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科学出版社于1973年12月出版了一本有关狭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理论的一个小册子──《空间与时间。 这一小册子竟然又重复了过去早就判批过的唯能论的错误,即认为质量可以转变为能量. 所谓唯能论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个唯心主义的流派,其发明人是奥斯特瓦尔德.这一流派宣称存在着没有物质的运动,认为不需要回答运动的承担者的问题,是“在运动着”,这就够了.其“科学根据”是:认为世界上一切外在现象都可以说是能量之间的过程,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甚至意识的过程也是能量的过程,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能量,物质也是能量.奥斯特瓦尔德就问道,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1)要正确认识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就必须分析物质内部的矛盾.物质内部存在着许多矛盾,例如作用与反作用,电与磁,正电与负电等等,质量与能量也是其中的一对矛盾.由于质量和能量是一切形态物质的两个最基本属性的量度,因此它所反映的矛盾是物质的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它存在于一切物质的形态中,贯串于每一种物质形态运动和发展的始终.没有这对矛盾就没有物质,没有物质的其他矛盾性,也就没有世界.公式E—me’正…  相似文献   

3.
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度,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毛主席指出:“人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刚必取一定的形式.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所有这些物质的运动形式,都是互相依存的,又是本质上互相区别的.”1)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精确地反映了“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及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因而也就深刻地反映了世界的物…  相似文献   

4.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反映物质运动及其转化的一条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明确地告诉我们,自然界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总是不断地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运动的量是守恒的.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对这个定律曾经做过极为精辟的分析,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关于运动形式的转化的规律,他说:“任何运动形式都证明自己能够而且不得不转变为其他任何运动形式.到了这种形式,规律便获得了自己的最后的表达.由于有了新的发现,我们可以给它提供新的证据,提供新的更丰富的内容.但是,对于如此表述的规律本身,我们是不能再增加什么了.在普迫性方面──其中形式和内…  相似文献   

5.
在质量和能量问题的讨论中,许多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有些同志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对我启发帮助很大,下面再就三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什么是能量?这个问题,恩格斯已有精辟而深刻的论述.正如列宁所说:“他掌握了能量这个对他说来是新的名词,并在1885年(《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和1888年(《费尔巴哈论》开始使用它,然而是把它和‘力’、‘运动’这些概念同等使用的,掺杂在一起使用的.”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象“运动(所谓能)”、“运动(能)”和“运动或所谓能”2) 之类的说法,使用的最多.恩格斯所以把“能”看成运动,…  相似文献   

6.
一、质量的多样性1.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 “质量”这一概念是1687年牛顿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明确提出来的.牛顿写道:“物质之量,以其密度及体积联合度之”、“此项物质之量,以后我们将以物体或质量名之”.按照牛顿的看法,物质的量或质量是绝对不可入的原子所带有的,某一物体的体积内容纳的原子愈多,物质的量就愈大;原子在物体中徘列愈密,原子就愈多,物体就含有更多的物质的量.仙还认为构成物质的原子具有不可入性、惯性、引力等不变的基本属性.其中惯性概念是由牛顿第一定律引入的,惯性的大小则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些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及其复合场中的运动,通常看起来没有问题;但只要连接成一个循环,就会发现,粒子的能量可能无限增大,成了永动机.这样的习题在高考题中也有出现,如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第25题.永动机是不存在的,这些粒子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着我.本文试从笔者的经历,介绍问题的发现、探究辨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质量和能量问题的讨论,似乎应该深入发展,随着讨论的向前发展,势必要求文章的论点鲜明,分析深入,并不能只是泛泛而谈,需要作具体分析,特别是应该从量的角度反映出对质的问题的看法.参加讨论的文章一般说来具体分析不够.从内容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五种观点:第一类,认为质量和能量不是物质的两种对立统一的属性,没有同一性,不能转化;第二类,认为质量和能量是物质的对立统一的两种属性,可以互相转化,而且提出转化指的是迄今所认识到的某些物质特性的转化;第三类,总的认为质量和能量,既有它不能转化的一面,也有它可以转化的一面,因此从…  相似文献   

9.
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量,也是物质的一个根本属性.很显然,讨论质量问题不能仅就物理学而言,必须结合哲学来考察. 一、质量定义为“物质的量” 是有确定意义的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第一条定义是:“物质的量是用密度和体积一起来量度的.”并加注释说:“空气的密度加倍,体积加倍,它的量就增加四倍;体积加三倍,它的量就增加六倍.”[1]既然密度和体积的乘积等于质量,因此,这个定义实际是说,“物质的量”是用质量来量度的.在牛顿力学体系中,质量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毫无疑问,牛顿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理解“物质的量”的.他认…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在力学中,我们学习到两条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就是: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两定律属于经验定律;它们的建立是从许多学者们长时期的实验事实概括出来的。因此,初学物理的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认为这两定律在力学中是无处而不可以应用的。但是,  相似文献   

