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推转壳模型PNC方法研究了166Hf94-170Hf98核,计算了这三个核晕带和次晕带间的带交叉频率、带间互作用强度、顺排角动量和转动惯量等,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Nilsson势参数完全按照Lund系统学选取的情况下,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通常感兴趣的角频率范围内(ω≤0.5MeV)分别计算了单j-CSM哈密顿量 HCSM的相当精确的低激发态和能谱,及其在HFB近似下的哈密顿量HCSM的低能激发态和能谱,尽管有一部分结果相似(晕带与晕带发生第一次交叉,交叉频率值),但两者存在重大差别,特别是晕带与次晕带在带交叉附近的性质及带相互作用强度.因此,CHFB方法的理论基础需要重新探讨,这里可能涉及Coriolis减弱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勇 《中国物理 C》2000,24(6):546-553
研究原子核较高自旋态的特征,不仅需要考虑K混合,而且应该引入Coriolis相互作用项,亦即使用推转Hamilton量.推转项的引入破坏了时间反演对称性,单粒子角动量在内禀对称轴上的投影量子数已不再是好量子数.从表面上看,这会使得理论计算变得非常复杂,但考虑到原子核的某些固有对称性,将角动量投影技术应用于含推转成份的粒子数守恒波函数(推转PNC波函数)并不十分困难.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详细推导计算原子核能谱及电磁性质的基本表达式,从而表明实施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锕系核的转动性质对于揭示$A \approx 250 $质量区原子核的顺排机制、对关联性质、能级结构等十分重要,研究这些核的高自旋结构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认识超重核。本工作采用基于推转壳模型的粒子数守恒方法研究了实验上观测到的$^{235}{\rm{Np}}$$^{237}{\rm{Np}}$中转动带的性质,计算得到的转动惯量、角动量顺排等与实验符合。首先,通过描述转动谱的$ab$公式确定了$^{235}{\rm{Np}}$中观测到的转动带的带头自旋。随后,通过对比理论与实验上的转动惯量,确定了其组态为$\pi 5/2^-[523]$。此外,也讨论了高阶形变$\varepsilon_6^{}$对中子$j_{15/2}^{}$顺排的作用,探索了在计算中出现而在实验上未观测到中子$j_{15/2}^{}$顺排的原因,从而解释了$^{235, 237}{\rm{Np}}$的转动带中产生上弯的机制。最后,还讨论了$^{237}{\rm{Np}}$的转动带$\pi 5/2^-[523]$中出现旋称劈裂的原因,发现可能是由于这个转动带的两个旋称分支上弯以后高阶形变$\varepsilon_6^{}$不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龚伦训  余雷 《中国物理 C》2005,29(10):960-963
用处理推转壳模型的粒子数守恒(PNC)方法,分析了稀土变形核178,179Hf的基态带和低激发高K多准粒子带的运动学转动惯量J(1)随角频率ω的变化及其微观机制,特别是被拆散核子的Pauli堵塞效应的重要影响.本文分析和计算了17872Hf的2准粒子和4准粒子及的17872Hf3准粒子的高K低激发带.实验观测到的J(1)随ω的变化,在PNC计算中得到较好的重现.分析表明, 高K多准粒子带的J(1)随ω的变化与基态带的不同,主要来自高N(j)闯入态的堵塞效应.  相似文献   

6.
周先荣  郭璐  孟杰  赵恩广 《中国物理 C》2002,26(11):1125-1133
用粒子–转子模型和推转壳模型研究了6个粒子分别填充在单j壳和双j壳上的混沌行为.分析了单j壳和双j壳情况下能谱的最近邻能级间距分布和谱刚度随自旋及推转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组态空间大小不变时,系统在双j壳(g7/2+d5/2)情况下比在单j壳(i13/2)情况下更规则,而当组态空间从单j壳(i13/2)扩大到双j壳(i13/2+g9/2)时,系统的混沌程度变化不大.同时比较了将6个粒子的两体相互作用分别取为δ力和对力时的系统的混沌行为  相似文献   

7.
The experimental one-, three-, and five-quasiparticle bands in 177Lu are analyzed by the particle-number conserving (PNC) method for treating the cranked shell model with pairing interaction, in which the blocking effec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exactly. The experimental moments of inertia are reproduced very well by PNC calculations with us free parameter.  相似文献   

