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籍华人科学家、世界著名的化学动力学专家李远哲教授,荣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为炎黄子孙赢得了荣誉。1986年5月,李远哲教授应邀来中国参加了中国化学会组织的全国第一届化学反应动力学会议,并为大会作了“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现状与将来”的报告,对化学动力学的前沿问题作了简明、扼要、生动的介绍,受到热烈欢迎。本刊征得李远哲教授同意,全文刊载此报告,并对李远哲教授获此科学界的殊荣表示衷心祝贺。  相似文献   

2.
20多年来,分子反应动力学(分子反应动态学)作为化学动力学的前沿阵地有了很大的发展。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著名的分子反应动力学专家D.R.Herschbach,李远哲及J.C.Polanyi三人就是一个标志。李远哲教授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华裔化学家。对分子反应动力学和李远哲教授的研究成果既使做一个粗浅的介绍都非笔者能力所及。今仅就个人所知,举出在分子反应动力学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事例,或许能由此窥见李教授及其研究组对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于1987年5月16日,在北京大学向北京市高校师生讲述了他学习化学、从事化学研究的经历。报告会后,李教授与北大、清华、北师大等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座谈,回答了学生们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本利现将座谈记录摘要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由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科研联合体发起的,由联合体顾问李远哲教授主持的“物理化学进展系列报告会”第一次会议于1988年5月12日至20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按李远哲教授的建议,应南京大学曲钦岳校长之邀,美籍李远哲、林圣贤、丘应楠及庄东荣四位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大连化物所、北京化学所  相似文献   

5.
1987年2月初的贝克利,桃花已经盛开,气候宜人。承李远哲教授的盛情款待,在他那可以鸟瞰海湾地区的会客室中,和新迁入的与实验室相连的办公室中,多次与我们促膝谈心。从科学家成长的道路到如何结合中国实际促进科学研究和教学建设,广泛交换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杨骏英 《大学化学》1990,5(3):62-63
“能源、环境与化学教学”的国际会议于1989年12月3-8日在美国Berkeley加州大学召开.主办单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化学教育委员会(IUPAC/CTC)和美国能源部(DOE).有37个国家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专题学术会议,内容分三部份:(1)专题报告;(2)各国代表介绍本国能源、环境问题及其与化学教育的联系;(3)分组讨论. 大会邀请了Berkeley加州大学四位教授作专题报告,他们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T.Seaborg教授和李远哲教授以及Berkeley劳仑茨实验室能源分析规划应用科学部M.D.Levine  相似文献   

7.
<正>林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1968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师从周维善院士,同年留所工作至今. 1981~1982年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 1986~1987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和美国史克药业研究发展部作访问科学家.1990~1999年,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化学学报》1998,56(10)
1998年7月3日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6月19日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行了纪念活动,中科院院士、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家属等130余人参加了纪念会,林国强所长在纪念会上介绍了黄鸣龙教授的生平和他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会上发言的有黄鸣龙教授的学生周维善院士等.发言者都以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黄鸣龙教授的一生.黄鸣龙教授曾三次出国,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1952年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工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黑龙江大学协办的第十八次全国电化学大会于2015年8月7日-10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隆重召开. 厦门大学田昭武院士、解放军防化研究院杨裕生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杨秀荣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院士、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主任万立骏院士、电化学委员会主任孙世刚教授、电化学委员会副主任陈军教授、电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夏永姚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教授、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付宏刚教授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计240余家机构的近20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日本山梨大学Masahiro Watanabe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Jean-Marie Tarascon教授等来自于日本、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和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参会.  相似文献   

