄糖、木糖和酶水解得率分别提高了65.04%、20.82%、65.06%。分步糖化发酵5天后,相比单一酶解发酵乙醇含量提高了72.5%。说明利用三种酶复合处理,能明显提高酶解产糖量。研究结果为玉米秸秆转化为可发酵糖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沈淳  仇文卫  汤杰 《有机化学》2009,12(3):426-431
合成了4个双功能salen-Ti配合物, 并将其应用于芳香醛的不对称氰甲酸酯化反应. 结果表明, 在优化条件下, 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对映选择性, 化学收率为86%~95%, 产物的ee值最高可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