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何教育功能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平 《数学通报》2001,(5):33-35
《数学通报》2 0 0 0年 1 1期刊登了“中国数学会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记录”[1 ] ,读后令人鼓舞 .许多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在关心我国的中学数学课程改革 ,对《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2 ] 进行了广泛地讨论 ,对几何的教育功能等问题提出了许多观点 ,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对几何的教育功能提出一些思考 ,供大家参考 .1 几何教育功能的历史背景《欧氏几何》是一本名著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考克斯特教授与美国路脱格大学格里查博士在 [3]上指出 :“从历史上讲 ,应该记住欧几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我国教育事业在科教兴国方针指引下有了很大发展 ,数学教育也出现了重大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已于 2 0 0 1年正式公布 ,按此标准的新编教材陆续出版试用。“全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即将发布施行。高等院校的数学课程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重大改革。适时地对这些重大改革的实践作比较全面的调查和认真的科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正在筹备召开一个“全国数学教学改革实践调研会”,主要内容是 :( 1 )关于上述“实验稿”实施情况的调查 ;( 2 )关于“高中课程标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数学通报》2004,(7):F003-F003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是影响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强调数学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等成为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帮助广大数学教师将这些课程理念更好地  相似文献   

4.
迎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缕缕春风 ,数学通报开辟了《新“课标”论坛》栏目 .希望能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呐喊 ,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基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加砖添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从 2 0 0 0年 6月开始 ,到今年 4月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课标”) ,历时近三年 .期间 ,经历了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的调查研究、对国内外课程的比较研究、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数学课程目标研究、数学教学与评价的现状研究与历史回顾、数学教材编写研究 ,以及对新一轮课程实施的研究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NCTM于 2 0 0 0年 4月 1 2日在芝加哥的第 78次年会上 ,发布了备受关注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ThePrinciplesandStandardsforSchoolMathematics ,简称NCTM《标准 2 0 0 0》)的最后版本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简称《义务课标》)进入了大面积实验阶段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框架设想 (简称《高中课标》)也于 2 0 0 2年 3月 1 8日发表了征求意见稿 .鉴于颇受各方争议的“几何”课程标准的改革历来是一个难点 ,为此介绍NCTM《标准 2 0 0 0》中关于几何标准的整体要求 ,以期获得一些借鉴 ,同时也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作…  相似文献   

6.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是与数学核心素养密切关联的重要内容.笔者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04年版)》中的“反思”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概念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性学习,即培养学生在概念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国在 2 0 0 0年《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中第一次提出要求学生“能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 ,展开交流 ,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 0 0 0年《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提出将“数学交流”贯穿在整个知识领域中 ,这说明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数学交流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笔者研究了近年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错误 ,发现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提出以供同学们研究并纠正 .1 倍数不会“增加 (减少 )到”与“增加 (减少 )了”区分不清 .如 :例 1 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开滦 ,在第四个五年…  相似文献   

8.
严士健教授是一位在数论、概率论和数学教育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曾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上世纪90年代起,严先生开始关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先后担任过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顾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03年版)》研制组组长,为我国的数学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严士健谈数学教育》作为其数学教育观点的结晶广受读者称赞.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钱珮玲 《数学通报》2003,(10):29-3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已在实施建议中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七条建议,为了使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标准”提出的这些建议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标准”理念下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教学,保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进展,我们对如何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新挑战作以下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刘明 《数学通报》2004,(2):5-6,4
自2001年9月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500多个县(区)进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以下简称《标准》)的课程改革的实验.《标准》汲取了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注意到国外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涉及数学课程观、数学课程价值观、数学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背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加剧 ,人们随时都会受到来自报纸、杂志、网络的大量信息和数据的冲击 ,这些冲击迫使人们去分析、处理数据和信息 ,并作出明智的选择 .为此 ,各国纷纷把统计与概率列为中学数学的必修课程 .在这种不可避免的国际趋势下 ,我国于 2 0 0 1年7月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中课标》)也开始从第一学段便对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作了具体界定 .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在经历了几场“数学战争”后 ,NCTM于 2 0 0 0年也出台了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课标》) .在《美课标》中 ,则…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数学会主办,吉林省数学会承办的200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及其加试于2002年10月13日(星期日)上午举行.为了使大家在第一时间了解有关信息,我们计划在今年11期和12期《中学生数学》上分别刊登联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加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而在明年上半年分期刊登“200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光荣榜”,公布200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赛区一等奖获奖名单.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明建 《数学通报》2006,45(6):18-2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在新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中,逐步探索出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就是“兴趣、发现、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贯彻这四个环节;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  相似文献   

14.
黄华 《上海中学数学》2020,(1):10-10,23
目前,上海市高中数学教学处于深化课改的重要时期,也是从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到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髙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实施教学的过渡期.《标准》明确提出了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数学建模素养是其中之一,且《标准》又将数学建模作为与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等并列的主题,也就是将其纳人教学内容,这对上海的高中数学教学来讲,是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在上海高中数学界寻找先行者和探索者,终于发现了新中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数学新课程中教材编写的理论透视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革故鼎新、促进发展.数学课程改革也不外乎于此.自从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之后,呼应着标准的各类实验教材纷至沓来或即将“显露娇容”,中国的数学教育扑面迎来了可喜的改革春风.  相似文献   

16.
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1版,以下简称《标准》)扉页上赫然醒目写着:“新千年献给孩子们的礼物”;在“背景”分析之后,又大字印出:“数学课程改革刻不容缓!”看后无不使人异常激动! 但是,细看其内容措施,有些地方又不免令人感到困惑,甚至某些方面还抓住落后的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与力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极端重要性,本刊转载《中国数学会通讯》1996年3期姜伯驹院士的重要讲话。 《中国数学会通讯》编者按 数学教学改革关系到数学乃至科学的未来。努力使我国的数学教育面向21世纪、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不容延缓而意义深远的任务,有鉴于此,本刊自本期起特开辟《数学教改论坛》专栏,报导有关动态,交流各种观点,以期为推动我国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块争鸣园地,作为本栏的开篇,兹发表姜伯驹院士最近在国家教委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上的讲话,姜伯驹院士是该委员会主任,我们热切希望人人都来关心数学教育,并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新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中有一点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育终身学习的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指出:懂得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数学文化有一定了解并持包容态度.说明《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提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和渗透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19.
马复 《数学通报》2002,(1):15-17
20 0 1年 7月 ,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1] (以下简称“标准”) ,这个“标准”作为我国 2 1世纪初期数学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下同 )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考虑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自身的进展、教育观念的更新、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现状 ,系统地给出了未来 1 0年内我国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实施建议 ,为新一轮数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笔者作为参与“标准”研制工作的一名成员 ,愿意在本文中就“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理念、课程目标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值得…  相似文献   

20.
1989年3月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发表一《中小学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作为九十年代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文件。这本书中的“课程标准”部分陈昌平先生已经在《数学教学》1990年第2、3、4期上作一介绍。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评价标准”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