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人员在治理盐渍土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资料。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在黄淮平原、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等广阔地域内开展了治理盐地的大量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盐碱土地资源,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采取了多种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人们对盐碱土改良认识的不断提高,生物措施改良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典型盐碱地改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甘肃省典型的盐碱地区域,分类探讨盐碱地成因,通过对两种盐碱地改良方式进行分析,得知在具体的地形条件及成盐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相应的改良效果。根据比较研究发现,目前甘肃省典型的两种成盐碱的原因以是地下水位太高,灌排不畅,盐碱水重复利用等引起的土地盐碱化和土壤成土母质自身含盐分较大,蒸发强烈,土壤板结等综合原因引起的土壤盐碱化。本次通过比较研究,因地制宜寻找切合实际的盐碱地改良方法,从而改善盐碱地现状,提高土地质量,增加群众收入。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重点探讨了粉煤灰和煤矸石改良盐碱土对柽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15%粉煤灰+15%淤泥改良盐碱土效果明显好于l0%粉煤灰+10%煤矸石+10%淤泥的效果,好于20%粉煤灰的改良效果.基质中加入粉煤灰,对提高柽柳发芽率、缩短枝条发芽时间和提高萌发枝条成活率均具有促进作用.施加粉煤灰改良盐碱土的优劣比例顺...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列为发展重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提出以煤矸石高附加值、规模化利用为目标,以煤矸石胶结充填、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煤矸石发电为重点,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介绍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政策、科技支持,从科技创新角度阐述了山西省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针对山西省在煤矸石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省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矸石占用土地和污染环境的现状,提出了煤矸石原位利用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理,并结合矿井工业试验,实现矸石井下原位消化。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煤矸石构筑巷帮,抗压强度可以达到C20以上(21.96 MPa),其抗压强度大于煤体强度(10~20 MPa),构筑巷帮可以代替永久煤柱。煤矸石原位利用技术做到矸石不上井,体现高产、高效、安全、环保、高回收率的科学采矿体系。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阐述了煤矸石的治理方式以及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并对煤矸石利用前景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许坤鹏  刘喜兵 《甘肃科技》2021,(1):41-42,24
土壤盐碱化问题制约着河套灌区绿色农业发展和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平衡协调,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改良盐碱荒地,使其能被有效利用,是当前河套灌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对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行之有效的改良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探索,为河套灌区相近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提供有力的改良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9.
废弃煤矸石的危害及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目前重要的能源之一,伴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其副产物煤矸石也大量出现。介绍了煤矸石的定义、组成、危害,探讨了煤矸石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改良龟裂碱土为目标,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在盐碱地中施加脱硫废弃物能够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即增大水稻叶面积指数,提高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当脱硫废弃物+改良剂施用量为(2.5 t+0.5 t)/666.7 m2,泡水量定额为100 m...  相似文献   

11.
煤矸石作为煤矿区最主要的固废资源,其大规模的消纳利用关乎矿区资源与生态问题。从煤矸石直接应用、改性应用两大方面探讨其土壤化消纳利用的可行性与潜在路径。研究表明:碳含量在20%以下的煤矸石应作为土壤化消纳应用的主要类型;煤矸石与其他材料混合或经改性处理后可提升土壤改良效应;煤矸石对盐碱地等特殊土壤类型的改良效应以及特异性煤矸石土壤改良培肥产品开发应得到重视;煤矸石的土壤应用还应关注其对土壤的污染风险以及炭化改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煤矸石作为全球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大气、土壤等环境造成危害。但煤矸石具有一些环境友好型性能,经预处理后可被资源化再利用为环境友好型材料。综述了目前煤矸石用作环境材料的方式及各种方式的研究进展:煤矸石对营养盐、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预处理之后可以作为一种廉价的吸附剂;煤矸石具有一定的强度,经热活化后强度更大,因此可用作建筑再生骨料生产透水砖、透水沥青等;煤矸石中还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酸含量,改善土壤土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建议:今后研究工作应倾向于对煤矸石预处理方式的改进,探索其对不同类型或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在实际生产中应丰富破碎筛分等处理方式,形成系统的制肥工艺并得以应用;在政策上应制定更加全面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3.
 煤矸石作为全球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大气、土壤等环境造成危害。但煤矸石具有一些环境友好型性能,经预处理后可被资源化再利用为环境友好型材料。综述了目前煤矸石用作环境材料的方式及各种方式的研究进展:煤矸石对营养盐、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预处理之后可以作为一种廉价的吸附剂;煤矸石具有一定的强度,经热活化后强度更大,因此可用作建筑再生骨料生产透水砖、透水沥青等;煤矸石中还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酸含量,改善土壤土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建议:今后研究工作应倾向于对煤矸石预处理方式的改进,探索其对不同类型或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在实际生产中应丰富破碎筛分等处理方式,形成系统的制肥工艺并得以应用;在政策上应制定更加全面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良上海滨海地区盐碱地的土壤肥力状况,使之转变成适合蔬菜生产的土质环境,实验通过混合盐碱土与有机肥后,喷施基于有机基质协同降解的复合微生物对盐碱土进行土壤改良.结果表明:盐碱土混入5∶1的有机质肥后,施加0.5%的1∶3∶3∶1的地衣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黄杆菌和鞘氨醇单胞菌菌液的复合微生物能快速增强土壤有机质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同时,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等酶学指标显著上升.改良土的蔬菜栽培试验显示栽培50 d后青菜的生物量比原始盐碱地产量增加近1倍,比单纯施加有机肥的产量增加30.2%.结论对盐碱地的生物改良具有良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煤矸石,发展煤矸石烧结砖可节约大量能源,有利于新型建材“绿色”可持续发展。根据能源的梯级利用原理;综合考虑煤矸石烧制砖的原料配比、工艺技术以及主要设备情况,系统地构建了煤矸石砖热值利用节能测算模型,以山西煤矸石烧制砖为例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山西煤矸石烧结砖行业共节能约99.381万t标准煤。  相似文献   

16.
《科学管理研究》2013,(5):58-62
基于网络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研究了盐碱地改良产业化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网络结构和运作机制,以华清农业盐碱地改良产业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化协同创新必须有效整合相关资源,以企业为创新核心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运作基础。  相似文献   

17.
灰漠土主要分布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天山北麓山前倾斜平原与冲积平原。灰漠土是一种较好的土壤资源,目前已有相当部分开垦种植,发展成为粮、棉、糖、油、瓜果、林等的生产基地。本文主要论述灰漠土的肥力状况和改良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展望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新疆盐碱化耕地约133.33万公顷,近1/3耕地盐碱化,其中80%以上为土壤次生盐碱化。新疆除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和塔城部分地区土壤盐碱化较轻之外,其他地区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盐碱化,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各灌区最为严重,一些耕地由于次生盐碱化加重而被迫成为弃耕地。盐碱危害造成大量中、低产田和农民贫困,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砂姜黑土是一种具有“黑土层”和“砂姜层”的暗色土壤 ,在枣庄市沿运滨湖地带广泛分布。由于受土壤环境因素及其内在性质的影响 ,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状态 ,为本市主要的中低产土类之一。本文拟对砂姜黑土的改良利用途径进行研究 ,有助于提高砂姜黑土的肥力水平 ,实现本市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带状浅耕法在天然草地上补播优良牧草,使草地的产草量提高了8~15.7倍,每亩粗蛋白质含量比原天然草地的提高了4.6倍,而且还提高了牧草的再生力和草地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