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建模课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而数学建模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因此决定了数学建模课程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那么,如何根据数学建模课程特点设计开展教学以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数学建模课程创新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梳理分析当下南京邮电大学数学建模教学开展情况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三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并从内容、教、学、管、评等几个维度对数学建模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以东北林业大学本、硕两阶段"生物数学"系列课程的整体改革实践为例,针对数学本科专业和数学硕士点学科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通过构建"理论学习—专题研究—课外研讨班"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教学法实践,探讨了如何以生物问题为背景,构建"问题—建模—求解"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搭建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平台的问题,以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加强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突破口,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引导学员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深化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建模——数学理论与应用的桥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建模将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相似文献   

5.
突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先云  杨永清 《大学数学》2007,23(4):137-140
论述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突出数学建模思想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提出了在教学中的一些主要环节突出数学建模思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工科“概率统计”教学中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刘琼荪  钟波 《大学数学》2006,22(2):152-154
提出‘概率统计”课程的一种教学改革思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应用案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新的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时大学生综合应用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分析数学建模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数学建模的数学理念更新、数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多个方面,研究了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素质为牵引的多焊接、全方位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实践做法,为教学建模数学与组织竞赛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探索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在具体数学实验课堂教学中详细介绍数学建模全过程,以期对数学实验课程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天津商业大学"稳基础、抓重点,推动数学建模竞赛工作上水平"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如何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切入点,促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研究和自我实践的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加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数学兴趣,倡导开放式的数学建模教学形式,以应用为驱动、采用案例教学,并注重学生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建模竞赛中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大学《数学建模》课程的导言,对什么是数学建模,以及数学建模在推动数学学科发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作充分的阐述.同时,针对数学建模的特点,对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提出一些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地方综合性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的现状及与文化课的关系,于2018年3月24日组织了2016级960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测试,同时收集了被测学生与数学相关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针对创新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从各等级百分比和统计学分别分析了学院和性别的差异性,得到:创新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在学院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差异性不显著;创新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计算了创新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文化课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与数学建模能力的相关系数大于与文化课的相关系数,但是三者间的相关性均处在较弱水平.最后,针对测试分析结果给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等代数是大学本科数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由于该课程的内容、思想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大一的学生入门,也很难培养学生对高等代数的兴趣.若将其与解析几何、数学软件、数学建模等结合起来,并将其内容的先后顺序做适当的调整,能使其内容具体化、生动化.更易适应大一新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培养大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大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多年指导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学生科研活动的经验与体会,深入分析数学建模在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纳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更广泛地开展学生数学建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初级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应试的水平,提高其在高考中的应试分数,这是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数学解题教学中比较切合实际的目标.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在稳步前行,课程改革的目标非常清晰:要致力于学生对形式化数学本质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数学应用的实践,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于数学教学之中,不断培养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导向的指导,既形成扎实的基本功,也形成一定的运用、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快速发展,全国大部分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数学建模教学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数学建模活动的成效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数学建模课程的本质出发,尝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数学建模教学体系,达到数学建模教学贯穿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的教学理念。同时讨论了拓宽数学建模活动形式的途径和尚存在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模竞赛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 ,结合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实践 ,论述了创新教育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性 ,指出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相似文献   

19.
如何培育高中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关研究并不多.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经过三年的实践与尝试,从三个层面设计了数学建模课程,提高了建模课程的实效性,发展与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数学建模课程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介绍了我们在课程的课外延拓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