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矿山微震监测结果可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矿山微震进行可视化问题,采用模拟方法介绍了矿山微震监测结果可视化原理及成像方法,用计算机可视化方法分析矿震灾害,模拟矿震灾害的发生结果,用图表的形式实时反映矿山微震具体参数的变化情况.利用Visual Basic实现了程序部分,并且对AutoCAD与Excel进行二次开发,用直观的图形、图像、图表、曲线等来显示矿山微震监测结果.实现了矿震发生的地点、能量、时间、频率等基本参数的可视化,快速动态地反映矿震模拟数据结果,达到预警和紧急避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矿山震动波多点释放的特点,研制一套矿山微震多通道监测定位系统。根据牛顿迭代法目标定位原理,应用多通道监测定位系统对矿山微震定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矿山震源位置的精确定位,能预报可能发生的矿山地质灾害,且传感器阵列监测范围内的震源定位误差小于10m。  相似文献   

3.
十采区103下03工作面属于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上部为已采工作面。本文采用微震监测工作面采动影响下工作面矿震情况,分析为本区域工作面矿震能量分级、时间、空间规律,为冲击地压的防治提供参考。根据对103下03工作面矿震规律的研究,对下一步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条件下工作面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具有类似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具有相应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煤岩体变形失稳破坏机理的基础上对矿震发生的机理.发生准则进行了研究.并对由于开采引发的矿震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可以对矿震问题进行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抚顺煤田矿震现状及其城市地质环境效应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抚顺煤田矿震的平均发震频度达4000次/年,强度急剧增大,已发生ML=3.7级矿震,研究预测表明最大震级可达4.2级,矿震是由煤田开采引起的,是矿山开采伴生的动力现象,矿震分为断层活动型,顶板活动型和工作面冲击型三种。矿震不会造成地面灾害,但是,矿震与其他潜在地质灾害相互作用具有不溶忽视的危害性。讨论矿震与城市防震,滑坡,区域地质构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普庆铁矿矿震发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大冶市灵乡普庆铁矿矿震灾害为例,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和RMR岩体分类评分以及采场爆破诱发应变能释放成因分析,研究了矿震发生的机理,并利用RMR-σθ/σc岩体破坏类型分类方法分析了矿震发生所具备的必要条件.这种综合分析方法为矿山和岩土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来预测工程岩体可能发生的变形和包括矿震在内的地质灾害.分析结果表明,普庆铁矿-393 m水平具备发生矿震的地质条件和力学因素,由于采矿爆破作业对采场整体刚度系数的弱化影响,诱发应变能的突然释放,最后导致"4·6"矿震,这与现场实际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7.
采空区上覆岩层诱发矿震及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大面积采空区垮落灾害案倒及文献资料,探讨了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矿山煤岩动力灾害现象:采空区顶板火面积垮落诱发矿震与气体动力灾害。论证了矿震发生前期的动力演变与时空尺度。应用能量转换与守恒理论,详尽地揭示了采空区矿震表征及动力灾害构成要素的时空关联尺度。针对矿震的发展及形成过程提出将声发射监测技术作为矿震预报的基础,并提出运用线定位法和任意平面三角形定位法对震源定位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8.
急斜煤层浅部矿震机理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急斜煤层浅部综放开采出现的矿震灾害及深刻理解其机理,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急斜煤层浅部矿震机理为单个煤柱失效后,进而引起采场煤柱连锁失稳,最终导致巨厚覆岩大面积垮落,产生矿震,其本质是空间结构失稳造成,由此提出"空间结构破坏型矿震"观点;结合生产实际,提出控制此类矿震的关键在于控制综放段上覆浮矸厚度,留设足够厚度的隔离煤柱和提前预爆破顶板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分区域矿井离层水害严重的问题,结合淮北杨庄矿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厚层坚硬覆岩下离层发育特征及其动力突水机理。结果表明:离层在发育过程中受岩浆岩的支撑作用和应力重分布的影响呈现移动拱形特征;火成岩的冲击性破断和充足的离层水源是发生突水事故的关键因素。该研究为同类地质条件矿井的离层水害防治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斌  王寅  赵善坤  吕坤  苏振国  李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9):12451-12457
针对陕蒙地区矿井普遍具有煤层埋深大、厚度大、顶板坚硬,开采过程中不易及时垮落,造成矿震现象频发等特点,以龙王沟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典型厚硬顶板条件下矿压显现特征和主控因素的分析,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厚硬顶版破断型矿震诱发的因素和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工作面出现矿震现象主要是高位顶板坚硬岩层采后不易及时垮落等单一或多因素耦合作用影响,应力叠加传递造成的,关键应从两顺槽及回撤通道对工作面高位坚硬顶板进行处理,避免弹性能的集聚与传播、阻断应力传递路径,通过水力压裂等人工干预的方式改变来压步距,减少悬顶结构、提前释放能量,从源头上减弱矿震发生频次及危害程度,进而实现采场围岩稳定性控制,为坚硬顶板条件下矿震防治技术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非理性购买行为现象非常普遍,但关于非理性购买决策的定义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非理性决策的现实,对规范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动摇了效用最大化公理,它用实验方法证明现实生活中的人如何做出经济决策,使经济学恢复它本来的面目。基于规范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中关于“人性”假说的对比研究,发现非理性购买决策是指人们在购买过程中依靠直觉或情感、违反效用最大化、偏好不一致和非完全自利的判断与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2.
This note describes a kind of ionic sieve with high selectivity to remove trace lead in water, in which stannic molybdopyrophosphate is used to be the substrate. The mechanism of selective separation on the surface of ionic sieve of removal of lead was explored by analyzing fourier transformation infrared spectra (FTI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ry (XPS) and the results of selective adsorptivity experiment. The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ynthesizing ionic sieve the olation reactions occur in solid phase by thermo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the adsorption units with special selectivity to lead are form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After the ion exchange for Pb2+, the oaltion reactions not only keep the microstructures of adsorption units from collapse, but also provide lead cavties with special selectivity to lead ion that are capable of having special binding “memory effect” to Pb2+ by SnO3 2− and P2O7 4−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this ionic sieve. Meanwhile, the selective separation capacity is a kind of weak chemical effect that is relative to the valence electron state of the adsorbed ion directly and tightly.  相似文献   

