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与Nd(Ⅲ),Eu(Ⅲ),Ho(Ⅲ)等及乙醇形成了萃合物,使萃取分配比明显提高。利用斜率法研究了萃取机理。借助红外(IR)、元素分析、热分析(TG-DTA)等手段对萃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沈璐  陈继  邓岳锋 《应用化学》2016,33(3):330-335
利用双功能离子液体萃取剂三辛基甲基氯化铵2-乙基己基磷酸2-乙基己基酯盐([A336][P507])在HCl和HNO3介质中对Sc(Ⅲ)的萃取和分离。 研究表明,萃取剂在低酸度条件下,对Sc(Ⅲ)有较好的萃取能力;但是当水相酸度从0.5 mol/L增加到4 mol/L,Sc(Ⅲ)的萃取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并且讨论了在HCl介质和HNO3介质中,[A336][P507]萃取Sc(Ⅲ)的机理,由于Sc(Ⅲ)的半径最小,而且在萃取过程中存在P=O与P-O的竞争作用,使得其萃合物结构与轻稀土不同。 水相中加入盐析剂NaCl或NaNO3对Sc(Ⅲ)的萃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的结果表明,萃取反应是放热反应。 还研究了混合稀土中Sc(Ⅲ)和其它稀土离子的分离,在较低酸度的条件下萃取剂[A336][P507]对其它稀土离子的萃取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萃取体系对Sc(Ⅲ)和其它稀土离子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显示了本研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与丁基膦酸二丁酯(DBBP)或磷酸三丁酯(TBP)的氯苯溶液在硝酸介质中对铽(Ⅲ)的协同萃取。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及其萃取平衡常数,讨论了萃合物的可能结构式及协同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膦酸(H[DEHP])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钪(Ⅲ)、钇(Ⅲ)、镧系离子(Ⅲ)和铁(Ⅲ)的平衡规律。结果表明,H[DEHP]对上述离子的萃取次序是Sc3+>Fe3+>Lu3+>Yb3+>Er3+>Y3+>Ho3+。讨论了Sc(Ⅲ)与Fe(Ⅲ)、Y(Ⅲ)、Ln(Ⅲ)(镧系离子)以及Fe(Ⅲ)与重镧系离子(Ⅲ)分离的可能性,并与HEH[EHP]萃取上述离子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借助IR、NMR和斜率法,饱和法研究了低酸度下H[DEHP]萃取Sc(Ⅲ)、Y(Ⅲ)和Ln(Ⅲ)的平衡反应,计算了浓度平衡常数和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混合酸酐法合成了两种双二苷酰胺(bisdiglycolamide,BisDGA)萃取剂:N,N,N'',N''-四正辛基-N',N″-乙二基-双二苷酰胺(TOE-BisDGA)和N,N,N'',N''-四正辛基-N',N″-间苯二甲基-双二苷酰胺(TOXBisDGA).以磺化煤油和正辛醇混合溶液(体积比90∶10)作稀释剂,研究了它们在硝酸溶液中对Eu(Ⅲ)和Am(Ⅲ),以及自身对HNO3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2种BisDGAs对HNO3均有一定萃取,当酸度不超过1.0 mol/L时,二者形成1∶1型的萃合物.随HNO3浓度增加,Eu(Ⅲ)和Am(Ⅲ)的萃取分配比增加.相同条件下,TOE-BisDGA对Eu(Ⅲ)和Am(Ⅲ)的萃取能力强于TOX-BisDGA.斜率分析表明TOE-BisDGA和TOXBisDGA与Eu(Ⅲ)和Am(Ⅲ)均形成2∶1型的萃合物.温度升高,萃取分配比下降,萃取反应是放热反应.2种BisDGAs对Eu(Ⅲ)的亲和力强于对Am(Ⅲ)的亲合力,表明BisDGAs对Eu(Ⅲ)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研究了BisDGAs萃取Eu(Ⅲ)和Am(Ⅲ)的机理,给出了表观萃取平衡常数和萃取反应热力学函数ΔH,ΔS和ΔG的值.此外,还对TOE-BisDGA和TOX-BisDGA与Eu(Ⅲ)形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Cyanex272)-上胺205-正庚烷乳状液膜分离Sc(Ⅲ)、Fe(Ⅲ)和Lu(Ⅲ)。考察了外相酸度、表面活性剂浓度、流动载体浓度及内相盐酸浓度对Sc(Ⅲ)迁移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液膜体系分离Sc(Ⅲ)、Fe(Ⅲ)和Lu(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体系对于稀土矿中Sc(Ⅲ)的分离与分析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标题化合物对铁(Ⅲ)、钴(Ⅱ)和镍(Ⅱ)的萃取行为,其pH_(1/2)值分别为2,43、5.08和4.51。斜率法求得萃合物组成分别为Fe_2A_3、CoA和NiA。