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了一种高化学稳定性和高耐熟性的聚苯硫醚基干膜润滑剂——PPS-1干膜。分析並考查了其在氢气、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存在的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价了在大气、液氮及液氢环境中作为齿轮润滑剂的耐磨寿命。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固体润滑膜作为正齿轮润滑剂在空气及液氮介质中的润滑性,作者设计安装了一台简易的齿轮试验装置。采用了发电机带电阻作为其加载机构,以齿轮箱效率在试验过程中的明显下降作为固体润滑膜的失效标志。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作为齿轮用固体润滑膜的评价设备是可取的,平行试验时齿轮箱平均效率的相对误差小于5%。但齿轮箱效率中包含有轴承摩擦损失因素,只有这摩擦损失基本稳定时对比数据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SS-2干膜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金属粉料,制得了SS-4干膜。该干膜在大气中的耐磨寿命约为SS-2干膜的2倍,在真空中的耐磨寿命约为SS-2干膜的1.7倍。其摩擦系数略高于SS-2干膜。文中还介绍了SS-4干膜摩擦磨损性能的重复性以及膜厚、摩擦速度、负荷、温度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纳米薄膜润滑物理—数学模型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黄平 《摩擦学学报》2003,23(1):60-64
基于润滑剂分子通常具有链状结构的事实,在分析润滑剂分子链长同膜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纳米薄膜润滑物理模型,并利用含旋转量的流体力学运动方程得到了相应的Reynolds方程,同时对薄膜润滑Reynolds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以考察特征长度对薄膜润滑状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相应的厚膜解相比,薄膜模型中润滑剂的粘度及承载能力均明显提高,且其提高幅度随着特征长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润滑剂分子链长度确定的薄膜润滑区间以及膜厚-速度关系数值解同相应的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以酚醛环氧树脂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增韧剂及树脂改性剂形成的复合物作为粘结剂,和以二硫化钼为主要固体润滑剂且加入适量的稀土化合物及氧化锑等多种添加剂研制而成的PEP型润滑防锈两用干膜润滑剂。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条件下,其摩擦系数为0.06~0.10,耐磨寿命比单用酚醛环氧树脂作粘结剂之干膜的提高近1倍,加入稀土化合物又使它的抗磨性能进一步提高;经100h5%NaCl溶液的盐雾试验和两年半时间的露天挂片耐候试验结果表明,喷涂PEP干膜的底材金属无锈蚀现象;这种干膜与法国SDA9干膜在Skoda试验机上的对比试验结果证明,其耐磨性能比后者的好。目前,PEP干膜已代替进口的SDA9干膜在塔式起重机及复印机一些部件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齿轮点蚀磨损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以及润滑剂对点蚀可能产生的影响。作者在FZG齿轮试验机上,使用16MnCr5表面硬化齿轮和42CrMo4调质齿轮,评价了分别含聚合物、MoS_2、商品齿轮油和聚合物 MoS_2的矿油润滑剂以及合成润滑剂的抗点蚀性能,并将它们的结果与无添加剂的矿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制了一种高抗摩性和高化学稳定性的干膜,并对影响该干膜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配比与制备工艺,着重评价了编号为PF-1干膜的抗摩性,在几种常用流体介质和液氢、液氧中的稳定性,以及底材表面喷砂处理提高干膜粘附性的效应,在与润滑油、脂联用条件下与轴瓦材料锡青铜的抗摩性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PF-1干膜不仅有数倍于国内以往干膜的耐磨性,在膜厚为20~80微米范围内磨损寿命与膜厚成正比,且当与油、脂联用时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D23XY_2T_5微型球轴承在350℃的热空气中,转速为25000转/分的条件下,对润滑剂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试验评价。在球滚道上的滚压膜和在保持架的内壁上喷涂干膜都获得了良好的润滑效果。一种WS_2加无机粘结剂的滚压膜在上述试验条件下可使微型球轴承得到有效的润滑,可在高温气体流量计上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干膜润滑剂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润滑材料。其喷剂通常由固体润滑剂和低含量的粘结剂及大量的稀释剂所组成。有时还含有微量添加剂。其中固体润滑剂除少数属有机组分外,多数是无机化合物。为了解国外这类产品的组成,以及在国内开展新干膜润滑剂的研制,都需要建立一套分离分析方法。本文报导有关以有机物粘结的干膜喷剂中无机固体润滑组分的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干膜润滑剂的组成、制备工艺、摩擦磨损特性和其转移润滑的作用机理,以及国外在航空工业中应用干膜润滑剂的概况和实例。文中对作者及其同事们所研制的硅酸盐基、聚酰亚胺基、环氧基以及磷酸盐基干膜的组成、制备工艺以及其摩擦磨损性能作了详细介绍,並与国外同类产品作了对比,证明国产几种干膜润滑剂基本接近日本同类干膜的水平。作者推荐将其应用于飞机有关零部件的润滑。  相似文献   

11.
