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秦荆楚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其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已大致成型,在北方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在南方则形成以楚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作为一种多元性的地域文化,先秦荆楚文化在楚人不断南移、东移和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承袭、吸收了中原文化因素和南方诸土著文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创新、积淀,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质和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开拓进取、自强创新、兼容并包、坚韧执着、剽悍尚武、恋乡敬祖、爱国忠君、浪漫情怀、机智灵巧、价值多元、崇尚乐舞、奢靡享乐、崇火尊凤、尊巫尚鬼等。  相似文献   

2.
"陇右"是一个相对宽泛的地域概念。汉唐对陇右的开发和经营主要集中在西部,亦即"大陇右道"下的"河西地区"。这与陇右整体的历史地位是不相称的。对狭义"陇右"的开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汉唐时期"陇右"开发存在的许多缺陷,对后世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开放、融和、机变、自强是大理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质。它与当代大学的时代精神有着极大的一致性和互融性。大理学院在20多年的办学育人历程中,将大理民族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融和自强、德化精进”的大理学院精神,并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办学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4.
东汉初年的刘秀平陇战争,可谓是其统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役。刘、隗双方隔陇山而峙,在屡次攻防的过程中,地理因素成为了战役指导的核心,争夺泾、汧防线、奇袭略阳、会师高平等主要战役的打响无不体现着双方在地形要素运用上的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5.
文化精神是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一种文化的精神特质。从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出发,可以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多重解读: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文化精神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文化传统,即一种文化的精神特质,或一种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来说,文化精神体现为民族精神,进一步具体为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6.
王友强 《科技信息》2011,(10):I0139-I0141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格:对社会的入世求实精神与轻视对自然的探索研求、轻视科学技术杂糅并存,崇尚德操气节与德力分离、德智分离、义利分离及泛伦理主义杂糅并存,讲究中和、礼仪、和平与折中、均衡、面子杂糅并存,豁达乐观、知足常乐与安贫乐道、不思进取杂糅并存,刻苦耐劳、自强不息与盲目性、缺乏科学性杂糅并存。但其主流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崇尚德操、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格。  相似文献   

7.
鲜卑拓跋氏统一北方后逐步向中原推进,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以牧为主转为农牧并举或以农为主。北朝在陇右地区推行重农政策,使陇右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为隋唐时该地的富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与自然而然的自然(nature)相对而言的,它是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文化作为软实力,是一个大国、一个强国的标志。以柳宗元的《江雪》和法国普列维尔的《公园里》作为典型案例,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在空间观念、时间观念、爱情观念、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新时期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内容、作用及表现,说明只有依靠与时俱进的先进的精神文化,才能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科学精神的提出过程,揭示科学精神的含义、内容、文化价值,阐述它对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系统的重要性,并以此反思我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湖湘文化的人文精神发自湖湘,却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湖湘文化的人文精神可剖析为五个分支,分别是:屈原精神、谭嗣同精神、丁玲精神、沈从文精神、齐白石精神,它们是湖湘文化中人文精神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这些人文精神虽无形,却是物质的根和本,是更为持久的珍贵遗产,它们属于全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一、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二、自由成己的创造精神;三、天人合一的理性精神;四、博大坚毅的人格力量;五、艺术化的人生态度。这些颇具民族性的特点,值得后人认真总结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艺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古建筑形式不是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整合、融合才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留给我们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文化消费已不可避免的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部分,它已经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消费中文化的缺席势必难以牵涉到社会生活方式的利害关系的支配,而消费中文化的符号化和工具理性色彩注定解构文化的意味和淡化人文精神,人们更多地只能扮演生活“仿像”的角色。在生产机制和消费机制作用下,文化消费已成必然。人文学者只有正视现实,独立承担起人文精神的责任,社会方能在突围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因素,按时间顺序,总结了我国居住建筑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同时结合当前的国情及国外居住建筑先进的理念,提出我国住宅建筑今后的文化发展之路:对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精华的继承,通过传统住宅元素的提取,融入到现代的住宅创作中;新技术的运用和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贯彻实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通过技术提升住宅的文化品味,是住宅文化精神性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主要内涵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这种信仰危机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和我国的大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确立"大学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观,是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的重要标志.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文化是大学之魂"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大学应当在文化选择、认同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再创造.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代建筑设计理论中的地域性文化设计趋势,对地域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建筑的性格作了论述,对建筑性格和地域文化精神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与图书馆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文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要从人文精神的培育开始。  相似文献   

19.
王有炜 《科技信息》2004,(12):44-45
科普,普及什么?我国《科普法》第二条指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国科普在普及科学知识过程中,要大力倡导蕴含其内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科普在注重“器物”层面时更加关注“精神”层面,做到既见“物”又见“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徐志摩都被视为资产阶级自由诗人,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强调他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却没有人明确提到过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徐志摩诗歌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入手,论这这位“资产阶级诗人”与传统文化之间不可割裂的丝丝缕缕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