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13单元望远镜探测器阵列测量了30MeV/u 40Ar +112,124Sn反应中小角关联粒子,由两体符合事件提取了αα关联函数.用三体弹道理论模型MENEKA计算本底关联函数,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探测效率函数,在扣除本底产额并考虑探测效率的修正后,对不同同位旋反应系统40Ar +112Sn和40Ar+124Sn提取的相对态布居核温度分别是4.18±0.25 0.21MeV和4.10±0.22 0.20MeV ;考察态布居核温度和粒子能量的关系时,观察到两个系统的发射温度均随着粒子能量的增加而降低,缺中子系统40Ar +112Sn中由低能时的5.13±0.30 0.2 6MeV降低到高能时的3.87±0.37 0.29MeV ,丰中子系统40Ar+124Sn中由低能时的5.39±0.30 0.26MeV降低到高能时的3.32±0.28 0.23MeV .用激发热核衰变过程的同位旋选择性对这种同位旋相关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35MeV/u 40Ar+197Au反应中热核的统计发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硅半导体+CsI(T1)闪烁体望远镜测量35MeV/u 40Ar+197Au中发射的轻带电粒子,用能谱斜率方法和双同位素产额比方法提取了核温度参量.研究了热核发射过程中的统计发射规律.  相似文献   

3.
许多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方法只适用于高能核反应过程,而约化d的产额方法可以用于较低能量的重离子核反应中.对于35MeV/u 40Ar+197Au的核反应过程,利用这种方法所得的熵和约化带电粒子多重性提取的熵结果一致.对于后角热核发射体系,实验提取的核温度为(4.7±1.2)MeV,熵为S/A=2.5±0.5,根据实验提取的熵和核温度可以确定其碎裂密度小于0.1ρ0.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25MeV/u 40Ar+197Au反应中粒子-粒子关联函数的实验结果.利用三体弹道模型从关联函数提取了轻粒子发射时间.轻粒子的平均发射时间随粒子能量而变化,从低能时的约300fm/c下降至高能时的约100fm/c.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面积位置灵敏气体探测器对35MeV/u 40Ar+197Au反应中形成的裂片进行了符合测量,由此得到了裂变复合核的速度分布.在大质量转移假设下扣除前平衡发射粒子的影响,得到复合核的激发能.另外利用望远镜探测器对反应中出射的轻带电粒子也进行了符合测量,并由后角α,p,d,t的能谱提取了复合核的温度.温度与激发能的关系没有表现出理论预言的相变特征.  相似文献   

6.
35MeV/u40Ar+197Au中的熵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量子统计模型(QSM)的计算分析,找到了一个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新的可观测量.核反应过程中约化d的产额d/(d+t+3He+4He)和熵有单调的函数关系,并且和体系的碎裂密度(ρ/ρ0)及体系的N/Z都无关,可以作为提取核反应过程中熵产生的一个观测量.和目前已经有的其他方法相比,约化d产额这一提取熵方法可以用于较低能量的重离子核反应中,并且数据处理分析简单.对于35MeV/u40Ar+197Au的核反应过程所提取的熵和利用约化带电粒子多重性提取的熵结果一致.结合后角类靶热核发射体系实验提取的同位素核温度为4.7±1.2MeV及S/A=2.5±0.5,根据熵和核温度的关联关系,可以确定其Break up密度接近但小于0.1(ρ/ρ0) 关键词: 熵 约化d产额 核温度 统计发射  相似文献   

7.
30MeV/u 40Ar+159Tb反应中中等质量碎片发射的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30MeV/u 40Ar+159Tb反应中中等质量碎片发射时间随空间大小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发射空间大小对IMF关联函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发射源的核物质密度,而几乎不依赖于源的质量数,对于发射时间较短(≤100fm/c)的高能碎片,较小的核物质密度导致提取的发射时间变小.在正常核物质密度参数下提取的发射时间可作为其上限值,对于发射时间较长的中低能碎片,发射时间不随空间大小变化,提取的发射时间值即为其实际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强度干涉技术,研究了30MeV/u 40Ar+angAg反应中IMF-IMF关联的实验结果.利用三体弹道模型从约化速度关联函数提取了中等质量碎片的发射时间.中等质量碎片的平均发射时间随其能量而变化,从低能时的约300fm/c下降到高能时的约100fm/c.扣除类弹碎片的贡献后,得到此反应发射中途中等质量碎片的平均发射时间约为250fm/c,表明此反应发射的中等质皇碎片主要来自于相继两体衰变.  相似文献   