10.
第五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于10月23日至28日在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海南和台湾省外)的325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本届年会继1991年第四届年会以来我国分析化学界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高鸿,高小霞,汪尔康,俞汝勤,沈天慧教授出席了大会。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中科院院士戴安邦,梁树权教授担任名誉主席。高鸿、高小霞院士任大会主席并分别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开幕式上,先由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代表筹委会向大会报告此次年会的筹备经过,南京大学副校长李邨教授致欢迎词,分析化学委员会主任汪尔康院士致开幕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锡军教授致贺词。开幕式上还颁发了首届“梁树权分析化学奖”,王小如、王柯敏教授获此殊荣。开幕式后,著名分析化学家汪尔康,俞汝勤,徐晓白,孙亦樑,程介克,王敬尊教授以及南大留美人员、现美国拜尔—迈尔斯公司质谱研究室主任黄乐群博士作了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1.
陆君涛 《电化学》2005,11(2):115
查全性先生1925年4月1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转学到武汉大学,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至今.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现称院士).50年代初期起,特别是苏联弗鲁姆金院士的专著《电极过程动力学》引入我国后,查全性先生即开始将主要精力专注在电化学方面.1957~1959年他以进修教师名义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电化学教研室,师从А.Н.弗鲁姆金院士和З.А.约发教授.在此期间,他奋力从事科研工作,在苏联科学院报告(ДАН)上连续发表了3篇论文,还大量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阅读…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2024,(2):55-56
<正>国际著名电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系教授Allen Joseph Bard博士于2024年2月11日与世长辞,享年90岁。Bard教授于193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获纽约城市学院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58年入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担任化学系教授65年,被誉为校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化学学报》2006,64(8):F0002-F0002
2006年9月5日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锡夔教授八十华诞。蒋锡夔教授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获特等荣誉学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后到美国:Kellog公司从事探索性研究,在此期间他曾根据机理推论发明了氟烯与三氧化硫加成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著名核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博格教授(G.T.Seaborg)为团长,加州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主任巴尔德施维勒教授(J.Baldeschwieler)为副团长的美国纯粹与应用化学代表团一行十二人,于1978年5月17日至6月11日曾到北京、哈尔滨、大庆油田、长春、沈阳、抚顺、大连、兰州、西安、上海、杭州等地有关研究所、学校、工厂参观,并做了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西博格做了“超轴元素和超重元素”、“重离子反应机制”的报告;比格莱森(J.Bigeleisen)做了“同位素分离”的报告;布莱斯劳(R.Breslow)做了“模拟生物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的转化反应”的报告;艾伯斯(J.A.Ibers)做了“均相催化中的结构研究”的报告;韦潜光(J.Wei)做了“复杂反应系统的选择性和动力学”的报告;李远哲(Y.T.Lee)做了“反应动力学的交叉分子束研究”的报告;斯坦(R.S.Stein)做了‘共混高聚物的混溶性研究”、“流变光学方法研究结晶高聚物的形变机理”的报告;施里希姆(A.Schriesheim)做了“石油与煤炭转化成燃料及化学品”的报告;拉森(T.E,Larson)做了有关水质标准制订和水处理问题的报告。本刊在征得报告人同意后,特请有关同志将部分报告根据记录摘要整理,整理稿均未经本人审阅。这些报告分两期刊出。  相似文献   

15.
卓仁禧教授,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1931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化学系任教全今.1982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化学系主任、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等职.现任武汉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顾问委员.卓仁禧教授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5年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60年和1987年两次被选为湖北省劳动模范,2000年当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会士(Fellow).  相似文献   

16.
金属有机化学的热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长涛  戴立信 《化学进展》2001,13(2):156-158
IUPAC第 1 9届国际金属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于2 0 0 0年 7月 2 3— 2 8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中国化学会主办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戴立信院士和钱长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这是该系列会议自1 963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举行。在戴立信院士主持的开幕式上 ,国家组委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教授宣布大会开幕 ,钱长涛教授致欢迎词 ,并对这次会议作了简要介绍。顾问委员会委员 ,该系列会议常设秘书长 ,美国麻省大学教授 M.Rausch致欢迎词。最后 ,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教授热情致辞 ,预祝…  相似文献   

17.
第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已于1990年6月5日至7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到会代表120名,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包括李远哲教授的题为“环己烯与环己二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化学反应动力学会议于1988年5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6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8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李远哲教授等5位华裔美籍学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正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为2000年8月成立的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6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1月正式通过验收.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教授担任,首届实验室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段雪教授担任.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其凤教授,常务副主任段雪教授,实验室主任何静教授.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3月 1 5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四川大学为承担单位 ,金声教授、赵玉芬院士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点项目“生物有机体中若干功能体系的研究”进行了结题验收。专家组在分别听取了项目总体进展报告及 3个子课题的进展报告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一致认为 :该项目以模拟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为核心 ,在抗体酶肽键重点切割模拟酶以及开链和环状多咪唑主体分子 ,环糊精双、三联体仿生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按计划完成了任务 ,并在若干功能体系的研究方面取得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