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步认识、理解力的概念十分重要,这是学好初二物理课程力学部分重要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起点.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学中力这个概念,来源于实际生活中,例如:人推车,人施了力,车受到了力.不但人能够对物体施力,其他物体也能够对别的物体施力,例如:马拉犁,马对犁施加了力;磁铁吸引铁块,磁铁对铁块施加了力.由此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穿着旱冰鞋的甲、乙两个小孩,当甲用力推乙时,会感到乙也在…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在受力分析时常出现“漏画”、“多画、“乱画”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谈谈正确做好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 1 力的基本知识 1.1 力的基本知识 力的基本知识主要有两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作用是相互的;(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根据此可推论出:第一,力产生于两个物体之间,一个受力物体,另一个施力物体.施力体同时是受力体,  相似文献   

3.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又是力学的基础.然而,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具体问题时,主要的关键在于分析好物体受力情况.因此,在学生学习完牛顿定律之后给学生作一次总结,系统地讲一讲如何分析力是有益的.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我是如何给学生进行总结“怎样分析力”的,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重力,是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中是最常用到的一个力.然而很多人对重力的概念却存在着模糊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在学习万有引力一章时.大多数教师都会这样叙述:"地面上的物体,地球施与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就是重力."我们知道,力是按照效果分解的,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是效果力,那么重力的效果是什么呢?本文将辨析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回答有关晶体热膨胀性质的问题,与研究晶体中相邻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在学习分子动力学时着重指出:在所有的物体中分子是相互作用着的——其间有引力,也有斥力。这些力是同时作用着的,注意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相反的情形下,物体是不稳定的:组成物体的分子或者飞散到各方或者“粘在一起”。由以上的考虑得出引力和斥力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是不同的,在很近的距离,斥力F_1  相似文献   

6.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常常遇到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 ,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难于解决此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为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时 ,属于内力 .我们用隔离法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因为隔离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把内力转化为外力 ,以便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所以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内力 ,什么是外力 ,以及怎样把内力转化为外力 .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 ,谈谈粗浅的看法 .1 内力与外力例如 :在水平面上有两个…  相似文献   

7.
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常见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中,许多问题由于相互作用力难以确定而不能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动量守恒定律为我们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利用该定律解题只需考虑相互作用的物体作用前后动量变化的关系,不必考虑作用过程中各个瞬间的细节.但由于系统的复杂性、题型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顾此失彼,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本文就学生易犯的错误,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讲授普通物理的力学部分时,适当地运用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改善讲授理论概念的效果。“逆风行舟”是力学演示实验中较好的一个。 力的概念和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大学物理把中学使用的F=ma应用高等数学而改变成另一种表示式:并阐明这种新形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又强调: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有紧密联系。“逆风行舟”这一饶有兴趣的自然现象能很好阐明这两点。我们在1965年试制了“逆风行舟”演示设备,搬上讲台,立刻受到师生们的欢迎。近来对实践结果作了初步小结。 早在1955年《物理通报》…  相似文献   