11.
吸引与排斥     
 作为自然辩证法范畴的吸引和排斥,它是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概括出来的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这里所说的吸引是指一切具有接近、收缩性质的运动形式。所说的排斥是指一切具有分离、膨胀性质的运动形式。物理学所研究的是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它包括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和原子核内的运动等等。无疑,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矛盾。事实不正是如此吗?太阳系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动,就是吸引和排斥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教导我们:“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具有的广延性和它的位置关系.时间、空间是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的.列宁还教导我们:“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2).必须“坚决而肯定地承认我们的发展着的时空概念反映着客观实在的时间和空间”,“承认它们在这里也和在一般场合一样接近于客观真理”3).我们必须以革命导师的这些教导为指针来对待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时空理论. 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质量守恒(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能量不灭)定律是自然界中的两条普遍适应的最基本的定律。质量守恒(物质不灭)定律在化学问题的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能量守恒(能量不灭)定律则在物理问题中得到普遍应用。一、感应电流的特性笔者在高中物理电磁感应一章的教学中,应用能量的观点对电磁感应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概括和归纳了感应电流的特性,在教学中提出了感应电流的特性这一新概念与新观点:引导学生揭示了感应电流的特性及其具有的物理本质,并归纳出了应用感应电流的特性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应用能量的观点对电磁感应现象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特性:“感应电流总是要阻碍它本身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物质纯重力场部分的能量-动量张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娄太平 《物理学报》2004,53(6):1657-1661
认为物质的质量(能量)存在形式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纯物质形式存在的,另一部分是以纯重力场形式存在的.物质质量(能量)这两种形式各自对应着相应的能量 动量张量,物质总的能量-动量张量可表示为Tμν=T(Ⅰ)μν+T(Ⅱ)μν,这里,T(Ⅰ)μν,T(Ⅱ)μν分别代表物质纯物质部分和纯重力场部分的能量-动量张量.通过类比电磁理论,定义:ωμ≡-c2gμ0/g00,并引入一个反对称张量Dμν=ωμ/xν-ων/xμ,则物质纯重力场部分的能量-动量张量为T(Ⅱ)μν=(DμρDρν-gμνDαβDαβ/4 关键词: 能量-动量张量 纯重力场 重力场方程 标量重力势 矢量重力势  相似文献   

15.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两条重要的基本规律。在高中和大学的物理课程里,它们无疑都是属于教学的重点。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这两条定律的理解,往往还存在不少问题。一种情况是,学生对于这两条定律是经验规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1 牛顿力学的质量和能量。牛顿本人没有给出质量的明确定义.一般就说是物质的多少.重要的是在牛顿力学中,认为一个物体的质量是恒定的,与物体的运动无关.在相互作用中不会消失,因而有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7.
物质的质量从何而来是自然界最深层次的秘密之一.40多年前,物理学家希格斯(P.W.Higgs)提出是一种玻色子引发的场给予物质以质量,此后,学界便称这种粒子为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十多年来,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金钱在用粒子加速器寻找此种粒子,但迄无所获.2008年9月10日启动的目前世界上能量最大的强子对撞机(LHC)的任务之一就是企图发现这一假想存在的粒子①.  相似文献   

18.
许多教科书上都谈到了表现物体的惯性的质量称为惯性质量,而决定两物体间引力的质量称为引力质量.然而读者不容易懂的地方在于为什么会出现两种质量.万有引力定律不是清清楚楚地写着:“两物体问的引力和质量成正比”么?这里已经说了引力和质量成正比,为什么又要讨论这个质量与牛顿第二定律里的质量的差别呢?问题再提尖锐一点:为什么没有人讨论库仑定律中的电量q和电容器公式中的电量q的区别呢?这个问题提得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自然科学.这些运动规律也存在于生物体的高级运动中.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有机体中那些过程,凡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似乎都是按照物理学和化学的已知定律进行的.”物理学与医学、生物学有着必然的联系,成为这些学科的基础.近年...  相似文献   

20.
重力场与静电场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述 《物理实验》2004,24(2):41-42
“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但由于“场”具有不易直接感受的特殊存在形态,同学们对“场”的物质性的理解不够深刻,解决“场”的相关问题时也感到棘手.笔者就高中阶段最典型的两种场——“重力场”和“静电场”的力学性质与能量特点进行比较,使同学们对“场”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