对固态铁萃合物作了红外光谱和热谱研究,并用饱和萃取法和等摩尔系列法对其组成作了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4-酰代双吡唑啉酮是以吡唑酮为端基、脂肪族碳氢取代基联结而成的一类新型非环四齿酸性螯合剂[1,2],螯合功能团比普通的4-酰代吡唑酮多一倍,对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萃取能力,其中对Fe(Ⅲ)、Co(Ⅱ)、Ni(Ⅱ)、稀土离子的萃取分离以及稀土荧光配合物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3~5].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类萃取剂的萃取性能,在合成萃取剂 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丁二酮-[1,4]的基础上, 研究了H2A与DAM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协同萃取Ln(Ⅲ)的性能.通过考察萃取剂浓度和溶液酸度等因素对Ln(Ⅲ)萃取平衡的影响,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测定了半萃取pH1/2 值和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Ks.e.,求得了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不同基团取代的酰代吡唑酮对铈(Ⅲ)的萃取。采用斜率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得它们在HCl和HNO3体系中的萃合物组成和萃取平衡常数;还研究了它们与二辛基亚砜对铈(Ⅲ)的协同萃取。研究过程中,以HTTA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不同稀释剂如苯、甲苯、正己烷、环己烷、四氯化碳、氯仿中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以及温度对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Ni(Ⅱ)的平衡的影响,借助萃合物红外光谱,确定了萃合物组成和萃取反应机理。讨论了稀释剂的影响,利用多参数方程将萃取平衡常数以及分配比与稀释剂的物理常数和经验参数进行了定量关联。  相似文献   

11.
以亚砜的模型化合物正丁基正辛基亚砜液-液萃取Au(Ⅲ),对萃取剂及萃取配合物的1H NMR、13C NMR波谱特征进行讨论,研究了萃取时萃合物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作者认为有机相中存在Au(Ⅲ)在正丁基正辛基亚砜(BOSO)与配合物之间快速交换的过程,该过程有利于Au(Ⅲ)从水相向有机相转移,也是形成NMR波谱特征的主要原因.核磁共振实验也说明了在两种酸度下Au(Ⅲ)均与亚砜基团中的氧原子配位,但萃取机理有所不同,核磁共振波潜的分析给出了萃取机理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2.
对HDEHP(H2A2),HEH/EHP(H2B2),Cyanex272(H2L2)萃取剂在硫酸介质中单独以及HDEHP-HEH/EHP和HDEHP-Cyanex272混合萃取剂萃取稀土元素Y(Ⅲ)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单独采用HDEHP和HEH/EHP萃取Y(Ⅲ)时,SO2-4参与了反应,造成反应过程中放出的H 个数随萃取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单独采用Cyanex272萃取Y(Ⅲ)的过程中则是OH-参与了反应. 计算了混合萃取剂萃取Y(Ⅲ)的协萃系数(R),当水相平衡pH=1.2时,HDEHP和HEH/EHP混合萃取体系与HDEHP和Cyanex272混合萃取体系萃取Y(Ⅲ)的R分别为27.68和48.99,并且协萃系数随水相平衡pH的升高而增加. 确定了在HDEHP和HEH/EHP混合萃取体系中的协萃反应并计算了反应的平衡常数及萃合物形成反应的稳定常数,反应机制为阳离子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从硝酸溶液中对Sc、Y、La的萃取分离。测定了固态萃合物的溶解性、摩尔电导、热稳定性及UV、IR、~1H NMR谱,讨论了萃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性含磷萃取剂萃取贵金属已有报道.Tocher等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和三辛基氧膦(TOPO)对HAuCl_4和HAuBr_4的萃取,用分配比法测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H_3O~+·3R·yH_2O…AuX_4~-.陈景等研究了TBP和烷基氧膦(TAPO)对铂族金属萃取,发现TBP萃取HIrCl_6时,IrCl_6~(2-)萃取前后的中心离子光谱没有发生变化;萃取H_2PtCl_6时,纯TBP及萃合物红外光谱中P=O的振动频率几乎无改变.由此推断,萃取剂未与被萃离子发生配位作用,而是形成了离子缔合物2(H~+·nTBP·yH_2O)…MCl_6~(2-).可见,这类萃取剂在萃取贵金属时,首  相似文献   

15.
