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高一化学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 ,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实验资料和好经验 ,加强了实验教学 ,补充了好几个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注意使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不过“碱金属”这一章的几个演示实验本人认为仍有诸多方面值得研讨。教材P2 9页 [实验 2 - 4],本人认为图 2 - 4的第四张图有欠妥之处 ,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 ,大头针上的钠一旦与水接触 ,就会马上窜到瓶底浮于水面反应。如果说课本上的第四张图表示的是把塑料瓶倒置的一瞬间 ,那么最好再补充一个图示说明一下反应情况。实验改进见图 1:教材P32页 [实…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5-7]: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待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后停止通人二氧化碳,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观察石蕊颜色的变化(图1)。 相似文献
4.
1 实验操作 将约0.5 g的高锰酸钾晶体装入一支U型管中,U型管的一口塞上带胶头滴管的胶塞,胶头滴管吸入浓盐酸.U型管的另一口,塞上带干燥管的胶塞,干燥管底部垫上一层石棉绒或玻璃纤维,干燥管口盖上一张硬纸片.用铁夹把U型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相似文献
5.
改进演示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现行人教版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初中80个、高中102个,加上选做实验共计200多个。据悉,人教社编的高中新教材,演示实验还会加强,以便更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相似文献
6.
燃料电池微型实验可作为讲授“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电能→化学能→电能”时的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一些书中介绍了以下 2种实验装置[1,2 ] ,见图 1、图 2 :图 1图 2实验时 ,首先把电极接上 3V~ 6V的直流电源电解 2min左右 ,然后断开电源 ,把发光二极管接到电极上。此时刚被电解出来的H2 和O2 便分别在电极上反应而释放出电能 ,发光二极管便发光 (用H2 SO4 或KOH溶液时需 2个电池串联 ,而使用NaNO3或Na2 SO4 等溶液时只要一个燃料电池即可 )。显然这些装置较复杂 ,制作麻烦 ,装液困难 ,药品用量大 ,而且只有视觉效… 相似文献
7.
九年级演示实验改进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长期从事九年级化学的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现行教材中的有一些实验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和改进.在本文中展示出自己的一些思索,愿对各位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以及其水溶液具有酸性。在化学教学中 ,一般的演示方法存在如下不足 :(1)药品用量多 ,造成浪费。 (2 )使用仪器多 ,装置冗杂 ,操作麻烦。 (3)实验时间长 ,影响教学进程。 (4)实验过程中有二氧化硫、硫化氢气体逸散 ,造成教学环境污染 ,影响师生健康。下面介绍笔者自己设计的一种密闭式二氧化硫系列演示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步骤。1 实验用品无水亚硫酸钠、浓硫酸、0 1%品红溶液、1%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30 %硫化钠溶液、5 %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纸、滤纸条、脱脂棉、2 0× 2 0 0mm大试管、球形干燥管…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水解实验比较难做的主要因素有 2个 ;一是水解时间过长 ,二是水解液的碱化终点不好判断。笔者经过反复研究 ,发现了一种仅用 4min就足以完成这一包括水解—中和—检测 3个环节的实验方法。现提供给大家 ,供同行们参考。1 实验方法(1)水解液的制备①取少许药棉 (即脱脂棉 )用水润湿 ,挤出水分并捻成一团后松开约黄豆粒大小 ,装入试管。②向试管中注入 2mL浓H2 SO4 并用力振荡试管使液体呈无色粘稠状。把试管放进沸水中浴热(预先备好沸水浴装置 )。③大约 1min ,液体表层微显亮棕色 (表层以下的液体仍呈无色粘稠状 )。此时… 相似文献
10.
11.
纤维素水解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选修)中,第87页[实验3-4]需时近20分钟,且成功率低。实际上,作为演示实验是不适宜的。有关实验书及杂志,虽然对此实验已进行了多种改进。但加热时间均不少于5分钟。作为演示实验仍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2.
13.
几点说明:1.试管A,C尽可能选择长的。2.具支试管B中盛CCl4做为洗气装置,吸收溴蒸气。如需要可再串联1个。3.D为较粗的铁丝(可用8号丝),下端弯成b状,再扎上细铁丝(废石棉网上铁丝除锈即可)成刷状,长度2至3cm.实验前在粗铁丝a,b段上涂上凡士林油,使其能灵活升降。 相似文献
14.
指出传统的“分子极性演示实验”的不严谨之处,从理论层面解释了用带电玻璃棒(或塑料棒)靠近四氯化碳等非极性分子时液流也能发生偏转的原因。运用微波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影响不同的原理,设计了2种改进的实验方案,利用微波炉加热不同液体,借助温度计或测温贴纸测量液体的温度变化,可以明显地发现极性分子受微波加热升温显著,从而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第二册(人教社版),关于石油裂化的实验是一个很难做的实验,耗时太多,现象也不明显,我们认为该实验并不难做,主要是在运用反应原理上略有欠缺,只要稍加改进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石油热裂化是在高温下石油(实际是石油产品)中的大分子链烃被断裂为小分子烃。裂化的关键条件是温度,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发生裂化。石蜡的裂化温度是500℃左右,石蜡的沸点是360℃以 相似文献
16.
17.
纤维素水解实验比较难做的主要因素有2个;一是水解时间过长,二是水解液的碱化终点不好判断。笔者经过反复研究,发现了一种仅用4 min就足以完成这一包括水解一中和检测3个环节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