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轴向配位作用将5,10,15-20-四苯基钴(Ⅱ)卟啉(CoTPP)固定在4-巯基吡啶自组装膜表面上,形成CoTPP单分子膜,通过组装金纳米粒子的方法,成功地获得了膜中CoTPP分子的喇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CoTPP分子是通过钴原子与氮原子之间的配位作用与巯基吡啶分子结合的,且其分子平面与基底表面近似平行。  相似文献   

2.
表面增强喇曼光谱已广泛应用于物质分子在金属表面吸附的研究.人们发现,不仅无机物和有机小分子能产生SERS,而且生物分子,如核酸、色蛋白以及蛋白质均能产生SERS效应,并以此来研究生物分子-蛋白质的变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金属配合物(MTPP,M=Ag,Mg,Cu,Pd)在AgI胶体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结果显示MgTPP与基底发生金属交换生成AgTPP,而在PdTPP和CuTPP上则未发现金属交换。除卟啉环的振动外,一些苯环振动带也被显著增强。在1400~1600cm-1范围,PdTPP和CuTPP的SERS与AgTPP有很大差别,可能反映了吸附分子在次甲基桥碳原子Cm附近立体构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吡啶在几种金属纳米线阵列上的表面增强喇曼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多年来利用表面增强喇曼光谱(SERS)的研究还仅限于Ag,Au,Cu这三种具有强SERS效应的金属,最近,田中群等利用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和共焦曼光谱技术成功地获得了许多无机离子和有机小分子吸附在一系列的过渡金属(如Pt,Ni,Fe,Pd,Rh,Co,Ru等)上的SERS光谱,拓宽了SERS的应用范围,但这些表面处理方法对基底进行处理时存在着较大的随机性,从而导致对所得SERS信号的解释困难。近年来通过自组装膜、模板合成等技术可得比较有序具有强SERS效应的或表面,例如Nie等最近发现尺寸分布狭窄的Ag溶胶粒子(约80-100nm)能诱导出巨大的SERS增强;Freeman和C tffumj m jf rbutb uqf At A 体微粒组装在聚合物基底上,制得高活性的SERS基底,以上工作都表明制备有序纳米级金属颗粒表面将推动SERS的应用和机理研究,迄今,3半导体纳米线阵列上的喇曼光谱已有报道,而利用金属纳米线阵列作为SERS基底除半于样模合成法制备的Ag纳米线阵列上的SERS之外,尚未见其它相关报道,本文主要研究样模合成法制备金属纳米线的过程,并以此为基底研究吡啶吸附的SERS光谱。  相似文献   

5.
徐正炎 《色谱》1993,11(4):225-226
四苯基卟啉及其铁、锰等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大分子量、非挥发性的卟啉衍生物。由于结构和性能上的特点,这类物质成为有机合成中一种新型催化剂。关于这类物质的裂解研究尚未见有文献报道。本文用裂解色谱法(PGC)考察了它们的热裂解  相似文献   

