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引 言 希土化合物由于涉及f轨道,用分子轨道方法有一定困难,前人曾采用过多种处理方法。文献[8]报导了希土-2,2’-联吡啶配位方法和性质研究。文献[8],[9]对镧与2,2—联吡啶,硝酸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和结构亦作过研究。本文采用适用于镧系元素化合物电子结构计算的自旋非限制的INDO方法来研究La(C_(10)H_8N_2)_2(NO_3)_3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  相似文献   

2.
Poly(AN—co—St) (PAS) and poly(AN—St—MMA)(PASM) were synthetized by emulsion polymerisation.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Tg) of the copolym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g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copolym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g for the AN—St bipolymers has apeak value in the range 115–118°C at a content of 50 mass% St. When methyl methacrylate was added, the Tg of the terpolymer was decreased by about 2–6°C.The thermostability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E of degradation were determin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3.
Pressure effects on the MLCT bands of the pyrazine- and 4-cyanopyridine-pentacyanoferrate(II) an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 of these piezochromic effects to the solvatochromism of each complex is put in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developed for other d6 ternary complexes. The conformance of piezochromic and solvatochromic efrects on MMCT bands for diiron and diruthenium mixed valence complexes to this correlation is examined.  相似文献   

4.
《物理化学学报》1986,2(4):291-292
傅鹰教授祖籍福州,生于1902年1月19日。1919年就读于燕京大学,1922赴美留学,1928年毕业于Michigan大学研究院,获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先后执教于协和医学院、东北大学、青岛大学、重庆大学和厦门大学。1945年再度赴美,继续在Michigan大学研究院工作。傅鹰教授在美国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回击英舰挑衅的消息,感到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1950年欣然偕夫人有机化学家张锦教授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清华大  相似文献   

5.
《物理化学学报》1986,2(4):295-296
吴学周先生,字化予,1902年9月20日出生于江西萍乡县。1924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考取公费留学,1931年获美国California州立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32年秋赴德国Darmstadt高等工业大学,与光谱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G.Herzberg教授共同从事自由基光谱和分子振动光谱研究。1933年夏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任所长。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被推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兼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1983年10月31日于长春病逝。  相似文献   

6.
可溶性聚(o—,m—)甲苯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控制聚合和后处理条件,首次合成了可溶性聚(o-,m-)甲苯胺,用IR,NMR,VPO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可溶聚合物。结果表明,按两种方法制备的可溶与不溶聚合物具有相同的电导率和链结构。可溶聚合物主链中含有约28个单体单元,苯式(B)与醌式(Q)的比例约为3:1。并由可溶聚合物制备了自支撑膜,掺杂了的自支撑膜具有与粉末同样的电导率和环境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Studies on the miscibility of PHB/PELA blends showed that PHB and PELA weremiscible in amorphous state.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HB in the blend wa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addition of PELA component.  相似文献   

8.
周南 《分析试验室》2008,27(6):123-124
这次大会是2006年分析科学界最高级的国际大会,由俄罗斯科学院及其所属地质化学与分析化学、普通化学与无机化学两研究所以及Lom-onosov莫斯科国立大学联合主办;并获得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欧洲化学与分子科学协会分析化学部、分析化学中数据追溯性国际合作组织等学术团体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用多晶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ABO_3型的[(La_(1-y)Sr_y)_(1-z)□_z][Co_(0.75)Me_(0.25)][○_(3-δ)□_δ]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晶格畸变。结构中A位为La~(3+)、Sr~(2+)和约14%的空位随机占有。不同价态的Co离子和Me~(4+)无序地分布于B位。○位为O~(2-)和空位随机占有。A位Sr~(2+)取代La~(3+)量增加,正二价的Co逐渐变为正三价,最后出现正四价。平均晶格畸率<ε_(110)~2>~(1/2),及对CO完全氧化反应的活性迅速增大。因此平均晶格畸变率<ε_(110)~2>~(1/2)可表征钙钛矿相A位的调变作用和与之相关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物理化学学报》1986,2(4):289-290
黄子卿教授1900年1月2日生于广东梅县。1919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1年结业于留美班。1922年赴美,入Wisconsin大学主修化学,1924年以优等生毕业,其后转入Cornell大学化学系,1925年获硕士学位。1925—1927年间在Massachusetts理工学院继续深造。1927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1929年到清华大学任化学教授直至1952年。其间,1934年再度到Massachusetts理工学院继续物理化学研究,1935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48年  相似文献   