8.
164Er96166Er98核推转壳模型波函数的K结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伯琴  林辛未 《物理学报》1991,40(11):1741-1748
在一组新的表象空间中,对轴对称变形核164Er96166Er98的推转壳模型(CSM)波函数的K结构进行了分析,随转动角频率ω增大,CSM波函数不再具有单一的K结构,原子核逐渐偏离轴对称,计算表明,164Er96166Er98的晕带K结构极其相似,但第一激发带的K结构却有较大不同。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用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分析了A~190区偶偶核系列晕SD带192—198Pb(1)和198Po(1)的转动惯量随角频率变化的规律.计算中同时考虑了单极对力与Y20四极对力.实验结果在计算中得到较好的重视.特别是转动惯量变化的微观机制(包括中子和质子的各大壳以及各单粒子能级的贡献)在计算中得到极为清楚的展现.J(2)的上升,主要来自高N闯入壳(中子N=7,质子N=6)的贡献,而其它大壳对J(2)的贡献,基本上不随ω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11.
从推转壳模型出发,导出了转动频率未量子化的集体振动-转动哈密顿量,称为推转玻尔-莫特逊哈密顿量(CBMH).引入合理的集体运动位势,由CBMH可以得到解析形式的转动谱公式.应用这一振动-转动模型,对偶偶变形核的正常转动能谱进行了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推转壳模型出发,导出了转动频率未量子化的集体振动-转动哈密顿量,称为推转玻尔-莫特逊哈密顿量(CBMH).引入合理的集体运动位势,由CBMH可以得到解析形式的转动谱公式.应用这一振动-转动模型,对偶偶变形核的正常转动能谱进行了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169Re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建立了组态为π9/2[514]的强耦合带和组态为π1/2[541]的退耦合带,推转壳模型(Cranked shell model)计算结果表明组态相关的不同形变能够解释这些转动带的不同带交叉频率,在已知的奇ARe核中,169Re的9/2[514]转动带在低自旋时具有最大的能量旋称劈裂,当一对i13/2中子顺排后,旋称劈裂发生了反转,并且劈裂的幅度非常显著地减少了,另外,还观测到了一个三准粒子激发带,并指定了它的最可能组态为π9/2[514]⊙νAE。  相似文献   

14.
张振华  徐红巧  孙宝玺 《中国物理 C》2010,34(12):1836-1841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ten rotational bands in 179Re are analyzed with the particle-number conserving method for treating the cranked shell model with pairing interaction, in which the blocking effec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exactly. The experimental moments of inertia of these bands are reproduced quite well by our calculations with no free parameter and the deformation driving effects are discussed. The bandhead energies and the variation in the occupation probability of each cranked orbital are also analyzed.  相似文献   

15.
探索原子核的电荷与质量极限,合成长寿命超重核是当前原子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们近几年在超重原子核结构性质与合成机制方面取得的理论研究进展。在结构性质方面,利用处理对关联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基于推转壳模型,系统研究了锕系核与超镄核低激发谱,发展了多维形状约束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并用于研究锕系核势能面和裂变位垒以及N=150同中子素中的非轴对称八极关联等。在超重核合成机制方面,系统研究了利用重离子熔合反应合成超重核的三步过程,包括俘获过程——提出了一个位垒穿透概率新公式、熔合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动力学形变势能面的双核模型、存活过程——系统研究了激发态超重复合核存活概率等。系统研究了合成超重核的热熔合反应,得到的熔合蒸发截面与实验符合,并预言了合成119和120号超重元素的生成截面。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处理含有对力的推转壳模型的粒子数字恒方法研究了A-190区奇奇核194TI中6条超形变带,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根据我们的PNC计算结果,分别指定了194TI的6条超形变带的组态,详细分析了质子和中子的堵塞效应对转动惯形的影响,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高N闯入壳(对中子N=7,对质子N=6)的贡献,而其他大壳对转动惯量的贡献基本上不随转动频率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用处理推转壳模型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分析了稀土变形奇A核^173,175Hf的3准粒子的5准粒子高K转动带,包括转动惯量,顺排角动量,以及推转Nilsson能级上的粒子填布几率随转动角频率的变化,计算中无自由参数,实验观测结果在计算中得到较好地重现,分析了多准粒子带与相邻偶偶核基态带的转动惯量变化规律不同的微观机制,在这里Fermi面邻近高j闯入态的堵塞效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包含剩余作用的核壳模型,从143Pm高自旋能级核结构出发进行理论上探求;并计算143Pm退激跃迁几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核子有效势函数,按照γ跃迁链对143Pm进行理论与实验分析;特别利用核子分布主态结构和自旋能级对应的γ跃迁级链进行比较. 程序采用OXBASH程序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双奇核176,178Ir和182 Au的高自旋态结构 ,在这 3个双奇核中观测到了基于πi13 2 νi13 2 准粒子组态下的转动带 .以能级间隔系统学为判据 ,对184Au核中πi13 2 νi13 2 转动带能级自旋进行了指定 .指出176,178Ir和182 ,184Au 4个双奇核的πi13 2 νi13 2 转动带在低自旋区均出现旋称反转 .对πi13 2 νi13 2 转动带旋称反转现象进行了定性的讨论 .用推转壳模型对πh9 2 νi13 2 带和πi13 2 νi13 2 带能级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 ,发现当采用形变和对力自洽计算后 ,从理论上可以定性地解释两个半退耦带出现的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双奇核176,178Ir和182Au的高自旋态结构,在这3个双奇核中观测到了基于πi13/2 νi13/2准粒子组态下的转动带.以能级间隔系统学为判据,对184Au核中πi13/2 νi13/2转动带能级自旋进行了指定.指出176,178Ir和182,184Au 4个双奇核的πi13/2 νi13/2转动带在低自旋区均出现旋称反转.对πi13/2 νi13/2转动带旋称反转现象进行了定性的讨论.用推转壳模型对πh9/2 νi13/2带和πi13/2 νi13/2带能级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发现当采用形变和对力自洽计算后,从理论上可以定性地解释两个半退耦带出现的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