9.
在4π立体角范围内收集反应产物,采用离束γ射线测量方法测量了600MeV 40Ar+197Au反应的给定质量数的碎片角分布.讨论了中能重离子反应碎片角分布特征和产生碎片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25MeV/u 40Ar+197Au反应系统裂变与后角轻粒子发射进行了符合测量,用裂变碎片折叠角和裂变碎片的飞行时间再构转移到类熔合核的线性动量.通过对线性动量转移和轻带电粒子能谱测量,给出从中心碰撞到周边碰撞产生的类熔合核的初始激发能、角动量和核温度,讨论它们的关系.发现了中心碰撞形成的类复合核的核温度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接近多重碎裂的“准相变区”.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两裂片符合下的轻粒子测量,研究了25MeV/u 40Ar+197Au反应中轻粒子的在平面和出平面发射.对于中速p,d,t,α粒子,观测到粒子在平面发射几率增大,这表明该反应中存在旋转效应.该现象随着粒子质量增大和碰撞参数增大而变得更加明显.同时也观测到类弹粒子主要为在平面发射.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30MeV/u 40Ar+natAg反应中中等质量碎片(IMF)发射时间(τ)随发射源空间大小的演化规律,并对类弹碎片的发射时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IMF的发射时标与中等质量碎片关联函数以及发射源的核物质密度(ρ)有关,而与发射源的质量数的关系不大.对于能量较高的类弹碎片来说,在较小的核物质密度下提取的发射时间也较小,因此,在正常核物质密度参数下提取出的发射时间值可作为碎片实际发射时间的上限值.中速碎片的发射时间随密度大小的变化非常缓慢,提取出的发射时间值即可作为实际的发射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半导体望远镜探测器和PPAC对25MeV/u 40Ar+93Nb反应中的带电粒子和余核进行了关联测量,对所得α粒子能谱用三源模型进行了拟合,并由余核飞行时间和粒子多重性得到热核激发能.通过对温度的修正,发现在本实验中有激发能E*/A为4.3MeV,温度Tinit为6.9MeV的热核形成.通过与其它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核物质在轻系统和重系统中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25MeV/u40Ar+197Au反应中高激发热核的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25MeV/u40Ar+197Au反应中从两粒子相对动量关联函数提取的发射时间随空间大小演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即使发射源质量数减小50%,对计算的关联函数及提取的发射时间影响仍然很小.在短发射时间(τ≤100fm/c)情况下,较小的核物质密度,导致提取的发射时间变小.因此,在正常核物质密度参数下提取的τ值可作为发射时间的上限值.在长发射时间(τ≥300fm/c)情况下发射时间不随空间大小变化,提取的τ即为实际的发射时间.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36Ar+112,124Sn反应中小角关联出射的中等质量碎片(IMF)约化速度关联函数. 结果表明36Ar+124Sn反应系统中的约化速度关联函数在小约化速度处的反关联程度比36Ar+112Sn反应系统中的强, 表现出明显的入射道依赖性. 考察出射粒子对的单核子总动量时, 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高动量粒子对的贡献. 用三体弹道理论模型MENEKA分别计算了两个系统的IMF发射时标, 在36Ar+112Sn反应系统中约为150fm/c, 而在36Ar+124Sn反应系统中, 约为120fm/c. 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计算表明, 36Ar+124Sn系统中IMF的发射时间谱比36Ar+112Sn系统略有前移, 相应地, 其中心密度从最高点随时间的下降亦比36Ar+112Sn系统略快.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同位素产额比方法,提取了30MeV/u 40Ar轰击58Ni,64Ni和115In的反应中中等质量碎片(IMFs:3≤Z≤8)的发射体的核温度参数,给出了“表观”温度与一些物理量的依赖关系以及对边馈(side-feeding)效应的影响进行修正后的温度参数. 并就此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25MeV/u 40Ar+115In反应的在平面和出平面大角度关联测量中,提取了碎片和α粒子之间的方位角关联函数和方位角非对称性因子.φ=90°时,方位角关联函数呈现为最小值,表明在集体类转动效应影响下,反应产生的轻带电粒子和碎片优先在反应平面内发射.随着关联对质量的增加,在平面关联粒子的发射相对于束流轴不对称性逐渐增大.随着关联对质量的增加,相继衰变和粒子末态相互作用对φ=0°的关联粒子对方位角关联函数值的影响逐渐降低并直至消失,同时集体转动效应增强,方位角非对称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在25MeV/u 40Ar+natAg、209Bi反应中,用4个PPAC和11组望远镜完成了关联裂变碎片与发射轻粒子的符合测量,角关联描绘为两个被探测到碎片折叠角θff的函数,线性动量转移〈LMT〉由测量到的角关联推出.将符合测量得到的对应于不同窗的后角轻带电粒子能谱用Maxwell分布来拟合其谱的后沿,经过一些修正,由能谱得到热核的初始温度Tint,在考虑反应Q值和预平衡发射的修正之后,可以得到不同窗所对应的激发能.实验结果表明,在40Ar+natAg、209Bi反应的中心碰撞中激发能分别为4.2、2.4MeV/u,而温度达6.1、5.5MeV,在半中心碰撞中激发能为3.5、1.9MeV/u,温度可达5.8、4.8MeV.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46.7MeV/u 12C轰击58Ni、115In、197Au反应发射α粒子的角分布和能谱.从速度表象中洛仑兹不变截面等高图中明显看到发射α粒子的三个源.用这三个源的运动源模型成功地拟合了α粒子能谱,所提取的强相互作用源参数符合费米气体模型计算结果,并讨论了能谱及拟合参数对靶的依赖关系.认为快速源实质上来自弹核碎裂或类弹核碎裂.  相似文献   

20.
25MeV/u40Ar+115In反应中前中角区碎片发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25MeV/u40Ar+115In反应前中角区出射碎片的能谱、角分布和Z电荷分布出发,讨论了碎片发射机制随出射角和核电荷数Z的渐进变化;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MQMD)模型研究了碎片角分布及Z电荷分布,理论计算和实验值整体上符合较好,但在前角区MQMD模型低估了碎片的产额,在中角区对于Z接近弹核的碎片,理论计算比实验值偏高;碎片产物的角分布及Z电荷分布还与统计模型GEMINI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前角区平衡蒸发的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中角区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仍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