贾琼  李德谦  牛春吉 《分析化学》2004,32(11):1459-1462
研究了1-苯基-3-甲基- 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和中性有机磷(膦)类萃取剂Cyanex 471X(TIBPS,B)在硝酸介质中对稀土元素La(Ⅲ)的萃取,用斜率法和恒摩尔法探讨了萃取机理,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La(NO3)2·PMBP·B,计算了萃取平衡常数.比较了HPMBP与Cyanex 471X、Cyanex 921、Cyanex 923、Cyanex 925、DEH/EHP、P350及TBP的单独及混合体系萃取La(Ⅲ)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有混合体系对La(Ⅲ)均有协同效应,其中HPMBP与Cyanex 923、Cyanex 921、Cyanex 925的混合体系是萃取La(Ⅲ)的有效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稀释剂体系中研究了N,N,N′,N′-四丁基-3-氧戊二酰胺(TBDG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Gd髥离子的性能及反应机理。考察了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及温度对其萃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稀释剂中TBDGA对Gd髥的萃取能力为:二甲苯四氯化碳甲苯氯仿,分配比在所研究酸度范围内都随硝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不同稀释剂中萃取机理是相同的,萃合物的组成为Gd(NO3)3·3TBDGA;萃取Gd(Ⅲ)离子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萃取。萃合物的IR光谱表明羰基氧与Gd(Ⅲ)发生配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硫酸根阴离子对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L)及三辛胺(TOA)协同萃取镨(Ⅲ)及钕(Ⅲ)的影响。发现在SO_4~(2-)体系中协萃机理为:(LnL_3)_o+(HTOAL)_o(HTOA~+LuL_4~-)_o及(HLnL_4)_o+(TOA)_o(HTOA~+LnL_4~-)_o式中Ln~(3+)=Pr~(3+),下标“o”指示有机相中物种,无下标指示水相中物种。固体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数据确证了上述机理。  相似文献   

18.
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EHPA-EH)对稀土的萃取已有较多研究,前文也曾用于萃取分离钪。本文则对EHPAEH与钪分族离子萃取体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首次利用非线性回归参数法来处理萃取体系。在等摩尔系列法、红外光谱及减法光谱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得出了EHPAEH对Sc(Ⅲ)、Y(Ⅲ)和La(Ⅲ)的萃取能力顺序以及Y(Ⅲ)和La(Ⅲ)的萃取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硫酸根阴离子对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L)及三辛胺(TOA)协同萃取镨(Ⅲ)及钕(Ⅲ)的影响。发现在SO42-体系中协萃机理为: c="http://www.rhhz.net/qikantupian/WJHXXB-19900116-89-2.gif" /> 式中Ln3+=Pr3+或Nd3+,下标“o”指示有机相中物种,无下标指示水相中物种。固体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数据确证了上述机理。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低酸度下二(2—乙基己基)亚砜(DEHSO)萃取钯(Ⅱ)的机理。研究了H~+、Cl~-和温度对分配比的影响。萃取剂浓度较高时([DEHSO](o):[Pd~(2+)]>2:1)反应为 萃取剂浓度较低时,反应为 用斜率法、Asmus法、饱和法、固态萃合物的组成分析及红外图谱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