9.
《技术物理教学》2003,11(3):46-46,F003,31
一、填空题 1.力是_量(填矢量或标量),二个相同的力是指_ 2.轻质弹簧一端挂起来,另一端空载时长10二。.巧m.当挂上重力为‘,二0.6N的物体时弹簧长为l,二。.18m,若换为q二1.2N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这时弹簧长l:二_,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空中匀速下降时,人和伞受到空气的阻力大小是 N,方向是 14.甲、乙两物体在同样外力作用下,使甲产生0.7而s,的加速度,使乙产生2.8耐扩的加速度,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 巧.工人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将木箱沿斜面匀速拉上去,若木箱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拜,则拉力的大小等于_.二、选择题竺 3.物体受两个互…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提问的有效性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目前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提问在有效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计的问题偏离教学主题;问题没有启发性等.本文就教师在有效问题的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1提问点的选择①在重、难点处设问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在一节课的重、难点处设置问题.重点知识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教师就要在此处设置问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在此处设问,可以分解问题的难度,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阶梯.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找到发问点.首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一枚硬币和与其大小相同的纸片同时同地下落,提问学生得到什么结论,物体下落快慢与什么有关.然后,观察将纸片揉成纸团与硬币同时同地下落,提问学生有什么结论,为什么与前一个实验不同,再接着问学生:“此时,你们认为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如果完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这样,通过问题和观察,学生逐渐清楚的知道,物体由静止下落的快慢与它受的空气阻力有关,与质量无关.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物理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犯的典型错误,在备课时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见典型错误可以归纳为如下12种,认真分析这些典型错误所产生的原因,从中可以受到启发,从而能掌握教好物理的正确方法。一、抛不开错误的生活经验,有碍于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深刻理解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上初中时就看到马拉车的情况,马拉车时,车就运动,马不拉时,车就不动,因而就很容易形成“力是产生速度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样一个错误概念,这一错误的生活经验有碍于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2.
徐俊伟 《物理通报》2015,34(10):65-67
: 传送带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教学设计及实施中按“ 把握本质, 抓住关键”原则采取了一定的方法 策略, 包括让学生理解传送带上物体运动的物理情景, 掌握传送带上物体运动的内在规律, 让学生掌握物体在传送 带上运动的分析方法, 学会抓住相对运动速度相等、 摩擦力有无及方向变化的转折点等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物理模型解决弹簧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簧问题经常出现在高考中,是由于弹簧和与其相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相互作用时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比较多、运动状态比较复杂、所给条件比较隐蔽.弹簧问题能考查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角动量定理与刚体定轴转动定律的运用是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课程时的重难点.虽然角动量定理与刚体定轴转动定律都可以处理物体转动问题,但是在具体分析时所体现的物理机制是不同的.以滑轮悬挂物体这一类问题为例,针对如何应用角动量定理或刚体定轴转动定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滑轮悬挂物体这一类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利用这种特殊性能够简化解题过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这种特殊性的起因,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存在的强、弱、电磁和引力相互作用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相互作用.如何去统一地描述它们,是科学家们数十年来不断探索的问题.近两年来,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了所谓超弦(superstring)理论.初步结果表明,它可以避免以前理论中所存在的矛盾并具有最小的任意性.物理学家们相信,超弦理论有可能最终导致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新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它将时间和空间统一为四维时空,而四维时空的几何性质决定了物体所受的引力作用.广义相对论第一次把物理的作用与时空的几何结构联系起来.这一观念对物理学后来的发…  相似文献   

16.
"手压橡皮泥时,橡皮泥对手的力是弹力吗?"这个问题困扰了笔者很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理由都很充分.正方观点:橡皮泥对手的力是弹力.原因有3个,(1)手压桌子,桌子对手的力是弹力,而手压橡皮泥和手压桌子类似,因此橡皮泥对手的力也应当是弹力.(2)手对橡皮泥的力是弹力,根据作用力和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第一册,在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时说:“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如果浮力等于它的重量,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即悬浮)”.做好该实验,对学生确信这一物理现象的存在,和对阿基米德定律的加深理解非常重要.因为初中学生往往对物体在水中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见得较多,而对物体停留在液体中的现象较为稀见.然而做好这一  相似文献   

18.
魏嵋 《物理实验》2004,24(8):24-24
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在求解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物体组(系统)问题的过程中,若能转换角度,从整体思维出发,巧妙地将相互作用的系统视为单个物体的话,动量定理也是适用的,这时系统所受外力的冲量之和等于系统内各物体总动量的变化量.该方法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9.
白坤海  李明顺 《技术物理教学》2002,10(2):23-24,F003
动态分析问题是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要题型 ,一直成为物理考查的热点内容 .因此掌握分析这种问题的一般方法 ,在物理教学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动态分析问题在力学知识中表现的形式谈一些简单分析的方法 .1 力的平衡问题的动态分析1 .1 矢量三角形法物体在三  相似文献   

20.
郑磊  李学 《物理通报》2023,(5):105-109
物理力学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石,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动态抽象能力有待提高,理解物体受力与运动之间的联系存在困难.通过使用Mathematica(MMA)科学计算软件的主要功能解决高中物理力学中的相关问题:二维碰撞问题;三维运动轨迹模拟,从而展现MMA科学计算软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并简要阐述了在一线教学中使用该软件的相关策略,说明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该软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高中力学中的动态运动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