6.
表面增强喇曼光谱技术应用于生物体系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表面增强喇曼光谱技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生物体系的最新资料:(1)核酸及其组分,(2)蛋白质及其组分,(3)儿茶酚胺,(4)有色生物质,(5)膜制品。总结了表面增强喇曼光谱技术的一般性结论,并对这一技术应用于生物体系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四(对—硝基)苯基卟啉锰配合物的光谱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循环伏安,现场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电化学技术确认了四(对-硝基)苯基卟啉锰配合物产生不同氧化态锰卟啉的电位及其电子光谱和振动光谱特征,发现卟啉周环上硝基的还原发生在Mn^2+还原之的一,金属价态变化敏感带出现在1597、1523、1207、825和806cm^-1附近。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不同pH值下荧光素钠吸附于银岛膜的表面增强共振喇曼散射(SERRS)光谱。由于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荧光素钠具有不同的离子构型, 其SERRS光谱也有所不同, 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谱线强度的变化而不是频率变化。谱线强度随pH值的变化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这与其相对应的振动模的性质有关。利用“四级能模型”和共振喇曼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N,N'-二乙基喹啉菁染料分子吸附在硫敏化过的溴化银溶胶上产生强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这种散射实际上是在直晒银上产生的。N,N'-二乙基喹啉菁染料分子吸附在硫敏化过的溴化银溶胶和银溶胶上的喇曼谱基本相似。而未经硫敏化的溴化银溶胶和经硫敏化后再被高硫酸钠氧化的溴化银溶胶中测不到N,N'-二乙基喹啉菁染料的表面增强喇曼信号。本实验进一步表明,表面增强喇曼散射方法可以用于感光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异烟酸吸附在银溶胶表面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光谱以及卤素离子、溶液pH值及溶液浓度对异烟酸SERS光谱的影响。文章提出了离子在银溶胶表面的吸附方式,即主要以—COO~-端吸附于银溶胶表面。最后,对所述实验现象作了定性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有机银溶胶的吸收光谱和表面增强Raman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2-氨基苯并咪唑(BIMNH2)、LiCl、NaOEt对Ag/EtOH溶胶吸收光谱和表面增强Raman散射(SERS)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吸附分子BIMNH2、LiCl、NaOEt均能改变溶胶聚集状态,从而影响其吸收光谱和SERS效应。此外,Cl-还可与Ag、BIMNH2形成表面络合物而增强SERS效应。对Ag溶胶体系SERS光谱的溶剂效应也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Au@SiO2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法制备金溶胶,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 氨水作催化剂, 制备以金为核, 二氧化硅为壳的核壳纳米粒子. 金纳米粒子的粒径可以通过柠檬酸钠和氯金酸的比例控制, 通过调节TEOS的量和反应的时间可以控制二氧化硅壳层的厚度. 以苯硫酚为探针分子研究了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与二氧化硅壳层厚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金内核电磁场增强效应随着二氧化硅壳层厚度的增加逐渐减弱, 且其衰减速度比具有相同尺度的双金属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慢. 此外, 探针分子主要以物理作用吸附在二氧化硅的表面, 可通过洗涤方法将探针分子除去, 从而可使该复合结构基底用于循环SERS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盐酸羟胺络合法制备银溶胶及表面增强拉曼基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制备银溶胶的新方法.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银纳米粒子的形成过程、粒子形状及粒径分布.紫外光谱结果表明,在还原剂中加入碘化银溶胶后立即形成银纳米粒子,开始时粒子的粒径较小,很快聚集成较大的粒子.随着反应的进行,较大的粒子又逐渐碎裂为较小的粒子.同时,粒子的粒径分布逐渐变窄,说明银纳米粒子的形成过程也是粒子粒径均化的过程.透射电镜的研究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为形状均一的球形,平均粒径约35nm.将这种银纳米粒子转移到固体基片上可得到活性较高的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  相似文献   

14.
酸性染料在银溶胶上吸附状态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SERS)能从分子水平上直接提供表面分子结构和动态过程等重要信息 ,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物质在金、银、铜等贵金属表面的吸附机理研究 ;本文通过对不同浓度的酸性黑和酸性红在银溶胶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 ,探讨了浓度对其在银溶胶表面吸附状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酸性黑和酸性红均为5×10-4 mol/L时 ,在银溶胶表面上发生吸附状态改变 ,并形成一个满单分子层 ,表面拉曼信号最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银溶胶体系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溶剂效应,发现在不同的溶剂中,银溶胶的聚集状态不同,当胶粒带电荷时,溶剂还能影响分子在胶粒表面的吸附,溶剂通过改变胶粒的聚集状态及分子在胶粒上的吸附这两个因素影响银溶胶体系的SERS光谱。  相似文献   

16.
气液界面磷脂单分子膜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银胶作为成膜亚相, 原位获得了十八胺单分子膜、十八胺/卵磷脂复合膜的表面增强拉曼信号.研究表明,增强主要来源于亚相中的银粒子与成膜分子之间较强的作用.通过在磷脂膜内添加十八胺分子辅助增强而获取了卵磷脂的分子振动信息.  相似文献   

17.
粗糙镍电极上吡啶和二巯基嘧啶的表面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群健  高劲松 《电化学》1996,2(2):136-139
粗糙镍电极上吡啶和二巯基嘧啶的表面拉曼光谱①黄群健高劲松蔡雄伟毛秉伟郑明森田中群*(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自从人们发现和认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以来[1],SERS技术以其极高的表面灵敏度为电极...  相似文献   

18.
利用聚电解质的静电吸附作用(层层组装),在Au纳米粒子表面包裹上不同层数的二氧化钛前驱体TALH,通过退火形成Au@TiO2复合纳米粒子.以苯硫酚(TP)作为探针分子对退火前复合纳米粒子不同壳层厚度的SERS效应进行表征;可以发现:SERS信号强度的变化跟壳层厚度密切相关,当Au表面包裹至三层TALH时,信号几乎完全消失.此外,结合紫外照射,利用SERS对亚甲基蓝在TiO2壳层表面的光催化降解过程进行现场研究.结果表明:MB的降解主要经历了从多体及二聚体吸附逐渐向单体吸附方式转变,随后又经历了一个脱甲基的过程.因此,本工作发展了将一种紫外催化与现场SERS检测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有望发展成为检测光催化过程,研究表面催化机理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