11.
The selective low-temperature (40—70 °C) 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ol, propan-1-ol, and propan-2-ol in the presence of the tetraaquapalladium(ii) complex and iron(iii) ions and/or molecular oxygen as cooxidants was studied. The corresponding carbonyl compound is the product of alcohol oxidation. The kinetic regularities of the reaction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proposed, the key step is palladium(i)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南汇树脂厂共同研制开发了“大孔吸附剂-1100(DA-201)”。它是一种非极性附吸剂,是没有交换基团的多孔骨架,在水中能吸附非极性有机物,使用过程中其机械强度比活性炭高,能再生重用等优点。其性能与美国Amberlite XAD-2相近。1100(DA-201)大孔吸  相似文献   

13.
The free-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L-(—)-menthyl methacrylate with o- and p-acetylphenyl (meth)acrylates is performed to obtain new carbonyl-containing optically active copolymers. It is shown that the reactivity ratios and the yield of copolymers are lower for o-acetylphenyl methacrylate than those for the corresponding para isomer because of the steric hindrance from acetyl substituents in phenyl rings. The optical activity of the synthesized copolymers is estimated.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4-氟-2,2′-联吡啶(fbpy),[Co(fbpy)_3]3ClO_4(Ⅰ),[Co(fbpy)_3](Ⅱ)和[Ni(fbpy)_3]Cl_2(Ⅲ)的合成和后三者的几何异构体.从~(19)F NMR光谱证实;配合物(Ⅰ)在水溶液中是d~6抗磁体系,存在面式(fac)和径式(mer)两种刚性几何异构体,两者比例是1:3;配合物(Ⅱ)和(Ⅲ)分别是d~7和d~8顺磁体系,~(19)F NMR光谱是宽峰但仍可辨认出也都存在1:3的fac和mer.此外用~1H NMR测磁矩的方法验证了三个配合物的磁性。  相似文献   

15.
芳磺酰氯胺钠是一类化学活性很强的物质,由它们参予的许多反应已引起化学工作者浓厚的兴趣。Boberg,Koide和Bruchmann等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Bruchmann用2—巯基吡啶酮与二分子芳磺酰氯胺钠(氯胺T,氯胺Cl,氯胺N,氯胺B和氯胺M)合成了相应的N,N′—二(芳磺酰)磺酰亚胺—S—(2—吡啶)钠盐化合物。众所周知2—巯基苯并咪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大孔磺酸树脂SA—209(×8)研究了Li~+、Ca~(2+)、Co~(2+)、Tm~(3+)对H~+正、逆离子交换过程以及~(59)Co~(2+)—、~(169)Tm~(3+)—~(170)Tm~(3+)同位素交抉过程。用前报中提出的界面吸附双电层模型及解离机制满意地解释了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7.
二乙醇胺和对—甲苯磺酰氯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反应生成N.O,O'-(三对甲苯磺酰基)双(2—羟乙基)胺,产率为93%。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得到产物N,O-二(对—甲苯磺酰基)双(2—羟乙基)胺。  相似文献   

18.
氢的电负性值是氢元素性质的重要参数,1932年Pauling犤1~3犦定量确定氢的相对电负性值等于2.1,1961年Allred犤4,5犦用更准确的实验数据对Paul-ing电负性标度进行了修正,氢的电负性值被确定为2.2,目前这两个数值都在采用。元素的电负性值是与元素的性质紧密相关的,一个合适的电负性标度应该至少反映所有重要元素的电负性值,氢的化合物比任何其它元素都多,理应有一个基本的准确电负性值,然而一些电负性标度中却缺乏这样的数据。在Murphy等四人犤6犦最近发表的论文中,对Pauling电负性标度又进行了深入考查与…  相似文献   

19.
《物理化学学报》1986,2(4):293-294
蔡镏生教授1902年9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2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29年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32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大学任教授。1948年再度赴美,应邀在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毅然回国,在燕京大学化学系任主任。1952年到吉林大学的前身、当时的东北人民大学,创建化学系,长期担任系主任。1983年10月24日病逝于长春。  相似文献   

20.
亲电试剂的还原偶联反应避免了有机金属试剂的制备与使用,对各类官能团拥有极好的兼容性,为C—C键的构筑提供了一类重要的方法.近些年来,该反应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一系列C(sp2)—X与C(sp3)—X亲电试剂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主要针对镍催化亲电试剂交叉偶联反应构筑C(sp2)—C(sp2)和C(sp2)—C(sp3)键的研究展开综述,详细介绍了各种偶联反应及其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