13.
对2006年3月31日发生在吉林省前郭-乾安县之间的Ms4.8级地震后所诱发的一次3.7级余震之前产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微破裂事件,采用时序列分布、空间分布、谱分析以及震源力学性质等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本地区余震前出现的微破裂事件的基本特征,为地震后的余震预报提供了一种短临异常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铅离子的液膜分离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考察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对Pb2 迁移率的影响,研究了在以烷基膦酸为载体的液膜中Pb2 的液膜迁移行为,测定了不同载体浓度下的半迁移pH1/2值。结果表明:Pb2 的迁移率随温度和载体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外水相pH值及温度分别控制在2.75~3.75和278~298K范围内,载体浓度为5.00%时,Pb2 的迁移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给出数据分离与它的属性状态特征生成的基本理论。利用逆P-集合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给出数据外分离,数据内分离与数据外-内分离概念,给出数据分离特征,给出数据分离生成的属性状态特征。给出数据补充定理,数据删除定理与数据补充-删除定理。给出数据外分离的属性基数定理,数据内分离的属性基数定理与数据外-内分离的属性基数定理。论文给出的理论结果是数据分离生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生物质材料酒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废水pH值、Pb2+和Zn2+初始质量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酒糟吸附模拟矿山酸性废水中Pb2+和Zn2+的影响. pH值为4时酒糟对Pb2+和Zn2+的吸附量分别达到最高值,酒糟对Pb2+的吸附等温线特征符合Langmuir方程,对Zn2+的吸附等温线特征符合Freundlich方程,对Pb2+和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29 mg·g-1和15.31 mg·g-1.酒糟对Pb2+和Zn2+的吸附反应在4 h后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特征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酒糟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3%、65.5%和0.5%,吸附Pb2+和Zn2+后3种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分别为19.6%、42.3%和2.6%.酒糟电负性随pH值升高呈正比增加,吸附Pb2+和Zn2+后电负性减弱.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酒糟中参与吸附反应的基团主要有酰胺基和酯基.  相似文献   

17.
地震作用下地裂缝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南部县龙背石山地质构造环境和地震波作用原理的分析,通过龙背石山地震裂缝形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进一步分析了山体变形破坏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地震裂缝的认识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8.
Carbon nanotubes(CNT) were modified by nitric acid oxidation.Infrared spectroscopy(IR) demonstrated that hydroxyl(-OH) and carbonyl(-C=O)functional groups were introduced to the surface of modified CNT.Micrometrics ASAP 2000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area of modified CNT was slightly increased.Furthermore,the Pb^2 adsorption behavior on the surface of modified CNT has been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ified CNT has an exceptional adsorption capability for Pb^2 removal.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are well described by the Langmuir equation under test temperatures and the kinetics level is three.  相似文献   

19.
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CNT, one new carbon material,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since their discovery by Iijima of NEC Co. of Japan[1] and batch production[2]. They have exceptio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unique electrical property, large aspect ratio and highly chemical stability. Thus far, they have widel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 They can be used as reinforcing materials in composites[3—5], field emissions[6,7], hydrogen storage[8], nanoelectronic comp…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地震及邻近地区地震对该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的地震构造带和地震的分布规律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对浙江省影响的研究,分析了构造活动一地震的关系,总结了浙江省的地震状况及受邻近地区地震影响的烈度,有助于预测浙江省地震及邻近地区地震对浙江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