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需要有法;有法,才能有理;有理,方可有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将会直接决定课堂的走向和深入程度.对于数学概念课,要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需秉承有“理”这一原则,让学生明白“理”在何处,体会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寻“理”,如何让数学思维在“理”中生长.  相似文献   

2.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全面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数学本体论特点,即数学的两重性的分析,讨论了什么是全面的数学教育.针对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学数学教育全面质量观的概念.在多年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贯彻中学数学教育全面质量观的理论框架及其实践原则.1全面的...  相似文献   

3.
李正银 《数学通讯》2003,(13):47-48
奇异性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 .一般地说 ,奇异性包含有新颖性的涵义 ,颇有一点“出乎意料”和“令人震惊”的意味 .这也就是说 ,那种被称为奇异的东西 (如数学中的结论、方法等 ) ,所引起的不仅是赞叹 ,而且还有惊愕和诧异 .数学家徐利治说 :“奇异是一种美 ,奇异到极度更是一种美 .”数学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奇异美 ,其中之一便是真理的隐含 ,数学中很多定理的结论是出人意料的 ;其二是数学方法的新颖 ,解数学题无非是将已知条件和求证结论建立起令人信服的联系 ,而在这些联系中有些容易想到 ,有些则是意想不到的 .庞加莱曾指出 :“我们不…  相似文献   

4.
论数学素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关于素质教育的热烈讨论中 ,其中有一个共识是 :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数学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要在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我认为还应进一步深入讨论并澄清下述理论问题 :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涵盖哪些素质 ?什么是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1 再议“素质”的涵义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涵盖哪些素质 ?这得从素质的涵义说起 .在素质教育的研究过程中 ,对于素质的涵义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解 ,综合起来竟有 2 0多种观点[1] .学者们对于“素质”涵义的阐述 ,可谓是见仁见智 ,归…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思维中的美学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素平 《数学通报》2003,(3):20-21,F003
中学数学思维中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 .如 ,化简原则是数学简洁美的要求与体现 ;极限法、特殊化、正难则反是数学奇异美的要求和体现 ;从待证命题的对称命题 (如逆否命题、伴随问题)的真假或解答而获得启发 ,是数学对称美的要求与体现 ;一般化、方法的内在关联性是统一美、和谐美的要求与体现 .我的教学实践体会 ,从数学美学的角度审视数学知识 ,并以此渗透于知识和解题的教学实践 ,对促进学生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理解数学知识和对提高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对增强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信心都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地 ,又常可使数学教学讲…  相似文献   

6.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普洛支那斯)."数学的美表现在数学的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它包含简单性、统一性、对称性等具体内容."①笔者在《平方的美妙算法》(以下称"文1")中所介绍的方法恰好体现了这一美学原则.作为"文1"的延续和完善,笔者再推出这类平方数的另一种美妙的算法,它同样具有上述数学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题教学与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世球 《数学通报》2004,(11):17-1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通过问题的解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只有在充满兴趣的情境下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只有在数学美的氛围中才能对数学解题充满兴趣.什么是数学美呢?它就是数学的优美感.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  相似文献   

8.
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常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如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也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无处不在地享受着数学美的魅力!特别是在数学解题时,"数学美"会启迪我们的思路、扩展我们的思维,可以这样说"哪里有数学解题,哪里就有数学美!"如下以一道高考题为例,与大家分享用数学美给力数学的解题思路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从学生的反映来分析,他们也已初步感受到数学美,但一般都是无意识的,并非知道有数学美的存在.因此,需要教师合理引导,把教材中固有的美展示给学生,利用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下面是渗透数学美育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设计也是教学基本功之一 ,其功能是把知识从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具体地讲 ,教学设计就是用一定的教育思想作指导 ,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形成的教学设想 .1 教学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教学设计以什么为原则 ?观点较多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肖伯荣先生的提法 :目标法原则、整体性原则、程序性原则、美学原则、反馈原则 ,这种原则对于教师的设计操作是比较明确方便的 .田中先生以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观为理论基础 ,也提出了五条原则 :智能首位原则、学生中心原则、情境活动原则、整体建构原则和情意相融原则 .它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阐述了“玩转数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内容及背景,提出了该课程设计及应用的基本目标.基于对“数学之趣”“数学之史”“数学之美”及“数学之用”四大核心教学内容的分析,剖析了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探讨了“玩转数学”校本课程在实施中的策略,提出了要做到寓教于乐,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沉浸式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家庭环境和自身的性格、学习习惯、基础等因素导致学习水平较低,对数学概念不理解,理不清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数学公式不能灵活运用,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参与组内活动时较被动,遇到困难消极对待,无法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生成主要有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意志、方法、教师等因素.每个学生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学困生,这成为我们转化学困生的基石.因此,要转化学困生,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要时时关注学困生,要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对于生命本真的追求,数学美是数学生命力的重要支柱,是数学教育目标之一,是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理性追求.学校的数学教育教学,承载着美育教育的任务. 1 数学之美 美是自然的,是一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征.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也说过,美是客观适应满足于主观感受与体验的一种特征.张文俊认为,数学的美就是数学问...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材是在科学性与教育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数学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取舍编纂的知识体系,这就必然要舍弃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和演化历程.如果能结合教材介绍一些数学家当年艰辛创业的事迹,尤其是那些突破性功绩和原创性工作,还原并展示数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也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很好素材.在华师大版《数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3.1数的概念的扩展中,如能在教学中贯穿数的发展史的教育,贯穿以问题为驱动力的数学的发展过程,不仅使学生学到数学符号、数学图形等数…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的思想、方法、技术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降水的概率,旅游线路的挑选,购房利率的计算,股票投资活动中采取的策略等,都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也突出了数学育人的功能,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取必需的数学.在现今高中教育阶段,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学困生是所有学科中人数最多的.数学学困生始终被认为是所有学科学困生当中人数最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数学学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数学,是一个令少数玩上了它的人(如,丘成桐等数学家们)沉醉,而却让成千上万的不得不应付它的人(如,大部分的中学生们)感到头疼的学科.对于数学美,更是少有人关注.一般地说,一提到美,更  相似文献   

17.
张慧欣 《数学通报》2007,46(4):25-27
关于数学中的美学,有很多书籍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也曾有过一些思考.下面是本人的一些观点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对称性和简洁性是数学美学的两个重要方面.不可否认,对称性在数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解题过程中,还是在探索数学结论时,对称性都会给我们很  相似文献   

18.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的一个愿望是,在二十一世纪将中国从一个数学大国变成数学强国.要实现这样美好的愿望,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育出大批杰出的数学英才.对于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还任重而道远.虽然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比发达国家差,在基础教育等方面甚至有我们的优势.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依然高度重视"英才教育",二者相辅相成.而在我国,随着大众教育、公平教育的推进,往往带来认识上的误区,淡化了英才教育,缺乏一套理性、有效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
数学信息审美六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素质教育离不开数学审美教育,数学信息审美是学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运用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分析问题的重要环节。要想提高数学信息审美能力,必须掌握好数学信息审美六要素;即数学信息感知美、体验美、评判美、应用美、创造美、以美辅德,这六要素在数学信息审美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徐学兵 《数学之友》2013,(12):76-77
数学解题崇尚简洁,简洁解法是对数学问题本质的透彻认识,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简洁的解法不仅使解题过程有了生机和美感,而且可以使人们从中享受到数学的简洁和谐之美.数形互化是数学解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本文拟以“简”的视角,探索一下数学中的数形互化的几种常见的题型,体会一下运用数形互化带来的简洁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