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珠算专家赵成圻先生,是第一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珠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珠算协会理事、中珠协会员,他在珠算心算算理算法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创新成果斐然,取得显著成绩,在我国珠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元2008年,《算学宝鉴校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面世,一时间轰动了数坛、珠坛。这部书的面世也给刘五然的珠算情结写下了重重的一笔。2009年,刘五然列入了中国珠算心算协会成立30周年提名表彰的特殊贡献人员名单。这也是对他几十  相似文献   

3.
蒋畅行是四川省宁南县食品公司的一名会计,在工作中切实体验到珠算对经济核算的重要意义,他学习珠算、研究珠算,广泛交结全国各地的珠算专家、学者、使用者和爱好者,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自刻、自印油印的北京“七人小组”主编的《珠算通讯》。以后又接过余介石教授生前办的油印《珠算科教通讯》,这是当时唯一的珠算刊物,在国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城西上海路上的陶谷新村,有幢两层小楼,民国建筑,院内植一腊梅,老树虬干,枝繁叶茂,这是珠坛泰斗华印椿老先生的故居。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至九十年代初,这座小楼是中国珠算界人士崇尚与向往的地方,父亲有幸成为中国珠坛走进这幢小楼的第一人。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在南京财经学校教授珠算,  相似文献   

5.
“珠算是人类社会的计算利器。”经过千百年社会实践,中国人如是说。 “珠算能增强脑力。”珠算流入日本几百年,日本人如是说。 “珠心算能开发智力。”珠算珠心算在当代中国和世界推广实践,国际上如是说。 “珠算可以延长人的寿命”面对珠坛耄耋之年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的一位位珠算老人,不少人亦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邵伯文(1899-1985),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我国著名珠算家,中国珠算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珠算协会副理事长。邵伯文先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从佳木斯市粮食局退休后,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致力于珠算教育事业,不辞辛苦在当地义务教授珠算二十余载,培养了大批珠算人才,为推动当地珠算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让家境贫寒的人都有一技之长,让珠算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这便是他弘扬珠算办义学的朴素心声。  相似文献   

7.
程大位(1533-1606年)是一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古代珠算家,在世界珠算史上占踞重要地位。对于程大位及其珠算巨著《算法统宗》的研究应该成为世界珠坛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近读朱永远先生新作《永远的珠算》后,又有新的感悟和启发,道一句"辛苦了!"感叹曰"珠坛幸甚!"这是作者继《星光》之后的又一力作。中国珠算界恐怕无人不知"珠坛二朱"——朱永茂、朱永远兄弟。因为在中国珠算协会成立时,这兄弟俩便已成名,没想到的是他们兄弟俩成为了我在珠算界交往较多的挚友。  相似文献   

9.
他,仅有初中肄业的底子,然而他凭着孜孜以求,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学海里顽强苦渡36年终于取得了不菲的成绩。1996年,他被华夏计算研究所评为副研究员,现在他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珠算专家。多年来他已在《中国珠坛》、《财务与会计》等20多家刊物杂志上共发表珠算和财会论文200余篇,计20万字,其中《“头乘尾除”算名今用法》获中国珠算协会算理算  相似文献   

10.
提起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老将黄忠,谙熟三国的人都会为这位老当益壮、英勇善战、百步穿杨的神射手一挑大姆指,发自内心地赞叹道:"厉害!"老将黄忠为蜀国五虎大将之一,人称"后将军"。《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赞道:"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那评价是颇高的。在我国珠坛,也有一位拼命三郎似的珠算专家被尊称为"黑龙江珠坛上的老将‘黄忠’",他,就是著名的珠算教育家陈政辉先生。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以为,朱永远先生用文字描绘中国珠坛的春夏秋冬,是件功德无量的事。这个感觉,始于当年在岳父家陆续看到的有关珠算杂志中朱先生的文章,定型于读到他的大作《星光》。如今手捧散发出油墨香味的《永远的珠算》时,这种感觉更加厚重了。  相似文献   