往复运动齿轮齿条的润滑失效通常发生在换向死点位置附近,因此研究齿轮齿条换向点位置和换向持续时间对换向过程中润滑油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齿轮齿条换向瞬间的运动几何关系,建立了换向过程齿轮齿条弹流润滑的瞬态数值模型。采用Ree-Eyring润滑流体,应用多重网格法和多重网格积分法等数值方法,计算得到了齿轮齿条往复运动过程中换向点位置附近一对啮合轮齿间的压力、膜厚和温度,并与前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了不同换向持续时间和换向点位置对一对啮合轮齿间压力、膜厚和温度的影响。齿轮齿条换向过程中油膜厚度明显降低,缩短换向持续时间虽然可以增大齿轮齿条的润滑膜厚,但会导致瞬间油温升高,因此换向持续时间存在最优值。通过比较不同换向死点位置的膜厚发现,当换向死点在单齿啮合后的双齿啮合区时,啮合轮齿间具有较理想的润滑膜厚。无论换向持续时间长短,润滑膜厚的最小值都在换向死点位置,换向死点位置是往复运动齿轮齿条润滑失效的危险点。研究结果为往复运动齿轮齿条的润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往复运动齿轮齿条的润滑失效通常发生在换向死点位置附近,因此研究齿轮齿条换向点位置和换向持续时间对换向过程中润滑油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齿轮齿条换向瞬间的运动几何关系,建立了换向过程齿轮齿条弹流润滑的瞬态数值模型。采用Ree-Eyring润滑流体,应用多重网格法和多重网格积分法等数值方法,计算得到了齿轮齿条往复运动过程中换向点位置附近一对啮合轮齿间的压力、膜厚和温度,并与前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了不同换向持续时间和换向点位置对一对啮合轮齿间压力、膜厚和温度的影响。齿轮齿条换向过程中油膜厚度明显降低,缩短换向持续时间虽然可以增大齿轮齿条的润滑膜厚,但会导致瞬间油温升高,因此换向持续时间存在最优值。通过比较不同换向死点位置的膜厚发现,当换向死点在单齿啮合后的双齿啮合区时,啮合轮齿间具有较理想的润滑膜厚。无论换向持续时间长短,润滑膜厚的最小值都在换向死点位置,换向死点位置是往复运动齿轮齿条润滑失效的危险点。研究结果为往复运动齿轮齿条的润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含氟有机不粘性干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含氟有机不粘性干膜润滑剂的种类、使用工况及其摩擦学性能,综合评述了含氟有机不粘性干膜润滑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全尺寸功率流封闭式齿轮试验台架成功地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发展了一种测试方法齐全、测量精度高的齿轮试验台架与测试系统,并以其进行了00~#半流体润滑脂、50~#机械油等润滑时啮合齿面间的油膜电压、齿轮传动效率、减速器的振动和噪声、润滑剂的温升和抗磨性能等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这种全尺寸齿轮试验台架与测试系统对半流体润滑剂性能的评价分析是可靠的,适合作为各种半流体润滑剂性能的全尺寸试验台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SS-4干膜的真空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SS-4干膜在真空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与SS-2干膜的性能作了比较。其耐磨性是SS—2干膜的2.2倍,但摩擦系数较高,该干膜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随着试验负荷、速度的增加而下降;干膜厚度、环境气氛、对摩偶件材料及涂膜底材等均对该干膜的真空摩擦磨损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聚四氟乙烯(PTFE)粘结膜作为抽铆芯钉润滑剂的研究结果。通过对摩擦系数、压合试验、拉铆试验、耐盐雾腐蚀性等性能的评定表明,该膜的综合性能优于其它润滑剂;经实际使用证明其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弹流润滑与薄膜润滑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采用NGY-2型纳米级膜厚测量仪,研究了润滑膜厚度与各工况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薄膜润滑的机理,探讨了膜厚、速度、润滑油粘度等各因素对弹流润滑与薄膜润滑之间转化的影响,建立了转化临界膜厚值与润滑剂表观粘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考虑摩擦动力学特性的渐开线齿轮润滑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渐开线齿轮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齿面摩擦、油膜刚度和阻尼的影响,将摩擦动力学特性和齿面形貌考虑到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理论(EHL)中,采用多重网格数值求解法获得了渐开线齿轮在不同啮合位置处的动载荷分布,压力与膜厚分布,并对比分析了干摩擦与润滑条件下压力分布的不同特征以及动载荷对油膜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低速时,动载荷接近稳态分布,在单双齿交替点有明显的高频冲击,随着转速的增加,动载荷变化趋于平缓;与干摩擦相比,润滑油膜可以减小最大压力峰值以及入口区和出口区的压力,但对粗糙峰凹谷处压力有所增加.沿啮合线方向,压力在节点位置附近达到最大值,膜厚受动载荷的影响较小,近似呈线性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工艺和条件,阳极氧化对粘结环氧-MoS_2干膜摩擦磨损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并根据电子显微镜观察、接触角测定和粘附功计算的结果,说明了干膜润滑剂的粘结强度和耐磨寿命与底材表面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锡青铜镶嵌固体润滑剂轴承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江  李同生 《摩擦学学报》1996,16(3):213-220
在栓-盘式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于常温干摩擦条件下,对锡青铜轴承和镶嵌固体润滑剂(PTFE和石墨等复合物)的锡青铜轴承进行了摩擦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固体润滑剂嵌入量不同的镶嵌轴承的摩擦系数都明显降低,耐磨性均比对照轴承的高2个数量级,其中以固体润滑剂嵌入面积分数为30%的轴承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等,对磨损表面和磨屑的形貌、表面转移膜和元素的面分布等作了观察与分析,指出摩擦界面,尤其轴承金属摩擦表面固体润滑剂转移膜的形成是提高轴承性能的关键,锡青铜镶嵌固体润滑剂轴承以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要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