12.
“珠算宗师、卷尺之父”程大位的故居的发现,堪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乃至于世界文化界、科技界、珠算界的一桩大事,程大位故居的发现者——胡术五先生,因此被誉为“珠坛春秋大功臣”。  相似文献   

13.
铃木久男先生是中国珠算界的老朋友,他是知名的珠算史学者、专家,一生热爱教育与珠算事业,他治学严谨,待人诚恳,深得中日珠算人士的尊敬。  相似文献   

14.
在明代中国珠坛上,出了两位珠算名人,形成了“南程北王”的辉煌景象,他们就是南方安徽省黄山市的程大位与北方山西汾阳市的王文素。前不久,以会长郭伟先生为首,包括著名珠算家刘五然、汾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希良和汾阳市博物馆馆长王仲璋在内的汾阳市珠协考察团一行五人千里迢迢来到黄山市,来到程大位的故里参观、访问与交流,让我们惊讶而欣喜地见识了一个珠算事业生机勃勃的汾阳珠协,及其“一切为了王文素”的一个接一个漂亮的珠坛成就——  相似文献   

15.
中国珠算协会常务理事严敦杰先生(1917—1988)是我国科学史界的老前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数学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珠算史学上的重大贡献,为中国珠算界所瞩目;他的业绩和精神为中国珠算界所铭记。在我国第一部大型珠算工具书《中国珠算大全》中,严敦杰先生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位现代专家学者,赫然列入“历代珠算人物”门类中。作为他的学生,我欣慰和感动珠算界对严先生的推誉,谨以本文与珠算界朋友一道缅怀严敦杰先生。  相似文献   

16.
1979年2月13日,一个令中国珠坛难以忘却的日子。北京和平门饭店,当年的向阳招待所,一个令中国珠坛难以忘却的地方。就是在这个日子,在这个地方,中央财政部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国珠算协会筹备委员会。从此,掀开了中国珠算历史的新篇章。令中国珠坛开拓者们难以忘却的,还有当时在这里的一幕:筹备会议一开始,代表中央财政部主持会议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许毅,向代表席大声问:“蒋畅行同志来了没有?”“我来了。”一口道地的四川口音,一个中等身材的四川汉子站起来,他,就是被珠算界老专家们称作“宁南小蒋”的蒋畅行。“今天这个会的召开,蒋…  相似文献   

17.
一、回顾 所谓“两栏”,是指珠算与珠心算杂志社于2004年采纳颇有远见的珠算家朱永远先生的建议,提出可否在刊物上开辟《珠坛春秋》与《中华珠星》两个栏目,藉此为珠算事业做出过不朽贡献的珠算家们留下历史性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春风化雨,催生万物。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后,中国珠坛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百年积淀,一朝勃发,珠算专家、学者的专著、合编、教材、史料,纷纷出版问世,其势如雨后春笋,蔚为大观。在众多珠算书籍中,国家部委统编的珠算教材,则因其代表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1月24日下午,坐落于美丽的濠河之畔的中国珠算博物馆,迎来十几位"特殊客人"——已故中国珠算学家姜士贤老先生的后人。他们专程从南京赶至南通,将姜老先生有关珠算的遗物16件、信札106封、手稿57份捐献给珠算博物馆。捐品中,有中国珠坛泰斗华印椿先生写给姜士贤先生的40封信,还有中国第一份珠算等级鉴定手稿,这份遗稿填补了珠算研究史上的一段空白,弥足珍贵。今年是姜士贤先生的百年诞辰。姜老是中国珠算协会和江苏省珠算协会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珠算技  相似文献   

20.
江志伟 《珠算》2002,(6):6-8
在中国珠算史乃至于世界珠算史上,程大位的名字都是应该大写的,这不仅是因为程大位的珠算巨《算法统宗》集珠算算理算法之大成,畅销中国300年,使他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珠算宗师;而且因为随着《算法统宗》的走出国门,传遍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乃至欧美等世界各地,使他成为最具世界意义的中国珠算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